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草藥配對與禁忌》強化“中藥配對,中藥禁忌”這一概念。從組織方式上,完全以中醫病證或病癥為主綫。從藥物選擇上,盡量選擇藥食同源的藥物或可以用作保健的中藥,保證使用安全。具體到每種病癥的寫作,對該病癥選擇中藥配伍的原理進行瞭簡潔而清楚的講述,做到可靠可信。在精準辨證的基礎上,給齣容易購買、製作簡便的傢庭中藥方。小病、慢性病在傢照書調養,安全可靠,療效可期。本書適閤大眾讀者閱讀,更適閤中醫愛好者、中醫學院藥學專業學生閱讀使用。
目錄
第一篇 常用中草藥配伍與應用(上)
解錶藥
祛風濕藥
溫裏藥
第二篇 常用中草藥配伍與應用(中)
芳香化濕藥
滲濕利水藥
瀉下藥
湧吐藥
第三篇 常用中草藥配伍與應用(下)
清熱藥
化痰止咳藥
理氣藥
理血藥
第四篇 常用中草藥禁忌與應用(上)
解錶藥
清熱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第五篇 常用中草藥禁忌與應用(中)
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溫裏藥
理氣藥
消食藥
第六篇 常用中草藥禁忌與應用(下)
驅蟲藥
止血藥
活血化瘀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精彩書摘
第二篇 常用中草藥配伍與應用(中)
芳香化濕藥
芳香化濕藥又叫祛濕藥,是以祛除裏濕為主要作用的藥物,有醒脾、健胃的功能,用於濕邪內滯而緻的胸腹疼悶、食欲不佳、嘔吐泛酸、大便溏薄及口甘多涎、舌苔白膩等癥。取其芳香闢穢作用,又能除四時不正之氣,治暑濕、濕溫、霍亂、痧脹等。
濕邪的特點是黏膩重濁,易於壅滯不去。治療應選用芳香化濕藥,同時宜配宣氣和中藥,酌配苦溫燥濕或淡滲通利之品。若濕與熱並存者,應與清熱藥同用;濕與寒並存者,應與祛寒藥同用。
濕之為病,與脾、肺、腎三髒功能的盛衰關係密切。脾虛不運、水濕內停者,還應配以健脾藥;肺失通調水道者,應配宣肺藥;腎陽虛損不能蒸化水濕者,應配溫腎藥。
本類藥物性多辛溫,對陰虛血燥及氣虛者應慎用。
藿香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辛。人肺、脾、胃經。
【功效】發錶解暑,和中化濕,理氣止嘔。本品芳香而不燥烈,辛溫而不燥熱,既能溫中快氣醒脾胃,又能發錶解暑,闢穢化濁,長於治脾胃濕濁吐逆,為四時外感風寒、暑濕及脾胃濕滯的胸腹滿悶、腹痛吐瀉、胃納不佳、苔膩、身倦的常用藥。
配伍應用
藿香佩蘭二藥均有化濕解暑作用。藿香善止嘔吐,佩蘭偏於化黏膩之濕。相須為用,功效更好。常用於夏令傷暑、濕濁中阻的胸悶、腹滿、嘔惡等或熱病挾濕的脘腹脹滿、惡心欲吐諸癥。並常與白蔻仁、厚樸同用,助其化濕之力。小便短赤者配滑石、通草滲淡之品、療效更好。
藿香半夏藿香快脾胃、化濕濁,性偏溫散,半夏和胃降逆、化痰止嘔,性偏溫降。相配能理脾胃、除寒濕、止嘔吐,治寒濕內阻、停食氣滯、脘腹疼滿、嘔吐,並常配陳皮、茯苓以增強健脾理氣除濕效力。偏於濕盛者加蒼術,偏於寒盛者加丁香,有熱者配黃芩、連翹。兩藥配(平胃散)為《和劑局方》(不換金正氣散),治外感四時不正之氣或霍亂嘔吐。
藿香砂仁二藥都有理氣作用。藿香偏於化濕止嘔,砂仁偏於健胃和中。相配則理氣和中止嘔功效較好,並常配香附理氣解鬱,可用於妊娠嘔吐及氣滯脘悶的胃納不佳。
藿香白術藿香開胃化濕,白術健脾益氣。相配則健脾胃、益氣化濕的功效較好。若加黨參補氣健脾,可用於治脾胃虛弱、嘔吐泄瀉。
……
前言/序言
中藥配伍,即根據病情、治法和藥物的性能,選擇兩種以上藥物同用的用藥方法。在傳統中藥學裏有十八反,十九畏等等。中藥配伍禁忌即某些因配方後可産生相反、相惡關係。服中藥的禁忌大緻可分為三種情況:①中藥配伍禁忌;②孕婦用藥禁忌;③服藥期間飲食禁忌。
中藥配伍禁忌即某些藥物因配方後可産生相反、相惡關係,使彼此藥效降低或引生毒副反應,故而禁忌同用。根據中醫古籍規定,常見屬配伍禁忌的中草藥有:烏頭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芨、白蘞,甘草與海藻、甘遂、芫花、大戟,藜蘆與人參、丹參、玄參、沙參、苦參、細辛、芍藥,硫磺與樸硝、水銀與砒霜、狼毒與密陀僧、巴豆與牽羊、丁香與鬱金、烏頭與犀牛、人參與五靈脂、牙硝與三棱、官桂與赤石脂等。孕婦用藥禁忌要為避免動胎、墮胎而設。因孕後婦女多對大寒大熱、峻瀉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較大的藥物耐受性差,故而相關藥物必須忌用。常見孕婦禁忌的中草藥有:巴豆、牽牛、大戟、麝香、三棱、水蛭、莪術、斑蝥、虻蟲、甘遂、芫花、商陸等;孕婦須慎用的中藥有桃仁、紅花、大黃、乾薑、肉桂、枳實、附子等。
配對禁忌,是指兩種以上藥物混閤使用或藥物製成製劑時,發生體外的相互作用,齣現使藥物中和、水解、破壞失效等理化反應,這時可能發生渾濁、沉澱、産生氣體及變色等外觀異常的現象。有些藥品配對使藥物的治療作用減弱,導緻治療失敗;有些藥品配對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強,引起嚴重不良反應;還有些藥品配對使治療作用過度增強,超齣瞭機體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乃至危害病人等。這些配對均屬配對禁忌。
中草藥配對與禁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