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為後天之本,胃為倉稟之官;脾胃疾病三分治、七分養。
●長壽須嚮脾胃要,養好脾胃,健康常在。
●長壽沒有什麼深奧的秘訣,不過是好好地護養自己的脾胃
『阿麗米罕?色依提』就是例子!
◇她將近130歲!
◇她是中國一壽星,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她飲食簡單,胃口好,吃的不過是養脾胃的麵食、水果等!
本書從養生的角度齣發,論述瞭養脾胃與人之健康長壽的聯係及重要性,養好脾胃並不需要過多的名貴藥材、保健品,以平和的飲食、理療養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此為據,書中詳細介紹瞭脾經、胃經異常會引起的病癥、如何調理脾、胃經等,並分經列舉瞭兩經所包含的穴位及其定位、取穴、功效、主治、配伍、操作方法等。本書還詳細講解瞭中老年人養脾胃的膳食指南以及多種養脾胃的日常食材,並以“藥食同源,粥養脾胃”為理論指導,以上、中、下品分類,細述瞭《老老恒言》中的91中健脾養胃粥及其做法、功用,幫助廣大養生愛好者養好脾胃,讓健康常在!
臧俊岐,1942年生,河南開封人,主任醫師、著名針灸學傢,曆任開封市針灸學會會長、開封市醫藥科技委員會委員、開封市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職稱中醫評審委員會委員。業醫50餘年,乃針灸“溫和派”代錶人物之一,擅長神經內外、風濕、呼吸等科及經絡保健術。“重鑄宋代天聖針灸銅人的研究”等六項科研課題分彆獲部、省、市級科技成果奬,“重鑄的針灸銅人”填補瞭世界空白。其著作《中國灸法集粹》獲北方十省市科技圖書一等奬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專著奬。在國內外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著有《針灸醫學驗集》《中國灸法集粹》等10餘部圖書。其個人辭條被載入《中國當代中醫名人誌》等20餘部辭典。
柴瑞震,著名中醫藥學者、主任醫師。世界傳統衛生組織(WTHO)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專傢委員,《中華名醫論壇》雜誌原總編輯,中華中醫藥教育在綫主講人。先後編著齣版瞭《中國中西醫結閤內科學》《中醫學》《黃帝內經素問現代研究》《傷寒論心悟》《金貴要略心悟》等30本醫學圖書。
[ 第一章 ] 脾胃好,壽長延——活到天年的不傳之秘
一、長命百歲的秘訣 / 002
二、脾胃,人體的“發動機” / 005
三、脾胃與人體免疫功能的關係 / 007
四、衰老,脾胃先虛 / 011
五、國醫大師的長壽粥:重在補脾胃 / 014
六、名貴藥材傷不起,尋常食物養脾胃 / 017
七、保健品延年益壽?荒唐! / 022
[ 第二章 ] 經絡長壽養生法—脾經、胃經,一通百通全身輕
一、打通脾經,長壽不求醫 / 031
1.隱白:快速止血找隱白 / 033
2.大都:治脾胃病、熱病 / 035
3.太白:健脾化濕取太白 / 036
4.公孫:搞定胸腹疾病 / 038
5.商丘:治黃疸、足踝痛 / 039
6.三陰交:健脾和胃效果好 / 041
7.漏榖:小便不利按漏榖 / 043
8.地機:改善胰島素分泌 / 044
9.陰陵泉:除下焦濕熱 / 046
10.血海:皮膚瘙癢找血海 / 047
11.箕門:主治小便不利 / 049
12.衝門:治腹痛、疝氣 / 050
13.府捨:下腹部病證找府捨 / 052
14.腹結:腹瀉、腹痛尋腹結 / 053
15.大橫:腹瀉便秘雙調節 / 054
16.腹哀:理氣調腸 / 056
17.食竇:胸脅脹痛不用愁 / 057
18.天溪:寬胸理氣 / 059
19.胸鄉:宣肺止咳,理氣止痛 / 060
20.周榮:肺部保健全靠它 / 062
21.大包:一身盡痛揉大包 / 063
二、打通胃經,祛病且養生 / 065
1.承泣:治目赤腫痛效果好 / 067
2.四白:眼保健操之主穴 / 068
3.巨髎:主治麵神經麻痹 / 070
4.地倉:麵疾找地倉 / 071
5.大迎:牙痛口�Z找大迎 / 073
6.頰車:祛風通絡,消腫止痛 / 074
7.下關:治療牙痛和耳鳴 / 076
8.頭維:趕走頭痛、偏頭痛 / 077
9.人迎:調節血壓特效穴 / 079
10.水突:咽炎氣喘求水突 / 080
11.氣捨:清咽利肺 / 082
12.缺盆:咳嗽喘息不用愁 / 083
13.氣戶:呃逆胸痛找氣戶 / 085
14.庫房:氣喘按按它 / 086
15.屋翳:可治支氣管炎 / 088
16.膺窗:胸部疾病找膺窗 / 089
17.乳中:胸腹部穴定位標誌 / 091
18.乳根:乳房疾病找乳根 / 092
19.不容:對於胃疾功效佳 / 094
20.承滿:胃痛胃炎的剋星 / 095
21.梁門:胃痛便溏找梁門 / 097
22.關門:腸胃不適找關門 / 098
23.太乙:心煩癲狂尋太乙 / 100
24.滑肉門:鎮靜化痰 / 101
25.天樞:強健脾胃就靠它 / 103
26.外陵:緩解下腹疼痛 / 104
27.大巨:調腸胃固腎氣 / 106
28.水道:關愛女人的保健穴 / 107
29.歸來:對付男女生殖問題 / 109
30.氣衝:男女生殖病的要穴 / 110
31.髀關:下肢經脈保健穴 / 112
32.伏兔:腰膝冷痛找伏兔 / 113
33.陰市:下肢不利找陰市 / 115
34.梁丘:對付頑固胃痛有奇效 / 116
35.犢鼻:膝關節毛病找犢鼻 / 118
36.足三裏:長壽養生第一穴 / 119
37.上巨虛:艾灸可除腸胃病 / 121
38.條口:疏通下肢經絡 / 122
39.下巨虛:調理腸胃 / 124
40.豐隆:健脾化痰 / 125
41.解溪:舒筋活絡腿腳好 / 127
42.衝陽:足痿無力找衝陽 / 128
43.陷榖:和胃行水 / 130
44.內庭:清胃瀉火 / 131
45.厲兌:失眠多夢找厲兌 / 133
…………
…………
拿到這本《養好脾胃,健康常在》,說實話,一開始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因為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消化不太好,容易疲憊,彆人推薦的各種養生方法嘗試瞭不少,效果都甚微。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樸實,沒有花裏鬍哨的圖畫,這一點倒讓我覺得它比較接地氣,不像那些浮誇的“速效”養生秘籍。翻開第一頁,作者用一種很親切的語氣在講述,仿佛是和老朋友聊天一樣,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架子,讓我一下子就放鬆下來,開始認真閱讀。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什麼驚天動地的理論,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視的小細節入手,比如早晨起床後的第一杯水該怎麼喝,吃飯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習慣,甚至連坐姿和睡姿都提到瞭。我發現很多我習以為常的行為,竟然都可能在悄悄地損害我的脾胃。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就像在聽一個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娓娓道來,充滿瞭智慧和生活氣息。它強調的是一種循序漸進、融入生活的方式,而不是那種讓你立刻改變生活方式的激進手段,這讓我覺得非常可行,也更有信心去嘗試。
評分我之前對中醫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很玄”的層麵,覺得很多東西太抽象,難以理解和實踐。然而,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養好脾胃,健康常在》以一種極其生動且貼近生活的方式,將復雜的脾胃理論分解成一個個簡單易懂的道理。書中運用瞭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用“水池”來比喻脾胃的功能,一下子就讓我明白瞭它的運作機製,不再感到晦澀難懂。它不僅講瞭“為什麼”要養脾胃,更重要的是講瞭“怎麼做”。我特彆喜歡書裏提到的那些食療方子,很多都是我平時廚房裏就能找到的食材,比如紅棗、小米、蓮子等等,但書中給齣瞭更科學的搭配和烹飪方法,詳細說明瞭每種食材對脾胃的益處,以及在什麼情況下食用更佳。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接受一次全方位的健康指導,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覺察到一些被我忽略的信號。它不是那種讓你看瞭就覺得“哇塞,我馬上就能變成健康達人”的書,而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並願意做齣積極的改變。
評分我一直認為,健康是一個係統工程,而脾胃作為“後天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具體該如何“養”好它,卻常常讓人感到迷茫。《養好脾胃,健康常在》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為我指明瞭方嚮。它不像其他一些養生書那樣,上來就給你製定一套嚴苛的食譜或者鍛煉計劃,而是從根本上剖析瞭脾胃在我們身體中的作用,以及它為何容易齣現問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妖魔化任何一種食物,而是強調瞭“平衡”和“適度”。它教會我如何去辨彆食物的寒熱溫涼,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選擇最適閤的食物,而不是盲目跟風。而且,它還探討瞭運動、作息對脾胃的影響,讓我明白,養生是一個全方位的調理過程,需要內外兼修。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易近人,沒有高深莫測的理論,也沒有讓人望而卻步的專業術語,讀起來輕鬆愉快,就像在聽一位有經驗的長輩分享養生心得。讀完之後,我感到豁然開朗,對如何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更有動力去實踐。
評分不得不說,《養好脾胃,健康常在》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是全方位的。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腸胃敏感型”的人,稍微吃不對就容易鬧肚子,整個人也提不起精神。《養好脾胃,健康常在》這本書,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更多的是提供瞭非常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例如,書中對於不同食物的“脾胃友好度”做瞭詳細的分析,甚至連烹飪方式都會影響其對脾胃的影響,這點我之前從未想過。它不是簡單地說“什麼不能吃”,而是告訴你“為什麼不能吃”,以及“吃瞭之後會對脾胃産生什麼影響”,這種解釋讓我更容易理解並接受。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健脾”的動作和穴位按摩方法,這些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進行的,非常方便。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對照書中的描述,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然後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的一些小毛病,根源都在於對脾胃的忽視。這本書的文字樸實而充滿力量,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精準地觸及讀者內心的需求,讓我覺得自己不孤單,也找到瞭解決問題的方嚮。
評分坦白說,市麵上關於健康養生的書籍數不勝數,很多都充斥著誇大其詞的宣傳和不切實際的承諾。初拿到《養好脾胃,健康常在》時,我心中也曾有過一絲疑慮,擔心它會是另一本“講空話”的書。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的疑慮很快煙消雲散。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的“實操性”和“科學性”。它並沒有一味地強調“吃什麼”,而是更側重於“怎麼吃”以及“什麼時候吃”。比如,書中詳細分析瞭不同季節脾胃的特點,以及在不同季節應該如何調整飲食結構,這讓我意識到,養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身體和外界環境的變化而靈活調整的。它還提到瞭很多關於情緒對脾胃影響的內容,這一點我覺得特彆重要,因為我常常因為工作壓力大而齣現消化不良。這本書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將中醫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中,沒有生硬的術語,沒有故弄玄虛的說法,隻是娓娓道來,卻句句戳中要害。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健康信息,而是真正掌握瞭一套可以融入生活、長期受益的方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