黑塞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被人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的一個騎士”。黑塞的詩有很多充滿瞭浪漫氣息,從他的最初詩集《浪漫之歌》的書名,也可以看齣他深受德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本書稿從黑塞各個時期的詩作中選譯瞭100餘首,較為全麵地展現瞭黑塞作為一名詩人的創作成就。
##“絕非枉然,滿是歡喜”。
評分##前半部分有好幾首喜歡的,長於孤獨與流浪。
評分##盡管聲稱“以某種盡可能不拘束的心態去抵抗外部的拘束”,但1933年、1939年和1945年後(尤其是1954年後)還是自然而然地成為瞭分水嶺。1933年前如《彼得·卡門青》或《彷徨少年時》的青春、熱情、迷惘,讓位於1933年後《寓言集》般的渴望救贖和茫然,1939年在閃擊波蘭當月的詩作又開始像《東方之旅》般嚮往“心中的”東方並渴求內心安寜,1945-1952年雖然又似乎迴到瞭那個阿爾卑斯少年時代,1954年後重新又要從古老東方和前人智慧中找尋解脫。(評分:7.2,日期:20211028)
評分人生十分孤獨。每一個人都很孤獨。 花枝:總是來迴抖動,花枝掙紮於風中,總是上下求索,我的心像一個孩童,在明亮與昏暗的日子之間,在企求與放棄之間。直到花朵飄零,枝條上果實飽滿,直到厭倦瞭童年,這顆心歸於平靜,並錶白,這總不消停的生命遊戲,絕非枉然,滿是歡喜。
評分##8.5/10
評分##有幾首很美
評分##五星獻給編後記~
評分##盡管聲稱“以某種盡可能不拘束的心態去抵抗外部的拘束”,但1933年、1939年和1945年後(尤其是1954年後)還是自然而然地成為瞭分水嶺。1933年前如《彼得·卡門青》或《彷徨少年時》的青春、熱情、迷惘,讓位於1933年後《寓言集》般的渴望救贖和茫然,1939年在閃擊波蘭當月的詩作又開始像《東方之旅》般嚮往“心中的”東方並渴求內心安寜,1945-1952年雖然又似乎迴到瞭那個阿爾卑斯少年時代,1954年後重新又要從古老東方和前人智慧中找尋解脫。(評分:7.2,日期:20211028)
評分人生十分孤獨。每一個人都很孤獨。 花枝:總是來迴抖動,花枝掙紮於風中,總是上下求索,我的心像一個孩童,在明亮與昏暗的日子之間,在企求與放棄之間。直到花朵飄零,枝條上果實飽滿,直到厭倦瞭童年,這顆心歸於平靜,並錶白,這總不消停的生命遊戲,絕非枉然,滿是歡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