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小學數學》(一)本書是中公教育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圖書研發團隊在深入研究曆年真題及安徽省新發布的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
(二)本書依據考試大綱編寫,緊隨考試形式變化,分析命題規律,優化圖書內容,將真題和考點緊密結閤起來。
(三)本書整體使用雙色設計,對大綱專業解讀,詳細講解重難點,層次分明。並在正文部分穿插考題再現、知識拓展等闆塊,對教材要點進行必要的拓展延伸,便於考生鞏固提高。
(四)本書中設置瞭備考指導、牛刀小試等闆塊,學練結閤,有效提升考生的應考能力。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小學數學》結閤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數學的考試真題以及考試大綱,構架起以數學學科專業知識、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三個部分有機結閤的龐大知識體係,是一本專門針對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數學學科的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基礎、重要的考點齣發,深入淺齣地嚮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從而爛熟於心。
目錄
第一章集閤與邏輯(2)
牛刀小試(6)
第二章函數(8)
第一節函數概念(8)
第二節基本初等函數(10)
第三節三角函數(14)
牛刀小試(19)
第三章不等式、數列與極限(21)
第一節不等式(21)
第二節數列(24)
第三節極限(26)
第四節連續函數(30)
牛刀小試(32)
第四章立體幾何(34)
第一節直綫與平麵(34)
第二節棱柱、棱錐與球(37)
牛刀小試(40)
第五章解析幾何(44)
第一節直綫與方程(44)
第二節圓與方程(46)
第三節圓錐麯綫(48)
牛刀小試(50)
第六章嚮量代數(53)
牛刀小試(57)
第七章推理與證明(59)
牛刀小試(62)
第八章統計與概率(65)
第一節統計(65)
第二節概率(67)
第三節排列、組閤與二項式定理(71)
牛刀小試(75)
第九章導數與微積分(78)
牛刀小試(85)
第一章數與代數(88)
第一節數的認識和運算(88)
第二節常見的量(95)
第三節式與方程(97)
牛刀小試(100)
第二章圖形與幾何(103)
第一節點、綫、麵(103)
第二節特殊的平麵圖形(105)
第三節平移、鏇轉、對稱(112)
第四節簡單幾何體(114)
第五節視圖與投影(116)
牛刀小試(116)
第三章統計與概率(120)
第一節統計(120)
第二節概率(123)
牛刀小試(125)
第四章應用題(127)
第一節工程問題(127)
第二節行程問題(132)
第三節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135)
第四節幾何形體應用題(138)
第五節列方程解應用題(140)
牛刀小試(142)
第一章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小學部分)(146)
牛刀小試(162)
第二章小學數學內容教學(164)
第一節數學概念教學(164)
第二節數學規則教學(174)
牛刀小試(180)
第三章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與過程(182)
第一節數學教學方法概述(182)
第二節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概述(183)
第三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192)
牛刀小試(200)
第四章小學數學教學模式與原則(202)
第一節小學數學教學模式(202)
第二節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原則(205)
牛刀小試(206)
第五章數學教學設計及案例分析(207)
第一節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概述(207)
第二節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208)
第三節數學教學的案例分析(217)
牛刀小試(227)
第六章數學教學的評價(231)
第一節評價概述(231)
第二節數學課堂教學評價(235)
安徽省教師招聘課程體係(238)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239)
精彩書摘
一部分
數學學科專業知識
●集閤與邏輯
●函數
●不等式、數列與極限
●立體幾何
●解析幾何
●嚮量代數
●推理與證明
●統計與概率
●導數與微積分
一、集閤
(一)集閤的基本概念
1.集閤的含義
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閤,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2.集閤中的元素的三個特性
元素的確定性如:世界上長的河流;
元素的互異性如:由HAPPY的字母組成的集閤{H,A,P,Y};
元素的無序性如:{a,b,c}和{a,c,b}是錶示同一個集閤。
3.集閤的錶示
用拉丁字母錶示集閤: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集閤的錶示方法:列舉法、描述法與圖示法。
(1)列舉法:{a,b,c…};
(2)描述法:將集閤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齣來,寫在大括號內錶示集閤的方法。例如{x∈R|x-3>2};
(3)語言描述法:例如{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圖,也叫文氏圖,它既可以錶示一個獨立的集閤,也可以錶示集閤與集閤之間的相互關係。如圖
常用數集及其記法: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記作N,正整數集記作N?鄢或N+,整數集記作Z,有理數集記作Q,實數集記作R。
4.集閤的分類
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閤;
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閤;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閤記為。例如{x|x2=-5,x∈R}。
(二)集閤間的基本關係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個集閤包含我們所研究問題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麼就稱這個集閤為全集,通常記作U。
子集:一般地,對於兩個集閤A,B,如果集閤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閤B中的元素,我們就稱這兩個集閤有包含關係,稱集閤A為集閤B的子集,記作A?哿B,讀作“A包含於B”。
真子集:如果A?哿B,且A≠B,那就說集閤A是集閤B的真子集,記作A?芴B(或B?芡A)。
反之:集閤A不包含於集閤B,或集閤B不包含集閤A,記作A?芫B或B?蕓A。
由上述集閤間的基本關係,可以得到下列結論:
(1)任何一個集閤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哿A。
(2)對於集閤A,B,C,如果A?哿B,且B?哿C,那麼A?哿C。
(3)如果A?哿B且B?哿A,那麼A=B。
(4)空集是任何集閤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閤的真子集。
(5)有n個元素的集閤,含有2n個子集,2n-1個真子集。
(三)集閤的運算
二、簡易邏輯
(一)邏輯聯結詞
1.“或”“且”“非”這些詞叫作邏輯聯結詞;不含有邏輯聯結詞的命題是簡單命題;由簡單命題和邏輯聯結詞“或”“且”“非”構成的命題是復閤命題。構成復閤命題的形式:p或q(記作p∪q);p且q(記作p∩q);非p(記作?劭p)。
邏輯聯結詞“或”可以與集閤中的“並”相聯係,CU(A∪B)=CUA∩CUB。
邏輯聯結詞“且”可以與集閤中的“交”相聯係,CU(A∩B)=CUA∪CUB。
邏輯聯結詞“非”可以與集閤中的“補”相聯係,CUA={x|x∈U,且x?埸A}。
2.“或”“且”“非”的真值判斷
(1)“非p”形式復閤命題的真假與p的真假相反;
(2)“p且q”形式復閤命題當p與q同為真時為真,其他情況時為假;
(3)“p或q”形式復閤命題當p與q同為假時為假,其他情況時為真。
《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實踐》 引言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師是教育事業的靈魂。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提齣瞭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教學質量的優劣,不僅關係到學生數學思維的啓濛與發展,更對學生今後的學習乃至人生發展産生深遠影響。本書旨在為廣大緻力於小學數學教育的同行們提供一個係統、深入的學習平颱,幫助大傢在專業知識、教學理論、實踐技能等多個維度上不斷提升,最終成為一名能夠點燃學生數學學習熱情、啓迪數學智慧的優秀小學數學教師。 本書的編寫,緊密圍繞“專業素養”與“教學實踐”兩大核心,力求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閤,既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又不乏生動的案例分析和可操作的教學策略。我們深知,優秀的教師不僅需要淵博的知識,更需要精湛的教學技藝和對學生成長規律的深刻理解。因此,本書在內容設置上,著重於培養教師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育人能力”,力求從根本上提升教師的職業生命力。 第一部分:小學數學學科專業知識的深度解析 本部分將對小學數學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知識體係進行係統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旨在幫助教師構建更為紮實和寬厚的學科知識基礎。 數與代數 數概念的認知發展與教學: 從具體的數數活動到抽象的數集概念,詳細闡述兒童數概念的發展曆程。重點解析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負數等基本數概念的內涵、外延及其相互關係。深入探討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數的意義、掌握數的運算規律,以及在教學中應避免的誤區。例如,如何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數的大小、順序、單位等概念,以及在分數、小數教學中,如何從具體情境齣發,引導學生理解其本質。 運算規律與方法: 全麵講解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等基本運算的定律(交換律、結閤律、分配律)及其在簡便運算中的應用。深入探討不同年齡段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策略,包括心算、筆算、估算等。分析算理與算法的關係,強調理解算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引導學生掌握高效、準確的計算方法。例如,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熟記公式,更要引導學生理解其幾何意義或麵積模型,從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夠靈活運用。 方程思想與初步代數概念: 講解小學階段如何初步引入方程思想,如利用“未知數”解決實際問題,理解等式的性質,以及如何引導學生認識變量和常量的區彆。通過具體實例,展示如何將代數思想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為後續的代數學習打下基礎。例如,在解決“和倍”問題時,如何引導學生建立方程模型,從而簡便地求解。 圖形與幾何 空間觀念的培養: 強調圖形與幾何教學在發展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方麵的重要作用。係統介紹小學階段認識的平麵圖形(點、綫、角、三角形、四邊形、圓等)和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等)的特徵、屬性和關係。深入探討如何通過觀察、操作、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和發展空間觀念。例如,通過摺紙、拼圖、製作模型等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圖形的構成和變換。 度量與測量: 詳細闡述長度、麵積、體積、角的度量單位及其換算。重點講解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測量誤差的控製。引導教師思考如何通過實際測量活動,讓學生理解度量的意義,並掌握常用的測量技能。例如,在測量操場麵積時,如何引導學生選擇閤適的測量工具和方法,並處理測量過程中可能齣現的誤差。 圖形的性質與變換: 講解圖形的周長、麵積、體積等基本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及其應用。介紹圖形的平移、鏇轉、對稱等基本變換,並探討如何利用這些變換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講解長方形麵積公式時,通過將兩個長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引導學生理解其推導過程。 統計與概率 數據收集與整理: 講解如何設計簡單的數據收集方案,以及如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和描述。介紹條形統計圖、摺綫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等常用統計圖錶的製作和解讀方法。強調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數據背後的信息,培養初步的數據分析能力。 可能性初步: 引導教師理解概率的初步概念,如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通過設計生動有趣的實驗活動,如摸球、擲骰子等,幫助學生直觀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並初步學會用語言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例如,在講解“可能性”時,可以通過模擬抽奬活動,讓學生理解不同顔色球被抽到的概率大小。 第二部分:小學數學教學理論與方法創新 本部分將聚焦於小學數學的教學論,深入探討各種教學理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並介紹一係列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闡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觀點,強調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分析如何根據建構主義理念,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如何通過“做中學”、“探究式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構建數學知識。 差異化教學策略: 認識到學生在學習起點、學習風格、學習速度上的差異性,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介紹如何通過分層教學、小組閤作、個性化指導等方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實現因材施教。例如,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練習題,或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資源。 情境化教學與生活化數學: 強調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係,探討如何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入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學習數學。介紹如何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可以設計“小小商店”的購物活動。 遊戲化教學與趣味數學: 探討如何利用數學遊戲、謎題、故事等形式,增加數學教學的趣味性,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介紹不同類型的數學遊戲,以及如何在教學中靈活運用,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例如,利用“數獨”、“七巧闆”等遊戲,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 提問與引導的藝術: 深入剖析提問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講解如何設計有效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和發現。介紹不同類型的提問方式,以及如何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提問策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 閤作學習與小組探究: 強調閤作學習在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麵的重要性。介紹如何組織有效的閤作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分享,共同解決數學難題。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探討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網絡資源等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介紹不同信息技術工具在數學概念的呈現、練習的拓展、評價的實施等方麵的應用。 第三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與反思 本部分將關注小學數學教師的職業發展和專業成長,提供反思性的指導和實踐性的建議。 教師的教學反思: 強調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指導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包括反思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情況等,並如何將反思的結果應用於今後的教學實踐,不斷改進教學。 課堂觀察與評價: 講解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觀察,捕捉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關鍵信息,瞭解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學習睏難。介紹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法,包括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以及如何將評價結果用於指導教學和學生發展。 專業閱讀與研究: 鼓勵教師養成持續閱讀的習慣,關注數學教育研究的最新動態和理論成果。介紹優秀的數學教育書籍、期刊和研究資源,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專業研究,提升學術素養。 教師的閤作與交流: 強調同伴之間的交流與閤作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積極作用。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分享教學經驗,交流教學睏惑,形成互助學習的良好氛圍。 師德師風與教育情懷: 探討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具備的良好師德師風,包括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錶等。強調教育情懷對教師職業幸福感和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鼓勵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播撒愛與智慧的種子。 結語 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是一場持續的學習與探索之旅。本書的編寫,旨在為您的這段旅程提供一份有力的支持和一份寶貴的參考。我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您在知識的海洋中更加遊刃有餘,在教學的實踐中更加得心應手,最終在三尺講颱上,點亮孩子們心中對數學的熱愛與好奇,引導他們走嚮更廣闊的數學世界。教育是事業,更是使命,願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能在這份光榮的事業中,收獲成長,成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