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大学文科教材·复旦博学·哲学系列:艺术哲学》讨论了艺术的六个方面的基本问题: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创造、艺术作品的接受、五大类艺术的感知特性。这六个方面的讨论,大体构成了艺术哲学探讨的基本领域。艺术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美育的思想基础,也是展开有价值的艺术批评的重要前提。
##a Heideggerian introduction...重温了下海德格尔的想法
评分##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
评分##二次阅读 温故而知新 嘎嘎
评分##好书,言简意赅。
评分##感觉我皈依了????书里的观点仿佛在心中流淌,留下一道道痕。初读导论,被困了很久,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一个月以后翻到了正文,被那流畅的语言,生动的叙述打动了,通俗易懂,事例贴合,仿佛一泻千里,几天就读完了。用中国的事例来讲理论深得我心,可能也是接触的外国作品不多吧,总感觉有些距离,第一次读到这种叙述,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
评分##随手写写:当经验遮蔽了人间的大地,艺术作品带领人们重返无何有之乡。当语言遮蔽了我们真正的生存空间,艺术让我们回到真正的存在。艺术家情感着情感,让真正的世界绽放在人们眼前,让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悲剧将价值毁灭,从而让人感受价值的力量。戏剧将无价值的毁灭,让人在荒谬中发笑。形式作为开启质料的钥匙,诉神庙诉说大理石的意义。艺术让人们回到大地,回到人们自己。音乐是最时间性的艺术,它的存在基于人们内心的时间性,即对存在的感知。最原始的,孩童般的感性值得宝贵珍藏,我看到了赤子之心的另一种表达。艺术哲学导论,或者海德格尔导论。
评分##a Heideggerian introduction...重温了下海德格尔的想法
评分##这一段写的也未免太棒。“当我们观看到那些由名扬天下的演唱组与他们的狂热的崇拜者们所构成的盛大的演出场面时,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文化产业和大众娛乐,而且是当代巫术的实际展开,因为那是一种狂欢节般的场面。必须立即声明,我们在这里不是在贬义上使用“巫术”这个词的,相反地,正是在当代人对巫术的精神需要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对现实世界之异化的大众批判。这种批判具有宗教般的热情,是对贫乏、机械甚至可以说是沙漠化了的当今日常世界所带来的压抑的集体抗议。无数个无意义的、微不足道的、被置入当代社会机器中去的个人,仍然要求证明自己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他们的那种并不包含宏大理想的、看上去支离破碎的人生情感,仍然需要在艺术中得到肯定的表达,这就从根源处召唤出一部分艺术家成为他们重要的代言人。这些艺术家和他们一样“”
评分##太棒了,老师的课堂想必也很精彩。所谓的浅出不仅仅是语言的通俗易懂,还是能够融汇贯通、旁征博引,观点和事例能够交相辉映,读过之后令人恍然大悟。我想老师不仅仅有充分的思考,人生还有过很多丰富的体验,才能酝酿出如此醇厚的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