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 四季禪套書 五十二個療癒自我的生活練習 (4冊合集套装)

港台原版 四季禪套書 五十二個療癒自我的生活練習 (4冊合集套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志忠 著
图书标签:
  • 禅修
  • 心灵成长
  • 自我疗愈
  • 生活实践
  • 港台原版
  • 四季禅
  • 情绪管理
  • 正念
  • 个人成长
  • 两岸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拇指原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大塊文化
ISBN:9789862135815
商品编码:15652959630

具体描述

书名:四季禪:五十二個療癒自我的生活練習

 

作者:蔡志忠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2月9日

 

ISBN:9789862135815

 

页数:576

 

尺寸:13 x 18 cm

 

装帧:精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容簡介

 

◎從《參禪步道:覺悟》延伸,以水墨彩畫優美呈現,對佛門禪學的獨到觀點和人生的感悟體會。

◎每週穿插機鋒故事的短篇漫畫,以禪學畫語安頓身心靈,回歸快樂清靜的本心。 

◎是繪本也同時是筆記書,開本方便攜帶,為平日生活開啟智慧,並留下珍貴紀錄。

◎四季成套,以週為單位,設計了52個療癒身心的生活練習,每週實踐一項,一年之後你將發現全新的自我。

 

蔡志忠鑽研佛學數十年,一直以洗鍊的文字、優雅而富有禪意的線條人物,引領讀者體悟生命哲理,一個一個機鋒故事在他筆下化為簡單的道理,為深陷生活煩惱的人們,注入安頓身心、沉澱心靈的力量,並從日常中,帶領我們面對當下、心安自在。

 

本書在每個生活練習中用簡短的文字說禪,以漫畫和空白筆記穿插,在思考和留白的停頓中照見自我,進而修習自我,重拾生命中的美好時光。

 

作者介紹

 

蔡志忠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四歲半立志這一生都要畫圖,從此心無旁騖地朝漫畫家道路前進。

 

十五歲時,蔡志忠將作品寄至台北集英社,接到了錄取電話後,他帶著兩百五十元台幣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五十年來筆耕不輟。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書市,創下總銷量四千萬的佳績,通行世界四十五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Ο一Ο年,他發表了閉關十年的心血結晶《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讀物理公論,並以此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塑造人物,藉此闡述對於中國經典名著、哲學思維以及佛理的獨到見解,在幽默之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二Ο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蔡志忠大事記

 

1963年 北上至台北,成為職業漫畫家。

1971年 出任光啟社電視美術指導。

1976年 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1981年 拍攝卡通作品《七彩老夫子》,獲金馬獎最佳卡通影片。

1983年 開始在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地的報章長期連載四格漫畫。

1985年 獲選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1986年 《莊子說》出版,蟬聯暢銷排行榜達十個月。

1987年 陸續推出《老子說》、《列子說》、《孫子兵法》、《六祖壇經》等經典漫畫,以及《日本行腳》《漫畫動物園》等不同風格的作品,譯本包括德、日、韓、俄、法、義、泰、以色列等,至今已達四十餘種語言,全球銷售量更突破四千萬冊。

1992年 開始從事水墨創作。《蔡志忠經典漫畫珍藏本》出版。

1993年 口述自傳《蔡子說》出版。

1994年 《後西遊記》獲第一屆漫畫讀物金鼎獎。

1998年 五十歲的他到香港參加埠際盃橋牌賽。原本就對物理、數學有著濃厚興趣的他,比賽結束後返台閉關研究物理,並自創科學、數學公式。

1999年 獲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對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藉由漫畫做出的再創造。

2009年 推出《漫畫天才巧克力》、《漫畫天才學習法》二書,激勵讀者開發自己成為人才。

2010年 推出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並以此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2011年 彩色漫畫《參禪步道》問世。

2012年 出版數年來對於中國經典思想的集結大作:《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儒家思想》、《漫畫佛學思想》、《漫畫道家思想》、《漫畫禪宗思想》等)。

2013年 二月推出《漫畫達摩禪》。四月並以《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目錄

 

〈春日禪〉

 

三月

練習1:想要和不想要/練習2:擁有和知足/練習3:面對貪欲/練習4:生命的真諦

四月

練習5:樂觀之眼/練習6:加和減/練習7:讓葫蘆成為葫蘆/練習8:因地制宜

五月

練習9:知識勝於財富/練習10:知識不是真理/練習11:修煉智慧/練習12:見山又是山/

練習13:純粹的答案

 

〈夏日禪〉

 

六月

練習14:禪是什麼?/練習15:無分別心/練習16:拔除舊有/練習17:別固執於自我

七月

練習18:用心若鏡/練習19:將地獄化為天堂/練習20:無我/練習21:自我開悟

八月

練習22:開啟真理之門/練習23:去殼的真理/練習24:見道/練習25:新瓶必須先捨去舊水/

練習26:三種境界

 

〈秋日禪〉

 

九月

練習27:面對痛苦/練習28:尋找真理/練習29:人生的責任/練習30:生死大事

十月

練習31:佛性/練習32:以動物為師/練習33:實踐/練習34:修行之道/練習35:空狀態 

十一月

練習36:重讀經典/練習37:解讀經典/練習38:傾聽經典/練習39:閱讀寓言

 

〈冬日禪〉

 

十二月

練習40:人生最大的苦難/練習41:奢華與單純/練習42:信仰與行動/練習43:善與惡

/練習44:真愛無我

一月

練習45:人生方向/練習46:我是誰/練習47:成為真正的自己/練習48:人生大問

二月

練習49:只有一輩子/練習50:接受事實/練習51:變化/練習52:日日是好日


好的,这是一本图书的详细简介,不涉及您提到的《港台原版 四季禪套書 五十二個療癒自我的生活練習 (4冊合集套装)》的内容。 --- 书名: 《时间的褶皱:现代都市人重塑生活节奏与内在秩序的实践指南》 作者: [此处可填入虚构作者名,例如:林宇声] 出版社: [此处可填入虚构出版社名,例如:文汇新视界] ISBN: [此处可填入虚构ISBN,例如:978-988-XXXX-XX-X] --- 图书简介: 在高速运转的现代都市丛林中,时间似乎不再是线性的河流,而是碎片化的、令人焦虑的湍流。我们被无休止的待办事项、即时通讯的嗡鸣以及对“错失良机”(FOMO)的恐惧所裹挟,逐渐失去了对自身节奏的掌控权。我们疲于奔命,却常常感到内心空虚;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连接便利,却愈发感到精神上的孤立。 《时间的褶皱:现代都市人重塑生活节奏与内在秩序的实践指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并非一本传统的效率手册,也不是空泛的哲学探讨,而是一部深度剖析现代人时间感知异化、并提供切实可行工具,帮助读者“重新校准”生活步调的实用之作。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效率的盲目追求和时间的碎片化,是现代人精神倦怠与目标迷失的根源。 作者林宇声通过对时间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现象的交叉研究,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理解自身时间困境的全新框架。 全书共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层层递进,引导读者从认知层面瓦解对“快”的迷恋,最终建立起一套与自身内在需求相符的“慢”的秩序。 第一部分:时间异化——我们如何失去对“当下”的掌控 这一部分首先诊断了现代社会中时间观的病灶。作者从宏观角度审视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如何将时间从自然节律的循环体(如四季更迭、日出日落)异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商品。 “时钟暴政”的心理阴影: 深入分析了计时器和日程表如何成为无形的精神枷锁。探讨了“分秒必争”的文化如何压抑了人类固有的“非线性思考”能力。 数字拖曳效应: 聚焦于智能设备对注意力的持续切割。本书详细拆解了通知机制、无限滚动界面等设计如何利用神经科学原理,诱导用户陷入持续的“低功耗警觉”状态,导致深度工作和深度休息的缺失。 “忙碌即价值”的文化陷阱: 探讨了社会对“忙碌”的病态推崇,以及这种文化如何迫使个体用外显的日程表来定义自身的社会价值,而非内心的充实度。 第二部分:找回“节奏感”——从线性到韵律的转变 认识到问题后,本书将重点转向重建时间体验的“韵律感”。作者主张,健康的生活节奏不应是平直的加速线,而应是包含张弛、起伏的音乐性结构。 “间隙美学”的复兴: 提出了“非生产性时间”的价值。这包括学习如何拥抱“无所事事”的时刻,将其视为大脑进行信息整合和创造性联想的关键“冷却时间”。 微观节奏的调整: 提供了具体的呼吸、移动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例如,介绍了一种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锚定练习”,帮助读者在高度压力下,迅速将生理节奏拉回基础稳定状态。 任务的“能量配对”: 摒弃了传统的“先做最重要的事”的单一指令,转而倡导根据个体一天内精力曲线(如清晨的高峰、午后的低谷)来智能分配任务的复杂度,实现人与任务的“共振”。 第三部分:重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构建个人的“安宁岛” 时间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在物理空间被工作和社交侵占的今天,构建一个能够保护内在时间流动的“私人领域”变得至关重要。 “去中心化”的日程管理: 探讨了如何通过物理环境的重新设计,来区分不同的时间使用场景。例如,设立一个“数字禁区”和“沉思角落”,让空间本身成为提醒我们进入特定时间模式的信号。 “缓慢的仪式”的构建: 强调了日常微小仪式的重要性,如清晨的饮水、傍晚的整理等。这些仪式如同锚点,帮助我们的意识从外部环境的喧嚣中脱离出来,重新确认自身的存在感和连续性。 人际节奏的同步与错位: 深入分析了在家庭和亲密关系中,如何协调彼此不同的时间需求和节奏。书中提供了关于“有效聆听”和“非干扰陪伴”的实践步骤,旨在减少因时间感知差异造成的情感摩擦。 第四部分:面向未来的“时间韧性”——应对不确定性 最后一部分着眼于长期发展。面对未来持续的不确定性,本书指导读者如何培养一种能够适应变化、不易被突发事件击垮的“时间韧性”。 弹性规划的艺术: 提出了“沙漏模型”规划法,即在明确核心目标的同时,为应对意料之外的干扰,预留出明确的缓冲时间块,而非将日程排满至极限。 从“追赶”到“培育”: 引导读者将对个人成长的视角,从“我必须在X时间点达到Y成就”的追赶心态,转变为“我正在细心浇灌我的能力与心智”的培育心态。这种转变显著减轻了对“截止日期”的焦虑。 终极目标:重获“时间的拥有权”: 总结了如何将时间重新定义为一种内在的、不可剥夺的资源,而非外部强加的义务。最终目标是让读者在任何情境下,都能感受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而非奴隶。 《时间的褶皱》以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步骤,为那些在现代节奏中感到迷失、渴望重新掌握生活主导权的读者,提供了一把开启内在秩序的钥匙。它不承诺消除所有的压力,但承诺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更稳固、更具弹性的内在时钟,从而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深度与质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禅修”这个概念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和自己沾不上边,太玄乎了。但是这套书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它没有一开始就要求你盘腿打坐或者进行复杂的冥想,而是从我们最熟悉、最日常的“四季”入手。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夏天热烈的生命力,秋天的沉静内敛,冬天的蓄势待发,这些自然规律,被用来类比和解析我们人心的起伏,一下子就打通了我的认知障碍。每一篇的篇幅适中,不会让人感到阅读压力,非常适合忙碌了一天后,睡前静心阅读十分钟。它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式,让原本混乱的情绪有了一个可以依循的脉络去梳理和安放,感觉思路清晰了许多。

评分

最近生活节奏快到让人喘不过气,很多时候都希望能有一个出口来暂时抽离这一切的喧嚣。我试过很多所谓的“疗愈系”产品,效果都比较浅尝辄止,直到我开始接触到这套书籍所倡导的理念。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你耳边轻声细语,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引导你去观察自己内心最细微的波动。其中的一些小练习,比如如何在新生的嫩芽中体会“生”,如何在秋日的落叶里接纳“逝”,都充满了东方哲学深邃的智慧,却又非常接地气,可以立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发现自己开始留意窗外天气的变化,不再只是匆匆赶路,而是真正地“活在当下”,这种微妙的转变,比任何快速见效的技巧都要来得深刻和持久。

评分

坦白讲,我购买这套书是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类似的疗愈类书籍太多了,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但这一次的体验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惊喜。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没有过度“美化”生活中的痛苦或挑战,而是坦然地承认了生活的不完美和无常,然后教我们如何带着这份“不完美”优雅地生活下去。书中的语言风格有一种极度的克制和内敛,不像有些心灵鸡汤那样用力过猛,反而让人感到无比真诚和信赖。它更像是一套“心智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应对人生各种气候变化的实用器具。我现在已经开始习惯在早晨翻开其中一册,用一种全新的、带有觉察的眼光去迎接新的一天,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更韧性、更柔和了。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阅读爱好者,我对书籍的“思想厚度”要求很高。很多市面上的自助类书籍,读完后感觉像喝了一杯加了糖的白水,即时满足,过后无味。但这一套书的内容,明显经过了长久的沉淀和提炼。它所传递的观点,似乎带着历史的重量和哲学的深度,不是随便翻阅网络语录就能得来的。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那些句子太精辟,需要时间去反刍和消化。它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抛出了更深刻的问题,促使读者必须主动地参与到“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去。这种互动性和启发性,是评价一本好书的关键标准,而它无疑做到了极致。

评分

这本《四季禪》的精装版本简直是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纸张的细腻,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内页的排版设计非常巧妙,留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时不会感到压迫感,仿佛真的能随着文字的指引,在四季的流转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我尤其欣赏那种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字体选择,既有传统禅意的韵味,又保证了极佳的可读性。而且,这套书的装帧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无论是书脊的烫金还是封面的纹理,都透露出一种内敛的品质感,完全不像市面上那些快速印刷的普通书籍。把它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经常翻阅。那种仪式感,对于我们这些追求精神生活品质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加分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