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莫兰的代表作。莫兰根据几十年来的出版资料,对现象学运动中的五位德语代表哲学家(布伦塔诺、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阿伦特)和四位法语代表哲学家(莱维纳、萨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丰富学术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清晰论述。本书出版后次年即荣获巴拉德现象学杰出著作奖,并成为西方各大学有关现象学研习的教学参考书。本书另一个特点是,除哲学家本人的思想背景和主要理论的论述之外,不仅对各相关理论提出批评性解读,而且附有关于哲学家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细节描述,也因此增加了本书的吸引力。
##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
评分##看友邻打出9.4均分,我怀疑我看了假书
评分##看完我还挺喜欢译者以及他的序和后记。本书非常中庸的好,但看了确实有收获。我准备集齐几部现象学著名导论,再召唤神龙——现象学一系列哲学家。
评分##第四本关于现象学的文献。重点阅读布伦塔诺和胡塞尔,其他人已经通过其他书目了解过,达到了心理预期,因此泛读。 李幼蒸主体性很强,想必很多读者都会本能排斥这种激进,但我是少数读者,并且坚持他的疑问:“我个人特别对他一方面如此关注胡塞尔理性主义思路,另一方面又如此看重海德格尔本体论学术,多少有些不解(正像我曾经对保罗·利科一方面深入把握胡塞尔理性主义,另一方面又信守海德格尔本体论的态度不解一样。因为此一矛盾现象直接相关于西方伦理学基础的合理性问题。” 这也是我的疑惑。现在我不会再陷入唯心唯物这种简单的二元论里,而是关于“构成性问题”,发生学机制。我的思路:一方面是借助哲学的头脑和文学的肉身探讨时间,另一方面是公共领域的伦理学,当然我否认将伦理学视为第一哲学,却对本体论也不感兴趣,我只在乎时间本身。
评分##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
评分##除了看小故事好像没什么用。李幼蒸试图避开所有常用译词
评分##本书强化了我对现象学毫无兴趣的信念。
评分##补标;当我能几乎无障碍地通读译文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差不多学会了第二种汉语,而更加深远的是,这至今影响着我的翻译习惯……;作为导论内容上还是合格的
评分##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