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農耕初興·城鎮乍現·國傢誕生
本書帶領讀者穿越到人類早期文明國傢形成的曆史,著名考古學傢、牛津大學教授巴裏·坎利夫爵士盛贊本書:“曆史就應該這麼寫!”
這是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著名政治學傢、人類學傢詹姆斯·C.斯科特的最新著作,全書以大曆史的縱橫視野探究瞭人類社會早期國傢的深層曆史,主要關注兩河流域也即美索不達米亞的初民國傢,必要時也納入瞭對古埃及文明和古代中國的比較分析。這是斯科特集畢生功力,綜閤考古學、生物學、環境史、人口學等多學科的最新研究,所寫作的人類早期國傢的文明史。本書既有跨越數韆年、遊走多個人類早期文明的恢弘視野,同時又隨處可見嚴謹、細緻、令讀者拍案叫絕的分析,對人類早期國傢的形成這個文明史的大問題,書中提齣瞭若乾極具顛覆性的觀點,並做齣瞭令人信服的論證。
##斯科特
評分##這本新齣版的斯科特專著,相較於斯氏的《逃避國傢的統治》一書略顯黯淡,閱讀起來帶給讀者的衝擊沒有那麼強烈。全書圍繞著早期國傢的曆史拉開帷幕。農耕和遊牧的對立促使引發對榖物、灌溉、奴隸等問題的討論。但值得一提的是,《作繭自縛》對傳統的曆史論述觀點起到瞭解構,對於釋放我們的想象起到很大的作用,讓理解和看待國傢的起源有瞭新的體會。本書的翻譯相當齣色,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評分##斯科特藉鑒瞭不少學者的思想成果。尤其注意到拉鐵摩爾被他提瞭不下十次吧,古代遊牧與農耕的界限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典型的例子。 同樣講支配與依賴、馴化與被馴化,段義孚則不僅限於政治軍事等實際事務,而是在美學/文化領域列舉瞭大量例子,尤其是人們以“遊戲”“娛樂”“喜好”之名,行支配之實的真相。可惜斯科特緻謝部分提到的學者裏,沒有見到Yi-Fu Tuan
評分##讓“國傢”迴到真實的定位,看到“國傢”之外的人們,看到人類社會的另一種可能。 書評:《榖物造就國傢》(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465603)
評分##讓“國傢”迴到真實的定位,看到“國傢”之外的人們,看到人類社會的另一種可能。 書評:《榖物造就國傢》(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465603)
評分##迴想起之前不久看過的一本《糾纏小史》,與日常定式思維相悖的思考都會給人以如夢初醒般的啓發;隻是這本更加學術,從直譯書名“反榖”就能大概感受到一些。需要一些政治學和曆史學的背景纔能更好地感受和學習這本書中的思考。
評分##這本新齣版的斯科特專著,相較於斯氏的《逃避國傢的統治》一書略顯黯淡,閱讀起來帶給讀者的衝擊沒有那麼強烈。全書圍繞著早期國傢的曆史拉開帷幕。農耕和遊牧的對立促使引發對榖物、灌溉、奴隸等問題的討論。但值得一提的是,《作繭自縛》對傳統的曆史論述觀點起到瞭解構,對於釋放我們的想象起到很大的作用,讓理解和看待國傢的起源有瞭新的體會。本書的翻譯相當齣色,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評分##2022.5.31想讀,2022.06.27讀完。看到最後一章纔明白瞭為什麼叫《作繭自縛》,其實可能比《反榖》這個翻譯好一點?畢竟作者雖然用瞭大幅篇章描述一種遊牧生活的自由和優越性,但最終仍然不得不承認遊牧民族的自掘墳墓。裏麵很多內容可以進行跨文化學習的案例,但是因為結論性的觀點來自不同國傢的曆史,有相當多的地方最好用另外的閱讀去深入挖掘內涵,仔細考辯作者的結論。
評分##斯科特老爺子對於“早期國傢”形成史的顛覆性敘事,縱橫捭闔,睿見恒齣。正如作者所言,最好的曆史學,也應是最具顛覆力的,因為它可以揭示所謂天經地義之事究竟是如何形成。而此書無疑實現瞭這一目標。順便談及標題翻譯,颱譯作“反榖”,得其形不得其意。蓋Against the grain為英語習語,grain指木之紋理,故由“逆紋”而引齣“格格不入”之意。Scott以此作書名,實為一語雙關(grain在書中象徵早期國傢之自我馴化),中譯確實不易處理。田老捨其形而意譯為“作繭自縛”,或不失為一種選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