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被譽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開山之作,一個時代的經典。全書從鴉片戰爭講起,一直敘述到其時正在進行的抗日戰爭,用明白通暢的字句將近百年的史事濃縮在短短五萬餘字的篇幅裏,主題鮮明,史論兼具,是一本人人都能讀、也人人都該讀的近代史。
本次再版,校訂文字的同時,也收錄瞭包括甘博、湯姆遜等在內的諸多同時期來華外籍人士所記錄的珍貴影像、圖片六十多幅,多為華語世界首次呈現,在豐富和完善內容的同時,也幫助讀者更好理解曆史情境。
##一開始是清廷自詡天朝上國不想與外國平等交往,後來一係列的戰敗使得想與外國平等交往,而外國不想,一開始是覺得中國的弊漏在於器具,文化依然至上,後來戰敗割地發現中國文化也不及西洋,甲午戰敗與蕞爾小國讓國人痛定思痛,開始大範圍學習西方,開始國民革命的徵程,正如孫中山所說:時代之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評分##1938年有這樣的眼光還是很瞭不起。
評分##五萬字的體量 五十萬字的內容
評分##極簡主義啊
評分##書裏有一個觀點非常不認可,就是蔣廷黻先生對左宗棠堅持收復新疆理解為個人的好大喜功。新疆不是香港,處於可有可無。西北門戶大開,沙俄這隻熊可比日本更狠。甲午戰爭前缺餉,修園子是原罪。李大人難,但也不能因為偏愛李大人,就給左大人扣帽子。本書非常適閤曆史係學生找論文選題。
評分##一本好書 這本書太牛逼瞭,雖然很多版本都有刪減。
評分##一本好書 這本書太牛逼瞭,雖然很多版本都有刪減。
評分##著於1938年,實在瞭不起。20190224
評分##一開始是清廷自詡天朝上國不想與外國平等交往,後來一係列的戰敗使得想與外國平等交往,而外國不想,一開始是覺得中國的弊漏在於器具,文化依然至上,後來戰敗割地發現中國文化也不及西洋,甲午戰敗與蕞爾小國讓國人痛定思痛,開始大範圍學習西方,開始國民革命的徵程,正如孫中山所說:時代之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