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轉嚮內在

中國轉嚮內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劉子健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目錄
序言 1
導言 1
第一部分 從北宋到南宋 3
第一章 關注差異 5
綫索與方法 11
資料與假設 17
第二章 宋代學術 22
文學 23
經學 28
史學 32
第三章 宋代儒學 39
思想與製度 39
不同派彆的新傳統思想 44
第二部分 12世紀 55
第四章 道德保守主義 57
亡國之恥的震撼 57
變革之門的關閉 67
保守主義者的正統要求 72
第五章 專製政體與宰相們 86
走馬燈般的宰相(1127—1134年) 91
宰相團隊(1135—1136年及以後) 98
權相長期獨掌朝綱(1139—1156年) 105
彆有用場的前宰相(1161—1162年) 110
第六章 個案研究:從輝煌到流放 115
誰有資格做榜樣? 115
初擢簽書樞密院事 118
宰相團隊和國傢政策 123
道德保守主義者的政治風格 127
從巔峰到榖底 134
第三部分 新儒傢成為正統:得不償失的勝利 143
第七章 道德掛帥的新儒傢:從爭論、異端到正統 145
分析架構 146
道德先驗論者自命正統 149
思想的傳播與道德的結閤 152
不閤時宜的生活方式 156
失算的“僞學”之禁 159
從危機到國傢正統 162
餘論 168
注釋中所用簡稱 174
參考書目 175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在兩宋之際的戰亂動蕩中,政治淩駕於經濟、文化之上,專製皇權膨脹為絕對獨裁,一些傾嚮保守的知識分子轉嚮儒學,以道德重建為救亡圖存之道,這種保守主義思想終於被樹立為國傢正統,這就是影響後世中國近韆年之久的“理學”。然而,對於思想文化的發展來說,這是一場得不償失的勝利。11世紀曾經縱橫恣肆、輝煌一時、充滿外嚮活力的中國知識分子和他們所創造的思想,在正統的籠罩下趨嚮內在、保守、封閉、自省,失去創新的動力。

用戶評價

評分

##就是個浮光掠影的東西……

評分

##本書特意迴避瞭經濟,而專從文化與政治兩方麵來論證兩宋之間的差異,特彆是保守主義和新儒傢的齣現。但其論證實難令人信服。以我之見,兩宋之間的差異,即便存在,也是由於南渡而自然形成的。換句話說,兩宋之間可以有差異,但差異並不足以界定兩宋。本書最大的亮點是趙鼕梅的翻譯,很有美感。

評分

##全書的流暢真是罕見;譯者的貢獻也蠻大的。全書基本不打算將作者引用的原始史料找齣來;包括非常常見的SS(宋史)YS(元史)CTYL(硃子語類)SYHA(宋元學案)也都基本忠實(最後一章好像不太一緻)地保留瞭海外中國研究的”海外感“。因為對於宋代史事不太熟悉,看整本書都有一種奇妙的平行宇宙即視感啊。

評分

##因為讀《南宋行暮》轉到瞭這本書,從去年11月看到現在,也算是跨年第一書瞭。劉子健對兩宋之際文化轉嚮的論斷在宋史學界已經被頻頻引用,作者在書中討論瞭發生在南宋高宗朝及以後的君權加強與士大夫政治權力極速衰落的現象,著眼於新儒傢在這種社會變動下的思想與社會互動的變化,即從內聖外王到格物緻知的轉變。全書最後一段,放在今天不但閤適,且尤其閤適。

評分

##劉子健先生這本書在宋史研究領域有較大的影響,提供瞭解釋的一種新的視角。在作者看來,相較於北宋,南宋在文化、政治、學術和思想領域都呈現齣內嚮的趨勢,並深深影響瞭以後元明清乃至今天的發展。這種變化的根源之一,就是南宋君主專製主義的增強,遠遠大於北宋時代的君主。而理學受製於獨君權相的現實,本有通過對君主個人修養的培養而改進全社會的願景,在打壓和復興中成為官方統治思想,但苦澀之處在於,專製主義的君權隻會讓理學成為其工具,理學在這種拉攏下隻能苦澀的在既有的範圍內內嚮化,這種思想流嚮全社會各階層後,也就造就瞭社會的內嚮化。作者無意於抨擊理學,反而有一種同情感。這種結論自然有其可商榷之處,書中論據和史料都不足以完全支撐這一結論。餘論最後一段,讓人讀後,不由一陣唏噓。

評分

##幾乎不能同意作者所有的觀點,是所有的,幾乎木有一個同意的。。。。。

評分

##方法論上有新意,很多結論有問題。

評分

##終於再版瞭啊

評分

##這本書就是說學術的發展會受到朝政的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