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心理學看來,生命的起源便是“生”,生命的終結便是“死”,在這中間的幾十年間,稱其為生命的過程。由生到死,由盛到衰,由年輕到年老,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生物進化過程,也是物質重組的過程,更是數集交替的過程。
心理學可以成為任何一段人生的良師益友,每一個生命從齣生到死亡的過程,都有心理上的發展變化提供見證。《心理學與人生:受用終生的實用心理學》探討的就是人生中的重大問題與心理學的關係,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生命中的每一個環節,將這些生活中容易被忽略,卻往往也是本質的問題提齣來,然後進行思考和解答。當你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定會經曆一次從生到死的深刻思考。
《心理學與人生:受用終生的實用心理學》並沒有承襲某一個心理學派的觀點,甚至各個章節之間彼此聯係不大。於是,作為讀者的你可以隨意翻到第34頁,或者第85頁,在一篇短小文章的導引下,開始迴看自己的生活。
作者簡介
隋岩,知名心理作傢,心理谘詢師,代錶作有《心理學與你》《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與人生》《缺失的心理課》《小清新心理學》等。
目錄
第一章 脆弱不安的生命——人生的開端
進化論撞上心理學——進化心理學
天各一方的雙生子——行為遺傳
葡萄成熟時——早熟
從小吃到大——營養與飲食
無人能長生不老——身體、健康與衰老
人可以活過120歲嗎——長壽村的秘訣
十月懷胎——妊娠的文化信念
人之初,性本窮——為什麼貧窮?
第二章 還我本來麵目——自我、同一性和人格
變相的金·凱瑞——人格麵具
找到你的OCEAN——人格特質
靦腆的瑞典人——人格中的文化因素
神秘九角星——九型人格
我是誰——自尊和自我概念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自我同一性
成為內心的觀察者——自卑與超越
每個人都有吸引力——測評你的人格
一人分飾幾角——角色衝突
第三章 人生的三路嚮——道德、價值觀和宗教
海因茨難題——兒童道德觀的發展
非理性選擇——道德的起源
道德文化之對比——美國與印度
波士頓爆炸案——炸毀的是美國價值觀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睏境·信仰
宗教之神秘——祈禱儀式的意義
溫暖自己一點點——宗教與心理慰藉
第四章 成長的煩惱——童年、生活方式和父母教養
三歲看八十——童年的終身作用
美好之外還有規則——孩子的睡前故事
不再讓你哭泣——情緒與親子關係
對話心中的小孩——為什麼你沒有同理心
你個沒齣息的東西——隱形的精神虐待
最愛的人已遠走——隔代教養
我是老大我怕誰——兄弟姐妹關係與齣生順序
第五章 發現另-個世界——個體與社會文化
F與M之外——僞娘與假小子
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性彆歧視
大陸人與海洋人——人格的文化差異
從奮鬥到蝸居——態度和社會認知
做淑女還是做妖精——他人印象的影響
轉角遇到達西先生——傲慢與偏見
一種思維戰勝另一種思維——騙子
爆肝!爆肝!——社會壓力與應對方式
心靈強健日記——服從與反抗
第六章 與你同在的日子——隱匿的個人成長
你其實不懂孩子——情緒的發展
親密關係的未來式——依戀與迴避
今夜無人入眠——失眠癥
“木有工作狀態”——選擇生活
朋友說,你又胖瞭——胖子的苦惱
誰都不和我聊天——人際溝通
給你一個熊抱——非言語溝通
第七章 無處安放的內心——身份與靈魂
你是正常人嗎——何謂正常
遺落的天使——夢旅人
瘋狂的天纔——得失隻在一綫之問
“啊——嗚——”——憤怒的小鳥
人人如熱鍋上的螞蟻——社會焦慮
第八章 深知身在情長在——友誼、愛情、幸福
閃閃發光物,並非盡黃金——親密關係
和sheldon成為朋友——交友策略
剪不斷,理還亂——理性愛情
幸福的拾荒者——何以幸福
尋找幸福坐標——比較與幸福
第九章 當死神漸漸走近——死亡與悲痛
臨其穴惴惴其栗——死是生命的一環
你怕死嗎——不同年齡對死亡的態度
羽化、升天、駕鶴西遊——不同文化中的死亡
刺蝟的優雅——死亡也是偶然
拒斥毫無意義——直麵死亡,而不是逃避
極端的死亡方式——自殺
入殮師——死亡的儀式與哀思
精彩書摘
早在1859年,達爾文就提齣瞭自然選擇的進化理論。自然選擇的過程使得最適應環境的物種個體得以在地球上生存和繁衍,並且將環境塑造的特徵繼續傳遞給下一代。一個典型的例證就是鷹的爪子——鋒利而尖銳的爪利於其進行捕食。人類世界中的親子關係也有異麯同工之妙,比如撫養者和嬰兒之間建立起來的親密關係,保障嬰兒更偏愛留在撫養者身邊,從而使其遠離危險,增加瞭嬰兒的存活率。婦女在懷孕初期的妊娠反應,無法食用某些食物以及極容易齣現嘔吐現象,也是人類適應環境的進化行為。
達爾文的思想初次問世之時,便在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造成瞭轟動,在科學界內外都引起瞭巨大的爭論。科學界內部並沒有質疑進化論的成立與否,因為進化的事實已經確鑿地證明瞭進化理論的閤理性。但是,科學傢們在進化速度、人類進化曆程等方麵依然存在分歧。
在科學界外部,則是宗教與科學的爭論。宗教是最有影響力的一個領域,也是民眾感受最多的部分。在民眾知識貧乏的時代,神學嚮來是統治社會的根基,達爾文的科學知識打開瞭人們思想的大門,也惹怒瞭教會,因此,進化論一度被宗教人士汙衊為“褻瀆聖靈”的邪說。
一百多年過去瞭,人們的思想愈加開化,達爾文的觀點逐漸為科學界和全社會所接受,進化論也成為解釋人類行為的理論框架,甚至發展齣生態遺傳學、人類進化論、分子進化等多個研究領域。心理學的新分支——進化心理學則在進化論的基礎上研究心理學,強調適應、繁殖和“適者生存”等概念對人類行為的影響。進化心理學近似“心理學”和“進化論”的雜交産品,在原本兩個赫赫有名的學科領域基礎上發展起來,因此從誕生之日起,進化心理學就有些像“星二代”,頂著巨大的光環,引來瞭眾多的關注。到瞭21世紀,進化心理學的熱度似乎降瞭下來,卻尚未完全變成“過氣的明星”。因為,它確實解釋瞭諸多生活中常見又難解的問題。
進化心理學,顧名思義,就是以進化的視角來理解人類心理。比如說,人為什麼怕蛇?人緊張時為什麼齣汗?女人為什麼挑剔配偶?男人為什麼喜歡妻妾成群?在生存、繁殖、親密關係和性行為方麵,進化心理學都可以給齣相應的解釋。很早以前,這些領域還是人跡罕至,到瞭進化心理學這裏,好像一切都有瞭答案。
進化塑造瞭人類的身體,也塑造瞭人類的大腦和意識,包括進取心、恐懼錶現甚至擇偶方式。當我們的祖先還在草原上或者森林裏捕獵時,男人通常都要有強健的體魄,以及奔跑、跳躍的能力和一定的空間辨識度,具備這些素質的個體更容易在野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能夠帶迴更多的食物,當然,也更能夠吸引配偶。這樣一來,這些優秀的身體、心理特徵就更容易傳遞給下一代。這也是人類一夫多妻製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年來,進化心理學開始涉及人類發展的領域,並且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采用進化心理學的概念來解釋個體發展中的變化。比如人類擁有—個比任何靈長類動物都要長的青少年期,為什麼呢?因為人類需要時問不斷地完善大腦,學習人類社會積纍的技能和經驗。學前的男孩子喜歡參加混戰的遊戲,女孩子則喜歡玩娃娃、過傢傢,這些都是進化的趨勢。混戰遊戲為男孩子成年後參與打仗和捕獵做準備,女孩子成年後則成為下一代的主要撫養者。
有時候,進化的機製也變得和社會發展不太適宜。早期的食物匱乏導緻人類習慣食用高熱量的食物,甚至有暴食傾嚮。在食物匱乏的年代,這樣的習慣保證瞭個體存活;在食物充盈的時代,這卻變成瞭肥胖癥普遍發生的原因。此外,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進化的優勢也在逐漸變小。
自然選擇為生存、繁衍這些行為提供瞭便利,卻沒有照顧到成年中期、成年後期和老年期的人類行為。個體在老年期往往會遇到許多疾病和非適應的情況,比如心腦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癥等。畢生發展心理學傢巴爾斯特給齣的解釋是,自然選擇隻對人類的前半生起作用,如果阿爾茨海默癥多以20歲的年輕人為侵襲對象,進化早就將其消滅掉瞭。
當進化心理學的研究者對人類行為提齣各種基於自然選擇的猜測和設想時,一個永遠無法迴避的問題就是人類行為的遺傳性。無論是身體結構,還是意識、思想和語言,生理基礎的進化都是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正因為如此,任何人都不可武斷地推論:人類的社會行為是生物進化的結果。為瞭調和兩方麵的對立,心理學傢班杜拉提齣瞭“交互作用”的觀點,承認個體的發展來自環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雙重影響。
……
前言/序言
心理學與人生:受用終生的實用心理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