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宗教》(1804)是謝林“同一性哲學”時期的代錶著作之一,在謝林的整個哲學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承前啓後的關鍵角色。本書采用逐章釋義的方式,係統全麵地闡釋瞭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即同源分流的哲學與宗教如何通過各自的重新定位而建立一種永恒和諧的關係),以及相關的一些重要哲學問題。除此之外,本書收錄瞭作者翻譯的《哲學與宗教》全文,這是謝林的這部重要著作首次以中文的形式麵世。
##謝林認為哲學與宗教同屬一個廟宇,而世俗的雜汙令宗教墮落,哲學要做的就是從宗教手中奪迴那個本屬於哲學的東西,即那個絕對者,謝林對於從絕對者到有限者的闡述也令我眼界大開,絕對觀念造齣其映像即絕對現實,二者是同一個東西,但一個是觀念的一個是現實的,而現實的依賴於觀念的卻又是自由的導緻瞭它的必然墮落,而從墮落返迴自身的辯證升華恰恰代錶瞭絕對理念外化為靈魂主宰的墮落的人迴到上帝的可能性,這是康德理性宗教的進化,是笛卡爾以降哲學中絕對者的徹底迴歸,而謝林後來捧殺流溢說導緻的無意識東西的必然分裂,由之産生的二元論大概是謝林所沒有解決的問題。先剛老師解釋的很棒啊,文筆也很歡樂,盼著老師的謝林著作集陸續齣版。
評分##依然清晰 由於我手上沒有晚期的啓示哲學原稿 所以這份文獻算是幫瞭大忙 不過他的敵對情緒依舊啊 謝林在近代哲學史裏寫“哲學之所以是哲學就在於其必須得到普遍的理解、確信、認同,這是對每一套哲學理論的普遍訴求。”
評分##依然清晰 由於我手上沒有晚期的啓示哲學原稿 所以這份文獻算是幫瞭大忙 不過他的敵對情緒依舊啊 謝林在近代哲學史裏寫“哲學之所以是哲學就在於其必須得到普遍的理解、確信、認同,這是對每一套哲學理論的普遍訴求。”
評分##還要再讀
評分##看過。隻記得看過。還帶到瞭泰國去看。
評分##釋義部分有過度闡釋之嫌
評分##還要再讀
評分##德古入門書,甚好
評分##哲學與宗教的差彆即在於此:上帝隻能是絕對者,而絕對者卻可以不叫作上帝。上帝是否存在其實並不是一個需要論證的問題,因為上帝必然存在,這並不是獨斷論,而是理智直觀,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我們作為此-在已經純粹偶然地在“此”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