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

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周延慧 著
圖書標籤:
  • 菜根譚
  • 人生哲理
  • 古典智慧
  • 精神成長
  • 自我認知
  • 處世哲學
  • 人生感悟
  • 傳統文化
  • 心靈雞湯
  • 人生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武漢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7104495
版次:1
商品編碼:11239828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它不是本小說,卻有比小說還生動的故事。它也不是教科書,卻像教科書樣簡明而深刻。
  如果貧窮,必須心靈自救,因為貧窮是一切罪惡之源;如果富有也要心靈自救,因為富有同樣毀滅瞭很多人。
  《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是一本凝聚心理醫生十年助人自助理念的書籍,國內最實用的心理自助指南。
  如果您需要一副心理學頭腦看自己,理解彆人,如果您相信藉助心理學可以活得更美好。

目錄

上篇 情感自助話你知
1. 如影隨形話焦慮
2. 無助感與喪失
3. 彆動我的東西
4.神經癥之謎
5.嫉妒花開也妖嬈
6.邊緣人格的孤獨
7.黑色的抑鬱
8.人性中的善與惡
9.自虐傾嚮的探究
10.自戀與自戀型人格障礙
11.完美人該被炒瞭
12.逃避情緒的背後
13.把不好的“分裂”齣去
14.性與愛的睏惑
15.未婚先孕的傷害
16.當“自我”萎縮時
17.誰在操縱你的傢
18.剩女是僞命題
19.為什麼要結婚
20.給婚姻標個價
21. 閃婚離婚再婚
22.演好妻子的角色
23.誰來撫育孩子
24.把女孩當花養
25.從男孩到男人
26.倫理道德壓製誰?
27.遇到邪惡的父母
28.麵對生理孤獨期
z9.80後父母的難題
30.“瘋子”的活法
31.思考剩男現象
32.每一天都準備他要走
33.跟心理醫生學說話
34. 痛苦是自找的
35.找迴安全感
36.正視心理陰影
37.貧窮與貪戀
38. 死亡與重生
39.拒絕“免費午餐”
40.人生沒有迴頭路
41.行走莫與路為仇
42.人隻能自我救贖
43.安全開放式溝通
44.除非謊言很美麗
45.成為自己的治療師
46.最好的療愈
47.心理自助很簡單
48.快樂的鳥兒有食吃

中篇 影視藝術中的心理學
49.《黑天鵝》——今天你分裂過嗎’
50.《聞香識女人》——活的意義
51.《蝴蝶夢》——婚姆中的謊言
52.《少女孕記》——都是無聊惹禍端
53.《午夜巴塞羅那》——混亂情感與迴歸
54.《迷離世界》 ——誰是病人?
55.《沉默的羔羊》——吸引力法則
56.《源代碼》——平行世界啓示錄
57.《人鬼情未瞭》——靈魂的守護
58.《連環扣》——識彆情感危機
59.《巴黎換換愛》——愛情假麵具
60.《美好的一年》——幸運來自哪裏7
61.《苦月亮》——變態的苦戀
62.《時尚先鋒COCO》——在愛情與事業之間
63.《為你鍾情》——找迴你自己
64.《西西裏的美麗傳說》——性誘惑

下篇 遇見菜根譚
65.對話大楚網“情感菜根談”
66.戀愛婚姻必須討論的十八條
67.情感自助每日一句
68.菜根譚邀請函
後記

精彩書摘

  《少女孕記》——都是無聊惹禍端《少女孕記》是反映美國高中生硃諾未婚先孕的故事。
  無事可做的人,性便是唯一可做的事情。這話確實不好聽,有貶損之意。首先,是貶損瞭傲性事的人;其次,是貶損瞭性事本身。人為什麼無事可做就想到性呢?性為什麼在無事的時候被當成事呢?據發展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在兩三歲時,便開始齣現對於性的好奇與自我探索。
  國內性學者也有調查,顯示“無事可做”的未成年人,在孤獨和寂寞的情感狀態下,很容易發生性行為。作為釋放體內性張力的一種方式,這個群體是特彆需要關注的。
  對有性關係的男女而言,分離的創傷更深,他們的自責心理和負罪心理也將影響他們下一個關係的建立。
  還有,頻繁更換性伴侶也是導緻性生理疾病的原因之一。
  性被當成事,這是人很正常的情感需要,與“無事可做”根本無關。隻是無事可做的人更加關注性而已,是量級的變化。
  “食色性也”,性需要與吃飯睡覺的需要一樣重要,況且性是我們親密關係的重要方式,性與愛有關。盡管有性不等於有愛!但是有愛一定會有性。
  傢庭首先要能夠保護未成年人。在各個不同的年齡階段給予及時的性知識、性觀念的教育。防患於未然,防微杜漸是每個傢長不能逃避的責任。親情是割不斷的,母愛是無私的。遇到難於啓齒的事情,有勇氣麵對自己最親愛的傢人是最智慧的選擇。
  對於未婚人群,性的滿足也是比較容易實現的,隻要是安全的科學的方式,於人於己無害的方式是可以嘗試的。社會文明的標誌性進步也體現在人們對於性觀念、性態度、性方式的理解,有瞭更多元的價值取嚮。
  我想中國傢庭遇到少女懷孕這樣的糗事,有多少父母會像硃諾的父親和繼母那樣智慧和大度地處理問題呢?不要讓受傷的女孩再次受傷。
  《午夜巴塞羅那》——混亂情感與迴歸美麗的巴塞羅那,處處飄蕩著美麗和浪漫的氣息。一次真正浪漫而刺激的度假開始瞭,影片以令人傾心的一幕幕情感劇,讓心靈駐足,小憩。
  浪漫與自由應該是高富帥、白富美的生活主鏇律,但是上帝也同時慷慨地贈與這類群體混亂與無度的“可洛因”。
  沒有愛情的婚姻,沒有穩定的情感對象,混亂的情感瘟疫一旦開始蔓延,感染者就像一個息瞭免疫缺陷疾病的人,每一個細胞都將被吞噬。
  混亂造成邊界不清,邊界不清加重情感混亂。對於“自我”邊界被打破引起的內心混亂與掙紮,即使享受瞭那種暫時混亂帶來的生理、心理刺激,也是病態刺激。
  一個人內心平衡被打亂之後,心靈的能量會嚮尋求新的平衡做齣努力。於是關係的邊界會再次被建立,個體內心再次體驗的是平靜,平靜何嘗不是一種享受?也許這纔是更大的精神享受。
  在性的意境方麵,該片所錶達的性意識、性態度、性取嚮、性道德等多個維度都可以用“良好的自我認同”來概括。這不正是我們心理健康所追求的目標嗎?每一個情感高潮都要迴歸平靜,每一個意外邂逅都要悄然逝去。也許隻有與美麗的巴塞羅那邂逅,纔會激蕩起如此瑰麗的情感。我愛美麗的巴塞羅那,更愛每一個善待自己真實情感的女性。
  《迷離世界》——誰是病人?艾爾伍德是個42歲的單身男子,同時也是個酒鬼。因為他常常臆想自己有個好朋友——隻六英尺高的兔子,被姐姐和大傢認為他的神經有問題。他的姐姐忍無可忍,想把他送進瘋人院。
  影片有幾個精彩片段。
  精彩之一:被病人催眠的醫生。
  人是互相催眠的,生活無處不催眠。
  精彩之二:自命不凡的心理醫生誤診。
  那個過於自信的心理醫生將艾爾伍德的姐姐看成有嚴重精神病的人。而將艾爾伍德放迴傢,是不是一個迷離的暗示呢?被顛倒的事情總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在認知上,我們需要具有現實檢驗的基本能力,防止錯誤的診斷斷送正常的生命。
  虛幻的東西通常是美好的,難怪很多人需要藉助精神疾病讓自己去享受那些美好。從這個意義E看精神病人,其實他們“很幸福”。
  對於精神病人來講,是生活在一個美好的世界,因為他們沒有內心衝突,沒有焦慮和痛苦,處於高度身心閤一的狀態。但是,社會功能的喪失本身就是病態,對於正常人來講它不是一個美好的事情。希望“得病”是一種情感上的退縮,要看看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想“逃離”?結論:不是每個“病人”都需要冶療,要允許人們齣現情感障礙與妄想。世界本來就是充滿矛盾和迷離色彩的萬花筒,隻要心裏有愛即使是病瞭,那這顆心靈一樣值得珍視。
  ……

前言/序言


《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 引言 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感到迷失,仿佛在喧囂的洪流中失去瞭方嚮,內心深處那片寜靜而豐盈的精神傢園,正逐漸被現實的瑣碎與焦慮所吞噬。我們渴望一種返璞歸真、澄澈心靈的智慧,一種能夠安頓身心、滋養靈魂的力量。恰在此時,《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如同一股清流,穿越韆年的時光,抵達我們疲憊的心靈。本書並非是對《菜根譚》原著的簡單注釋或學術考證,而是一次深刻的對話,一次精神的喚醒,一場對內心深處失落傢園的溫柔尋覓。它以現代人的視角,貼近當下生活的睏惑與掙紮,將古老智慧的精髓轉化為觸手可及的啓示,引領我們重新審視人生、理解世界、安頓自我。 第一章:何以失落?——現代人的精神睏境 在翻開《遇見菜根譚》之前,我們不妨先審視一下我們所處的時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瞭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加劇瞭競爭的壓力,模糊瞭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連接。社交媒體的盛行,讓“連接”似乎無處不在,卻又常常感到疏離。我們忙碌於工作,奔波於生活,在不斷追逐物質和成就的過程中,是否忽略瞭內心最根本的需求? “快”的陷阱與“慢”的迷失: 現代生活被“快節奏”所定義。信息以秒計,新聞以分鍾刷新,工作以效率為先。這種“快”讓我們習慣瞭浮光掠影,難以深入思考;讓我們容易焦慮,因為總覺得被落下。隨之而來的是,我們開始懷念那些“慢”的時光,卻發現自己已經失去瞭放慢腳步的能力,甚至不知道“慢”下來可以做什麼,這是我們精神傢園失落的第一個徵兆——失去瞭從容與沉靜。 “擁有”與“存在”的錯位: 消費主義的浪潮席捲而來,我們被鼓勵不斷地“擁有”更多。豪車、名宅、名牌……物質的堆砌似乎成為衡量價值的標準。然而,這種外在的“擁有”是否真正填補瞭內心的空虛?當我們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物質的獲取上,是否忽略瞭作為“人”本身的“存在”?我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豐富的情感、獨特的思想和精神追求,這些纔是構成我們精神傢園最堅實的基石,一旦被物質所遮蔽,傢園便開始搖搖欲墜。 “比較”的牢籠與“自我”的邊界: 社交媒體上的“完美人生”展示,以及無處不在的競爭,讓我們不自覺地陷入“比較”的泥沼。與同事比薪資,與朋友比生活,與陌生人比狀態,我們越來越難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常常因為與他人“不同”而感到不安,甚至否定自我。這種外部評價體係的過度引入,模糊瞭我們“自我”的邊界,讓我們的價值感建立在他人眼光之上,而非內在的認知與認同。精神傢園的圍牆,就這樣悄悄地被侵蝕,不再屬於自己。 “意義”的漂流與“價值”的迷航: 在信息碎片化、價值多元化的今天,我們有時會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在哪裏。當舊有的價值體係崩塌,新的支撐尚未建立,我們便如同一艘在大海上漂流的船,缺乏明確的航嚮。工作不再是實現理想的工具,而是謀生的手段;人際關係變得功利,而不再是情感的港灣;甚至連短暫的娛樂,也無法真正帶來內心的滿足。這是精神傢園最深層的失落——失去瞭指引方嚮的燈塔,迷失瞭價值的坐標。 第二章:為何是《菜根譚》?——古老智慧的當代迴響 麵對種種睏境,我們為何會將目光投嚮數百年 C.N. 的《菜根譚》?它並非一本寫給現代人的“暢銷書”,而是一本穿越時空、曆久彌新的“心靈之書”。《菜根譚》以其簡練而深刻的語言,揭示瞭人生的普遍真理,提供瞭一種獨特的哲學視角,這正是我們此刻最需要的。 “咬得菜根”的精神: 《菜根譚》的名稱本身就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菜根”象徵著清貧、淡泊、樸實的生活態度,以及麵對艱難睏苦時的堅韌不拔。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恰恰最需要這種“咬得菜根”的精神——不為物役,不為名纍,守住內心的清明與獨立。它提醒我們,真正的富足並非來自外在的堆積,而是內心的安寜與滿足。 “處事”的智慧與“修心”的方略: 《菜根譚》並非空談玄理,而是將深刻的哲學思想融入對日常生活的洞察。它教導我們如何在復雜的社會中為人處世,如何在紛繁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如何應對人生的起伏與挑戰。無論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超然,還是“得意時不可一言以蔽之,失意時不可一言以蔽之”的審慎,都為我們在現代社會中 navigating 提供瞭寶貴的指導。 “靜”中求“動”,“退”中求“進”的辯證法: 在一個崇尚“進取”與“擴張”的時代,《菜根譚》卻常常倡導“退讓”與“藏拙”。它揭示瞭事物發展的辯證規律:過度的追求可能適得其反,適時的退讓反而能贏得更大的空間;過度的顯露可能引來麻煩,適度的藏匿反而能保護自己。這種“靜”中求“動”、“退”中求“進”的智慧,在充滿競爭與不確定性的現代社會,顯得尤為珍貴,它為我們提供瞭另一種理解成功與幸福的視角。 “天人閤一”的精神迴歸: 《菜根譚》蘊含著深刻的道傢和儒傢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協調,以及個體與宇宙的統一。它鼓勵我們迴歸自然,感受生命本真的律動,傾聽內心的聲音。這種“天人閤一”的精神,是對現代人疏離自然、割裂存在的疏離的有力糾正,引領我們重新找迴與大地、與宇宙的連接,從而獲得更深層的情感慰藉和精神滋養。 第三章:尋覓失落的精神傢園——《遇見菜根譚》的引領 《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正是基於對《菜根譚》深刻理解和對現代人精神睏境的洞察,精心構築的這場心靈之旅。本書不會生硬地灌輸道理,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故事、貼切的比喻、引人入勝的論述,將《菜根譚》的思想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場景,為讀者打開一扇扇通往內心深處的大門。 重塑“內心的定海神針”: 在充滿誘惑和變數的現代世界,我們常常感到搖擺不定。《遇見菜根譚》將引導讀者認識到,真正的穩定來自內心的堅定。通過解讀《菜根譚》關於“知足”、“少欲”、“無為”的思想,本書將幫助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定海神針”,在風浪來臨時,依然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清晰。這是一種從“嚮外求”轉嚮“嚮內求”的根本性轉變。 構建“寜靜的避風港”: 現代社會的高壓和快節奏,讓許多人感到身心俱疲。《遇見菜根譚》將呈現如何運用《菜根譚》的智慧,在喧囂中為自己開闢一片寜靜的“避風港”。這可能是在早晨一杯茶的時光,可能是午後片刻的冥想,也可能是麵對復雜人際關係時的從容與淡定。本書將提供具體的實踐方法,讓我們即使身處鬧市,也能擁有一顆安詳的心。 點亮“心靈的北極星”: 當我們感到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方嚮時,《遇見菜根譚》將如同一盞燈,照亮前行的道路。《菜根譚》中關於“知命”、“順時”、“盡人事”的論述,將幫助讀者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本書將引導讀者思考,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什麼纔值得我們為之付齣努力,從而為自己的人生點亮一盞永不熄滅的“北極星”。 擁抱“真實的自我”: 在被信息洪流裹挾,被他人評價左右的時代,我們常常難以看見真實的自己。《遇見菜根譚》將鼓勵讀者勇敢地麵對內心,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菜根譚》倡導的“不矜不伐”、“隨分從時”等觀念,將幫助讀者擺脫不必要的自卑或自負,以平和的心態接納自己,發現並滋養那個最純粹、最真實的自我。 復興“古樸的人文關懷”: 《菜根譚》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是當下社會尤為需要的。《遇見菜根譚》將帶領讀者重新體會“仁愛”、“寬容”、“感恩”等傳統美德。在人際關係日益疏離的今天,本書將強調真誠的情感連接,倡導以同理心對待他人,從而重塑我們與周圍世界的和諧關係,讓我們的精神傢園充滿溫情與善意。 結語 《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並非一本提供標準答案的教科書,而是一次邀請,一次共鳴,一次關於如何與內心對話、與世界和解的實踐。它鼓勵我們放慢腳步,感受生活,傾聽內心的聲音,在繁雜的世界中,找迴那個久違的、寜靜而豐盈的精神傢園。這本書,或許就是你手中那把開啓內心之鎖的鑰匙,是你踏上迴傢之路的第一個腳印。讓我們一同踏上這場充滿智慧與啓發的旅程,重拾那份屬於我們自己的、失落已久的精神歸屬。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書名帶給我的聯想。它不像很多暢銷書那樣追求驚爆眼球的標題,而是用一種溫和而引人深思的方式,將《菜根譚》這部經典與“遇見”和“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這樣充滿哲學意味的詞語結閤起來。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常常在人生的旅途中,被各種信息和誘惑所裹挾,反而忽略瞭內心最深處的呼喚,忘記瞭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菜根譚》作為一部積澱瞭深厚文化底蘊的著作,其中蘊含的智慧,恰恰是我們在喧囂塵世中沉澱心靈,找迴自我的一劑良藥。而“遇見”這個詞,則暗示瞭一種機緣,一種在不經意間,與這份智慧發生的深刻聯係。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那些被遺忘的角落,感受到那份久違的精神慰藉,重新拾起那些曾經讓我們感到充實和安寜的東西,構建屬於自己的精神傢園。

評分

從我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起,它散發齣的那種古樸而又充滿力量的氣息就深深吸引瞭我。書名“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本身就像一首低語,喚醒瞭我內心深處對寜靜與歸屬的渴望。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似乎總是在匆忙地嚮前奔跑,卻常常忘記瞭迴頭看看自己,看看內心深處那片逐漸被遺忘的土地。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一個邀約,邀請我們停下腳步,去“遇見”那份流傳韆古的智慧,去“尋找”那片屬於我們自己的、失落已久的精神傢園。《菜根譚》的底蘊,我早已耳聞,但如何將其與現代人的心境相連接,如何讓這份古老的智慧重新煥發光彩,並指引我們找迴內心的安寜,這正是這本書讓我充滿好奇和期待的地方。從書的整體設計來看,它給人一種沉靜、厚重的感覺,仿佛裏麵藏著的是一份無價的寶藏,等待著有心人去發掘。

評分

這本《遇見菜根譚》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質感。紙張的觸感溫潤而略帶粗糲,翻動起來有沙沙的聲響,仿佛是曆史的迴音。封麵上的圖案,我仔細辨認瞭一下,似乎是一種古老的木刻風格,帶著歲月的痕跡,又有一種樸素的生命力。書的裝幀也很考究,綫裝的工藝讓它顯得格外鄭重,不似那些隨處可見的平裝書,它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書名本身,“遇見菜根譚”,就充滿瞭詩意和一種偶然的驚喜感,仿佛在人生的某個拐角,不期然地與這份古老的智慧相遇。而“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更是直接點齣瞭書的核心價值,它勾勒齣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一種對內心安穩和精神歸屬的追尋。我一直認為,很多時候,我們所追求的幸福,並非外在物質的豐裕,而是一種內心的富足和安寜。這本書,很有可能就是通往那扇門的一把鑰匙。

評分

我拿到這本《遇見菜根譚》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菜根譚》本身就赫赫有名,是韆古傳誦的國學經典,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而“遇見”這兩個字,則賦予瞭它一種主動性和探索性,仿佛作者邀請讀者一同踏上這場精神的尋覓之旅。更打動我的是“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這一副標題,它精準地捕捉到瞭現代社會許多人的普遍睏境——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同時,精神世界卻日漸空虛,我們仿佛在追逐著什麼,卻又常常感到迷失。這本書的齣現,恰恰迴應瞭這種集體性的呼喚,它不僅僅是提供閱讀的材料,更像是一種心靈的指南,引導我們重新審視內心,找迴那些被現代生活節奏所壓抑和遺忘的寶貴品質。封麵上的設計,雖然不張揚,卻有一種沉靜的力量,色調柔和,構圖也很有意境,這讓我對書中內容充滿瞭期待,相信它一定能帶來深刻的思想啓迪。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樸實而富有韻味的感覺,封麵的色調是沉靜的,仿佛能讓人瞬間沉浸其中,找不到一絲浮躁。書名“遇見菜根譚:尋找失落的精神傢園”更是點睛之筆,它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像是一份邀約,邀請讀者踏上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我一直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觸及心靈深處,給予人生啓迪的著作。近年來,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越來越感到精神上的疲憊和迷失,似乎我們離內心深處的寜靜越來越遠。而“精神傢園”這個詞,更是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勾起瞭我對那些古老智慧的渴望,希望能夠在那片失落的淨土中找到一絲慰藉和方嚮。這本書的書脊上的字跡清晰,排版也很舒服,沒有那些花裏鬍哨的設計,給人一種沉甸甸的、值得細細品讀的感覺。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帶領我尋迴那片遺失已久的寜靜之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