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4
人参(PanaxginsengC.A.Mey)为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黄参、地精、神草,被视为百草之王。主要产区为吉林省抚松、通化、靖宇、长白、集安、敦化、安图、珲春、汪清等县市,占中国境内的长白山脉的45,是长白山系的主体。目前,河北、山西、云南、四川等省,凡引种较易成功的,多为阔叶或针阔叶混交林的山区和半山区,土壤为有机质丰富的腐殖土,年降雨量为600~1000mm。现主要为栽培的园参,以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入药,其对日光、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本书结合国内外人参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人参种植过程中典型注意事项、常见病虫草,尤其对农田栽参、林间栽参、老参地再利用进行重点解释。
何忠梅,女,1978年3月出生,汉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中药生药学科骨干教师,主要从事药物活性成分药代动力学及作用机理研究工作。目前任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中药学专业实验室主任,中国药理学会会员,吉林省药理学会会员,吉林省保健食品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新药评审专家,吉林省科技特派员。
第一章人参的植物学形态及生境
第一节人参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人参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
第三节人参的商品规格和质量标准
第二章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第一节人参的化学成分
第二节人参的药理作用
第三章人参的栽培技术
第一节人参栽培的环境条件
第二节人参种子处理和播栽技术
第三节人参的田间管理
第四节农田栽参
第五节林间栽参
第六节老参地再利用
第四章人参病虫害的防治
第一节人参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第二节人参主要害虫及防治措施
第三节人参地主要鼠害及其防治措施
第五章人参的采收与加工
第一节人参的采收
第二节人参加工工艺
第三节人参贮藏保鲜技术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人参的植物学形态及生境
人参(Panaxginseng C A Mey)为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黄参、地精、神草,被视为百草之王。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现主要为栽培的园参,以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入药,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功效。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嬴,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等症状。
第一节人参的生物学特性
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cm。根茎短,直立,每年增生一节,称为“芦头”,有时其上生少数不定根,称为“苎”。主根粗壮,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下部有分枝,外皮淡黄色。茎直立,单生,圆柱形,不分枝有纵纹,无毛,基部有宿存鳞片。掌状复叶轮生茎顶,通常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
二年生茎仍只一叶,但具5小叶,叫“巴掌”。
三年生者具有两个对生的5小叶的复叶,叫“二甲子”。
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
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批叶”。
六年生者茎顶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批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总叶柄长3~8cm,掌状复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cm,宽2~6��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脉上散生少数刚毛,下面无毛,最下1对小叶甚小,无小叶柄。伞形花序单一顶生于叶丛中,总花梗较叶柄长,长10~30cm,每花序有4~40朵花,小花梗细,长0��5~1cm;苞片小,条状披针形;萼钟形,与子房愈合,裂片5,绿色;花瓣5,卵形,全缘,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下部合生。核果浆果状,扁球形,直径5~9cm,成熟时鲜红色,内有2粒半圆形乳白色种子。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人参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一般生长在气候条件为年积温2 000~3 000℃,无霜期125~150d,积雪20~44cm,年降水500~1 000mm的地方。多生长在北纬40°~45°,东经117��5°~134°,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河北、山西、山东有引种。苏联、朝鲜和日本也多栽培。
一、人参根
人参根由芽孢、根茎(芦头)、主根、侧根、支根、不定根(艼)以及根毛组成。
人参根的形状因生长习性或因栽培品种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人参根茎上有圆盘状的老茎残痕,称“芦碗”,一般用于鉴别参龄。栽培人参中每个芦碗代表一年,但野生人参中每个芦碗代表数年。
根茎一侧的芽孢,在7月开始形成,逐渐生长发育,到10月解剖芽孢,可见翌年植株的全部器官,如茎、叶、花梗、花蕾。当芽孢受损后,有时地下部分并不死亡,并能在土壤中休眠一至数年,待内外条件适合时又能重新生长,同时其个体发育特征也会出现逆转,如五批叶植株在休眠后,其地上部分会长出三批叶或二批叶。
栽培人参常无不定根或不明显;主根呈圆棒状纺锤形,组织较松泡,环纹粗而浅,不连续也不明显;支根多且短,须根较多,须根上的疣状突起少而且不明显。
1�比瞬胃�系的生长发育情况
人参在野生条件下,在一批叶阶段,根部垂直方向生长,随着植株和根部的不断增大,自三批叶阶段后,其主根或至少是支根开始向横向生长,而且细根和须根还有趋向于土表生长的趋势。野生人参的根系仅分布在腐殖质层中,主要由于腐殖质层中土壤肥力高、结构疏松、通气良好、水分适中。因此,栽培人参在移栽时也采用了这种水平横置的形式。
野生人参生长时,为了能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其根系分布面积较广,在成株时其根系分布面积大致与地上部分营养面积相等或略大,几乎布满于30~50cm直径的范围内。栽培人参由于土壤肥力条件好,其根系分布范围较野生人参小。
2�备�重积累动态
由于野生人参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远比栽培人参差,因而其个体发育过程及根重增长也远比栽培人参差,所以其个体发育过程及根重增长也远比栽培人参缓慢。
一年内栽培人参根重的变化可分为3个时期:6月中旬前,植株处于返青、生长或开花期间,这时其根部贮存的营养供给地上部分发育生长,因此,人参根的重量几乎不增长,甚至减少;6月中旬后,植株进入结果及果成熟期,人参根的增长逐渐加速,特别是8月采种之后,增重达到了高峰;9月后期,人参根增重逐渐减慢,到10月人参根的增长基本停止。
上述人参根重的增长规律,影响人参根重的干湿比,即影响到人参根的产量。在我国东北人参栽培地区,5月以前,需要3~3��5kg湿根加工后才能获得 0��5kg干根;但在8—9月间干湿比显著变小,大约1��5kg的鲜根便能加工获得0��5kg干根。如能掌握不同时期根重的积累动态和干湿比情况,即能掌握最适宜的采收期,以达到提高栽培人参根产量的目的。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我国东北地区栽培人参根的收获期一般在9月底前后最适宜。而南北朝鲜和日本地区栽培的人参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温度的影响,人参根收获季节略有不同。
二、人参茎叶
栽培人参茎叶随着参龄的增加而有所变化,一年生植株生三小叶,平均高度7��2cm;二年生植株多数生五小叶,俗称“巴掌”,平均高度9��6cm;三年生植株绝大部分为2个复叶,俗称“二批叶”,平均高度为32��3cm;四年生植株大多为3个复叶,俗称“三批叶”,平均高度为46��7cm;五年生植株以四批叶多见,也有部分五批叶,平均高度为52��9cm;六年生植株仍为四批叶或少数为五批叶或六批叶,平均高度为57��1cm。这种变化过程往往随着生长条件的好坏提前或推后,因此,从二年生植株开始,其发育阶段多互相交叉。
三、人参花
人参花萼为绿色,钟状,五裂;花瓣淡黄绿色,卵形或披针形,5枚;雄蕊白绿色,5枚;花药矩圆形,四室,背着药,花丝基部较为膨大,开花前较短,开花后长为花药纵长的两倍。开花前花药围绕在柱头的周围。开花后花粉散出,每个花药中有花粉5万余粒,花粉极面观近三角形,侧面观圆形,为中型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柱头杈状二裂,子房二室,二心皮,中央边缘胎座,子房下位。
栽培人参一般于第三年开始开花结果,花的数目随参龄增加而增加,但到一定参龄后不再增加,成年株自叶丛中抽出顶生的伞形花序。开花时第一瓣先向外开放,然后按2~5瓣顺序开放。开花后花药逐个开裂,自交和异交均可结果。开花时间与小气候有密切关系,如果是平地栽参,开花的时间集中在6—12时,开花的高峰在6—10时;如果是林地栽参,则昼夜均有开花,但仍集中在6—7时。据观察,晴天气温高时,花开的快而且多,而阴冷天气则开花少而且不集中。
人参系异花传粉植物,完全花,开花传粉,花瓣恒展开,具有浓烈的芳香味。一般在开花前进行套袋,种植时隔离;进行杂交时选择去雄适期在花蕾膨大发白时期;进行人工授粉时选取见花后一周左右每天上午,在花瓣完全开放而未脱落时采粉最好。
四、人参种子
人参开花2~3日后,子房开始膨大,一般于花凋谢后的一周内生长迅速,半月后即形成绿色果实,然后由浅绿转至深绿色,再至紫色,不久即转为鲜红色,果实成熟,内含2粒种子。栽培人参不同参龄平均每株所产的种子数依次为:3年生12粒,4年生28粒,5年生40粒,6年生41粒,7年生64粒。一般栽培人参种子27~40mg/粒。
种子的外种皮坚硬,内种皮薄膜状,尖端为脐孔,沿脐孔有结合缝,裂口时从结合缝开裂,胚根由脐孔处萌发。种胚的生长是在离开母体后进行的,也就是“胚后熟”。刚采下的成熟种子,种胚仅为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团,逐渐变成圆球形、马蹄形,最后成熟的胚有2片子叶包住胚芽及胚叶,完全分化的胚包括胚根、胚茎、3片小叶和2片小叶。胚分化同时,胚乳随之膨胀,致使外种皮裂开,俗称“裂口”。
人参种子在短期内不能出苗,就是由于种胚尚未发育完善的缘故。人参种子出苗前在土中埋藏9~21个月的期间,是胚靠胚乳贮藏物质在种子内进行充分生长和分化的过程,这种种子后熟时期即胚后熟。胚后熟发育过程的生物学意义就在于增加它与胚乳的接触面积,发育不完全的胚面积为3��2mm2,发育完全的胚面积约为3��2mm2。当胚伸长10倍时,可从胚乳吸收贮藏营养物质的面积增大100倍。在人参种子酶活力相当低的情况下,为使胚乳营养物质很快分解以保证幼苗的生长,增加反应面积是非常必要的。人参种胚在生理后熟期间需要一定的低温,如果低温条件不具备,种子便处于长期休眠状态。完成形态后熟的人参种子,一部分置于2~4℃低温下,一部分置于20℃条件下,各沙藏4个月后播种。前者全部发芽,后者只有个别发芽。可能是低温导致人参种子增加生长促进物质,从而抵消抑制物质对发芽的抑制作用。
1�比瞬沃肿印芭吆笫臁奔捌涞髡�
我国东北地区栽培的人参种子,自采种、播种到地,历时少则需10个月,多可达22个月之久。因此,掌握好种子“胚后熟”的规律,并采用人工的方法促进这个过程,是人参栽培技术的一项重要措施。
(1)温度对胚后熟的影响整个胚后熟过程对温度的需求是由高到低,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播种至胚可清楚看见,平均地温在21℃左右;第二阶段,从清楚看见胚到胚生长至胚乳的1/2,平均地温在17℃左右;第三阶段,从胚占胚乳的1/2至裂口,平均地温在11~12℃。上述温度条件下,种子经50~60d开始裂口,裂口后种胚继续生长,要求地温5~10℃,裂口种子的胚如再经5℃的低温3个月,萌发率可达88��9%;而如经10℃的温度3个月,萌发率仅为37��8%~53��3%。
在人参栽培地区,特别是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如采种较晚,种子播下后,温度下降不能达到“胚后熟”所需要的适宜温度,那么翌年种子也就不能出苗,所以必须要早采和早播,而且早播还能增加人参根的产量。
(2)种子成熟度的选择果实成熟程度与胚的生长发育间关系不大,但由于绿果种子(未成熟)和紫果种子(即将成熟)的霉烂率比较高,会明显影响到翌年的出苗率和参根的产量。第一年出苗率,红果种子(成熟)在80%以上,紫果种子40%,绿果种子10%。参根产量以红果种子最高,绿果种子是红果种子的24��9%,紫果种子是红果种子的66��4%。因此,播种宜采用果实充分成熟的红果。另外,贮存1年的种子丧失生活力10%,贮存2年的种子丧失生活力95%,贮存3年的种子完全丧失生活力。
(3)赤霉素处理对胚后熟的促进作用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能加快种子胚后熟的进程,同时也能加快人参地上部分的形态变化。用100mg/L和50mg/L赤霉素分别浸泡新采收的湿种子,47d后种子的裂口率分别为81��9%~92��5%。而且用赤霉素处理后的人参种胚,生长一直保持优势。研究发现,用赤霉素100mg/L处理的人参种子,翌年二批叶的植株可占68��6%,而用水作对照处理的植株无此现象。由此可见,用赤霉素处理人参种子可达到缩短生长年限、提高产量的目的。
2�比瞬沃肿映墒炱�
人参种子成熟过程应包括种子的外部形态发育、营养物质的积累、胚的形态分化和生理后熟。红熟期采收下来的种子,除了种形基本固定,营养达到高质量积累外,胚未真正成熟。因此,必须经缓慢的成熟过程才能完成胚后熟而萌发。人参种胚的成果过程分为3个阶段。
(1)成熟前期从授粉到采种的阶段人参花授粉后10d内为子房迅速膨大生长时期,10d左右胚乳开始迅速增长,花后20d左右胚乳充满整个果核。此时受精的胚胎分泌一种可溶解胚乳细胞的物质,溶解周围细胞,形成胚腔,受精的胚胎开始生长发育。最初阶段仅是由受精的卵子分化成一簇近似圆形的胚原细胞团。当果实由绿色变成紫色时,胚原细胞团变成圆形;果实由紫色变为红色时,胚原细胞团呈梨形,果实呈鲜红色时,胚原细胞团呈车锁形。此时,种胚在植株上完成了生长发育。
(2)成熟中期为采种后至催芽裂口阶段这一期间在适宜的条件下,完成胚的形态分化,形成具有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的完整胚。这一阶段称胚形态后阶段,此期间完成种子裂口。
(3)成熟后期为种子胚生理后熟阶段这一时期多在裂口后期或播种至发芽期间,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新采收的种子和未催芽的干籽,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进行催芽或播种,其胚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长度可增至1��0~1��3mm,种子靠胚的膨胀力,使内果皮沿着结合痕从发芽处开裂,形成裂口。此时的胚已经发育形成子叶和胚芽。种子一经裂口,胚便进入比较迅速的生长发育期,至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完成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等胚的形态发育,为播种适期。播种后再经过低温完成生理后熟,翌春4月下旬,胚长很快达到5��0~5��5mm,即可发芽出苗。
3�比瞬沃肿拥姆⒀刻卣骷俺<�问题
(1)人参种子发芽过程人参种胚在形态后熟阶段,分化成具有胚根、胚轴、胚芽的完整胚,同时分化出1年生植株未来的芽孢,即第三年出土的2年生植株的原始体,再经过生理后熟,遇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便发芽出苗。根首先长出来,过一段时间长出叶,子叶留在果皮里。人参种子发芽的适宜湿度为15%,但湿度为5%~22%时都可发芽,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不超过15℃,当温度为20℃时发芽率降低一半,当温度为30℃时则不出苗。
(2)种子发芽缓慢的原因在植物界,种子休眠是一个极普通的现象,其原因是种皮不透水、不透气,阻碍胚的生长,抑制物质的积累,胚发育不全,胚自身生理休眠,某些因素的综合作用等。人参种子发芽缓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参种胚的构造、发育不完全,并且需要生理后熟;二是生长抑制物质影响种胚的生长和分化。对胚的生长来说,由于酶的活力低,即使创造了发芽所必须的适宜条件,胚的后熟时期也是很长的。当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所需条件不具备时,种子便长期处于休眠状态。
人参果肉、内果皮和胚乳中含有的抑制物质脱落酸对发芽有抑制作用。人参种子所产生的生长促进物质,其中一部分被抑制物质所颉抗,致使胚的生长和分化受到阻碍。人参种子任其留在母株上的果实中,种胚则不能成熟,至11月还仍只有0��4mm。为此,生产上应在果实成熟后立即采种,不要延误时间。
从果核构造看,组成果核的纤维贯穿着许多小孔,同时果实是不密封的,在结合痕之间,与珠孔相对的地方,有一个沟通核腔的小孔。
(3)种子发芽准备程度的鉴定如果种子没有完全裂口,平均胚长近于原始状态(0��3mm),这样的种子要进行播前处理。如果种子裂口率不高(10%~30%),平均胚长为1~2mm,这样的种子需经短期(1~2个月)暖温层积和低温层积。如果种子已具有充分发育的胚(胚长3��4~4mm),裂口率在50%以上,这样的种子只需低温层积,其所需时间应根据种子试播的出苗率来确定,若无苗者,种子需3~4个月的低温层积;若出苗率较低,则需短期的低温层积;若出苗率较高,说明已具有发芽能力,不需任何播前处理。
(4)播种时间与种子生活力为促进人参种胚后熟,可以采用人工催芽处理种子。当年的鲜籽催芽适期为8月1日前后1周的时间。人工催芽的种子生活力较强,能提高出苗率和产量。当年鲜籽催芽后播种(10月)比直接播鲜籽(7月25日至8月10日)提高出苗率2~3倍,提高根重90%以上。在较温暖的参区播种当年鲜籽,在自然条件下,地中5cm处温度平均为17~19℃,土壤湿度35%,经2个月左右,大部分种子能通过种胚形态后熟阶段,播种适期为7月25日至8月10日。总共经过50~60d,积温达967℃·h,种子裂口。之后继续生长一个阶段,再通过3个月的低温,即可完成种胚后熟的全部过程。在12~15℃下种子萌发快而集中,20d左右出苗率可达90%以上。
第二节人参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
人参对日光、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世界上只有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有野生人参生长。目前,人参主要产区分布在亚洲大陆东部高纬度的山林地带,北纬35°(日本岛根县)至北纬48° 人参种植与加工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人参种植与加工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人参种植与加工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人参种植与加工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