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初版於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對東西方文化本質的探討,以及對東西方文化融閤可能性的反思。在東西方交流日益頻繁的今日,書中的許多思想與見解仍有藉鑒意義。作者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提齣並且迴答瞭以下幾個主要問題:何謂東方化?何謂西方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質為何?文化與生活有著何種關係?東西方文化能否融閤,或者融閤之道為何?世界未來之文化以及我們今日應持的態度為何?作者得齣的基本結論是:對於西方文化及其帶來的衝擊,東方文化應該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學習有利於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盤西化。作者的觀點在當時的東西文化論戰中引起瞭思想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被認為是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
##以前隻聽羅誌田老師講各路人如何批評梁漱溟,說不僅要看鬍適怎麼批,還得看張東蓀、湯用彤、呂澂怎麼批,那纔是殺人見血。而且梁漱溟一嚮謙虛,總說自己這本書錯誤頗多。本來隻想快速翻一翻,沒想到越讀越放不下。梁老先生批中國傳統是很犀利乾脆的,但是等到第五章論世界未來之文化與今日態度時,難免又蹈傳統中比附輕易、知識錯亂、論述不求透徹的弊病。但梁老先生為人、為人生、治學術的風骨實在無疑,而態度更是尤其誠懇而淩厲,“否則,我們將永此不配談人格,我們將永此不配談學術。”
評分##或有人譏評梁漱溟過於重直覺而學理未臻完善,但以其當時二十七八的年紀,對於中、西、印文化有一套見解且成體係,已殊為不易,尤為令人感動的是,其對於人生問題、文化問題執著而不肯輕易放過的認真精神,足見新儒傢勇於擔荷的風骨、闊大剛健的氣象。論儒傢的仁尤可玩味:“最與仁相違的生活就是算賬的生活。所謂不仁的人,不是彆的,就是算賬的人。仁隻是生趣盎然,纔一算賬則生趣喪矣!”
評分##五月幾乎都耗在這上麵瞭(哲學真的不好讀,現在是越發“敬畏”瞭)。隔著紗窗看曉霧,也總算對三大主流哲學的脈絡略知一二,尤其是對於孔學的認識更進瞭一層。這本書的精彩之處應在於對比與構建,梁漱溟先生竟在二十多歲就構築瞭如此龐大的體係,不得不令人感嘆治學是需要天賦的。 比起哲學造詣,梁先生對於鬍適之先生學術的銳意批判和他懇切的自省精神更值得我們去追尋。
評分##講儒傢形而上學部分啓發頗多,但講科學部分還是太淺泛
評分##或有人譏評梁漱溟過於重直覺而學理未臻完善,但以其當時二十七八的年紀,對於中、西、印文化有一套見解且成體係,已殊為不易,尤為令人感動的是,其對於人生問題、文化問題執著而不肯輕易放過的認真精神,足見新儒傢勇於擔荷的風骨、闊大剛健的氣象。論儒傢的仁尤可玩味:“最與仁相違的生活就是算賬的生活。所謂不仁的人,不是彆的,就是算賬的人。仁隻是生趣盎然,纔一算賬則生趣喪矣!”
評分##不愧是新儒傢的開山之作,梁先生說我一生中唯關注兩個問題,一個是中國問題,一個是人生問題。這本書中,讀齣瞭很強烈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對儒傢孔子的自信。在梁漱溟看來,相比西方,由於孔子太過厲害,集前人之文化,奠定後世之基礎,導緻中國的後麵所有文化就隻能重復孔子的路,卻又沒活齣孔子的人生。國傢的問題關鍵在文化的問題,但絕不是文化本身好壞的問題,中國的文化隻是生不逢時,但現在的時代應該屬於中國文化的舞颱。小聲說(裏麵批判鬍適批判的好厲害哇)
評分##什麼時候讀第二遍……
評分##五月幾乎都耗在這上麵瞭(哲學真的不好讀,現在是越發“敬畏”瞭)。隔著紗窗看曉霧,也總算對三大主流哲學的脈絡略知一二,尤其是對於孔學的認識更進瞭一層。這本書的精彩之處應在於對比與構建,梁漱溟先生竟在二十多歲就構築瞭如此龐大的體係,不得不令人感嘆治學是需要天賦的。 比起哲學造詣,梁先生對於鬍適之先生學術的銳意批判和他懇切的自省精神更值得我們去追尋。
評分##梁漱溟先生是有大氣量的人,在剖析國人是精確狠辣,其評述現在看來也很適用,但就其對科學的看法,對法律和經濟的認識,對復興儒傢的期望,對孔教的過高估計,對人性的理想化,現在看來,膚淺、幼稚、過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