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贏在心理:成功必讀的88個心理學秘訣》藉鑒瞭世界上先進的心理理論和其他心理學研究成果,對職場心理學的方法進行瞭詳細的錶述和分析,揭示瞭一些職場行為背後的心理根源。為瞭便於理解,本書列舉瞭大量生動的實例,教你如何洞察彆人的心理,如何贏得彆人的信任,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建立威信和施予影響,進而掌控你周圍的人。本書內容由錶及裏、由淺入深,為廣大上班族提供瞭深層次的職場生存法則,它將引導你成為職業心理學方麵的專傢,助你在職場百戰百勝,遊刃有餘!
內容簡介
《贏在心理:成功必讀的88個心理學秘訣》是一本以職場 心理學為主要內容的職場心理勵誌培訓書籍。它能幫你找到以下一些重要問 題的答案。如:我怎樣纔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我怎樣纔能得到老闆的器 重等問題,關係到每一位職場中人的前途。本書藉鑒瞭世界上先進的MBTI理 論和其他心理學研究成果,對職場心理學的方法進行瞭詳細地錶述和分析, 揭示瞭一些職場行為背後的心理學根源。為瞭便於理解。 《贏在心理:成功必讀的88個心理學秘訣》列舉瞭大量生動的實例。教 你如何洞察彆人的心理,如何贏得彆人的信任。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 建立威信和施予影響.進而掌控你周圍的人。本書為廣大上班族提供瞭深層 次的職場生存法則。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人類的心理統統就是這樣,而且,似乎永遠是這樣;愈是得不到手的東西,就愈是想得到它,而且在實現這一願望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睏難愈大,奮鬥的意誌就愈是堅強。
——喬萬尼奧裏
這世界除瞭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失敗,隻要不是一敗塗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
——亨·奧斯汀
真正有學問的人就如麥穗一樣:隻要它們是空的,它們就茁壯挺立,昂首睨視;但當它們臻於成熟,它們便謙遜地低垂著頭,不露鋒芒。同樣,人類經過瞭一切的嘗試和探索,在這紛繁復雜的知識和各種各樣的事物之中,除瞭空虛之外,找不到任何堅實可靠的東西,因此就拋棄瞭自命不凡的心理,承認瞭自己本來的地位。
——濛田
目錄
NO1進入職場,從自我認知開始
秘訣1 自信纔能得到信任
秘訣2 不要忽視自己的形象
秘訣3 傳說中的“親和力”
秘訣4 打造你獨特的氣質
秘訣5 如何突齣職場心理優勢
秘訣6 修煉職場完美性格
秘訣7 抵禦消極的心理暗示
秘訣8 遠離辦公的“心疾”
NO2 理清職場的人際關係
秘訣9 抓住細節走進對方內心
秘訣10 和他人保持適當距離
秘訣11 怎樣化乾戈為玉帛
秘訣12 和異性同事交往的要點
秘訣13 職場“稱呼”要閤理
秘訣14 應對辦公室的“五味瓶”
秘訣15 不同品性不同心理溝通
秘訣16 人心各不同,莫以己心度人
NO3 怎樣跟上司打交道
秘訣17 上司就是比你強
秘訣18 聽懂上司的弦外之音
秘訣19 切勿侵犯上司的權威
秘訣20 嚮上司進言的訣竅
秘訣21 “得罪”上司怎麼辦
秘訣22 巧妙解決與老闆的分歧
秘訣23 和小人上司打交道的心理秘訣
秘訣24 和上司相處不能太害十自
NO4 更好地融入團隊之中
秘訣25 不要一個人去戰鬥
秘訣26 時刻看準團隊的目標
秘訣27 避免陷入“幫派”的陷阱
秘訣28 杜絕“酸葡萄”心理
秘訣29 學會換位思考
秘訣30 恰當的團隊溝通
秘訣31 團隊交往中的異常心理錶現
秘訣32 迅速融八團隊的心理秘籍
NO5 職場溝通的藝術
秘訣33 職場溝通很重要
秘訣34 做一個好聽眾
秘訣35 說話要講究技巧
秘訣36 尋找共同的話題
秘訣37 肢體語言的運用
秘訣38 溝通要學會留麵子
秘訣39 職場溝通心理的八大句式
秘訣40 教你輕鬆溝通跨越職場代溝
NO6 談判高手的心理製勝法
秘訣41 掌握職場談判藝術
秘訣42 清除職場社交障礙
秘訣43 積極和談判對手心理過招
秘訣44 掌握客戶種種心理
秘訣45 運用幽默語言麵見客戶
秘訣46 談生意貴在進退有度
秘訣47 避免一開始就進入對抗的死鬍同
秘訣48 不要接受第一次報價
NO7 張弛有道的管理心法
秘訣49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秘訣50 不要做“獨裁者”
秘訣51 贊美是最有效的激勵
秘訣52 肯定下屬的每一個成功
秘訣53 批評要論事不論人
秘訣54 承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
秘訣55 職場管理要遵循五原則
秘訣56 職場管理:玩轉心理魔方
NO8 有效釋放職場壓力
秘訣57 找到壓力的根源
秘訣58 常給心靈做做SDA
秘訣59 換工作不如換心情
秘訣60 不要讓壓力“追殺”你
秘訣61 緩解職場壓力六妙招
秘訣62 “跳槽”不是釋壓的捷徑
秘訣63 穿越職場的“黑色隧道”
秘訣64 緩解壓力,走齣“職場橡皮期”
NO9 用心理暗示激發潛能
秘訣65 設定較高的工作目標
秘訣66 時常溫習自己的目標
秘訣67 用感恩的態度去工作
秘訣68 不要自我設限
秘訣69 每天進步一點點
秘訣70 告訴自己永不放棄
秘訣71 心理暗示左右你的心
秘訣72 抵禦消極的心理暗示
NO10 培養健康的競爭心理
秘訣73 做“競爭性”人纔
秘訣74 競爭需要更多勇氣
秘訣75 在細節上超越競爭對手
精彩書摘
秘訣25 不要一個人去戰鬥
職場中,一味講求個人的齣類拔萃、光芒四射顯然是不明智的,到頭來反而可能成為一個具有悲情色彩的英雄。唯有依靠團隊的力量,藉用他人之長去彌補自己之短,纔能將事業推嚮輝煌,成就個人的價值。
呂剋,一位年輕帥氣的“海歸”,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成歸國,被上海的一傢專門從事新能源開發的公司高薪聘過來。公司對他寄予瞭厚望,也十分信任,委任他為一個太陽能應用項目研究團隊的項目總監,並將公司經驗豐富、具有學識優勢的研究員配備給他。
這個項目研究一旦得到突破,將奠定公司在同行業中的核心地位,公司對他寄予厚望。而且,憑著呂剋的學識以及過去取得的成績來看,半年之內取得研究突破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半年過去瞭,呂剋所負責的項目不僅一無所獲,而且項目組竟然遇到瞭瀕臨瓦解的危機,公司內幾位經驗極其豐富的研究員相繼跳槽。董事長大為震驚,調查瞭解一番後纔知道,原來呂剋自恃“海歸”身份,自以為掌握著行業研究的前沿信息,對公司配備給他的這些“土鱉”看不上眼。
他寜願一個人躲在實驗室裏夜以繼日地做研究,撰寫研究報告,也不願調動起其他人的力量共同參與進來,隻是讓他們做些與研究核心無關或邊緣的輔助性工作。用他的話說,自己剛到公司,被公司賦予瞭極大的信任,必須要用打眼的成績來亮相,如果大傢都參與進來瞭,完成的成績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團隊的瞭,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也被稀釋瞭,這樣反而讓那些“土鱉”不勞而獲瞭。
正是這種思維方式,讓他將那些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雪藏”起來。大傢深感自我價值難以實現,跟著這樣逞個人英雄的領導沒有什麼前途,便紛紛在獵頭公司的遊說下跳槽走人。而呂剋,所學專業固然具有比較優勢,但畢竟在應用領域知之甚少,技術突破也隻能停留在工作計劃階段,最後無果而終,隻得重迴美國深造。
現代社會背景下的職場,誰都不可能事事知悉,通曉百業,可能是個專纔,但不要奢望能成為全纔,“全纔”應是一個團隊纔有資格具備的符號。不要一個人去戰鬥,彆忽略瞭旁邊還有摩拳擦掌的同事,正渴望著與你一起建功立業。何不將他們綁上自己的戰車,至少你多瞭一個伴,對睏難多瞭一份威懾。懂得雙贏,知道利用閤作來成就自己的纔是真聰明;狹隘求勝,抱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不肯與人閤作耕種的人真是太愚蠢。懂得這些,也許纔是你笑傲職場江湖的真正開始。
團隊精神是一個團隊成功建設的血脈,不僅能激發自己的能力,而且能激勵團隊中的其他人,鼓勵團隊中的所有成員發揮潛力,積極探索和創新。那麼怎樣纔能培養團隊精神呢?
……
前言/序言
深度解析,洞察人心:揭示驅動行為的底層邏輯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理解人心的運作規律,已不再是少數心理學傢的專屬領域,而是每個人實現自我超越、優化人際關係、乃至在事業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必備技能。本書並非一本陳列枯燥理論的學術專著,也不是一本浮光掠影地羅列雞湯的勵誌讀物。它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一次對人類思維、情感和行為背後強大動力的深刻剖析,旨在為你打開一扇通往理解自我與他人、掌控局麵、實現真正成功的全新視角。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由無數人際互動構成的復雜網絡中。無論是傢庭聚會中的溫情交流,職場閤作中的策略博弈,還是商業談判中的唇槍舌劍,其核心都圍繞著“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邏輯。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睏頓、迷茫,甚至遭遇挫摺,並非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對這些深層心理機製的認知。我們常常被錶象所迷惑,被情緒所左右,未能觸及問題的本質。 本書的宗旨,便是引導你剝離錶層的浮躁,深入探究那些在人們內心深處默默發揮作用的強大力量。它將帶你認識到,人類的許多決策和行為,並非完全齣於理性的計算,而是深受潛意識、認知偏差、情感驅動以及社會影響力等多種因素的製約。當你能夠洞悉這些隱秘的運作機製,你便能以一種全新的、更具策略性的眼光去審視周遭的一切。 一、認知世界的導航儀:破除思維的迷霧 我們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大腦如何處理信息。然而,我們的大腦並非一颱完美的計算機,它存在著許多“捷徑”和“漏洞”,即認知偏差。這些偏差如同思維的濾鏡,悄無聲息地塑造著我們的判斷和決策。 例如,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讓我們傾嚮於尋找、解釋和迴憶那些證實我們已有信念的信息,而忽略那些與我們觀點相悖的證據。這會導緻我們固步自封,難以接受新事物,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本書將詳細剖析確認偏誤是如何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悄然作祟,並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你識彆和剋服這種思維定勢,培養更開放、客觀的思考習慣。 再比如,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指齣,人們在做判斷時,容易受到第一個接觸到的信息(錨點)的影響。這在談判、定價、甚至日常購物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理解錨定效應,你便能更有效地進行價格談判,製定更具競爭力的産品策略,也能避免被不良商傢輕易誤導。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則揭示瞭人類普遍存在的“損失帶來的痛苦大於獲得帶來的快樂”。這意味著我們比害怕失去已有的東西,更不願意去冒險。這種心理讓我們在麵對機會時,常常因為害怕潛在的損失而錯失良機。本書將探討損失厭惡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職業選擇以及生活中的各種權衡,並教你如何在這種心理下做齣更明智的、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選擇。 此外,我們還會深入探討“歸因錯誤”(Attribution Error),特彆是基本歸因錯誤,即我們傾嚮於將他人的行為歸咎於其內在品質(如性格),而將自己的行為歸咎於外部環境。這種不公平的評價方式,極易導緻人際關係的緊張。學會準確地歸因,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處境,建立更和諧的人際關係。 理解這些認知偏差,如同擁有瞭一套精密的導航係統,能夠指引我們在信息的海洋中更清晰地航行,避免被不準確的地圖所誤導。 二、情感的洪流與理性的船槳:駕馭情緒的潮汐 情感,是人類最基本、最強大的驅動力之一。喜悅、憤怒、恐懼、悲傷,這些情緒如同潮水般湧動,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然而,許多人卻常常被情緒所裹挾,做齣衝動、後悔的決定。 本書將深入剖析情緒的本質,探究它們是如何産生,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我們將學習如何識彆和覺察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背後的真正需求。例如,憤怒往往源於感到被冒犯、不被尊重或權力受到威脅;恐懼則可能源於對未知的擔憂、對危險的預警。 更重要的是,本書將提供一套情緒管理的實用工具。這並非壓抑情緒,而是學習如何與情緒共處,並將其轉化為積極的力量。我們將探討“情緒重構”(Cognitive Reappraisal)等技巧,即通過改變對事件的看法來調整自身的情緒反應。例如,麵對挑戰時,與其將其視為巨大的壓力,不如將其看作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我們還將審視“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在情感共鳴中的作用,理解為何我們能輕易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緒,以及如何利用這種共鳴來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在領導力、團隊閤作以及傢庭關係中,理解和管理情緒,是建立信任、激發潛能的關鍵。 本書也會探討“心流”(Flow)的概念,即當你全身心地投入一項活動,達到一種高度專注、忘我甚至極度愉悅的狀態時,你便進入瞭心流。這種狀態是高效、創造力爆發的溫床,而理解並創造進入心流的條件,將是你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 三、人際的博弈與溝通的藝術:構建和諧的橋梁 人是社會性動物,離開瞭人際互動,個體將難以生存和發展。理解人際關係的運作規律,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是我們在社會中遊刃有餘的關鍵。 本書將深入剖析“影響力”(Influence)的心理學原理。我們將探討那些看似微小,實則能産生巨大影響力的說服策略。例如,“互惠原則”(Reciprocity)錶明,人們傾嚮於迴報彆人的善意;“承諾和一緻性”(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則告訴我們,一旦我們做齣承諾,便會努力使其與行為保持一緻。理解這些原則,不僅能讓你在推銷、談判中占據優勢,也能讓你更理性地識彆他人的意圖。 我們還將探討“社會認同”(Social Proof),即人們在不確定如何行動時,往往會參考他人的行為。這解釋瞭為何“從眾心理”如此普遍,以及它如何在廣告、營銷中被巧妙運用。掌握這一原理,你便能更好地理解群體行為,並在需要時,更有效地引導他人。 在溝通方麵,本書將超越錶麵的技巧,深入探究“積極傾聽”(Active Listening)的深層含義。這不僅僅是聽到對方的話,更是理解對方話語背後的情感和需求。我們將學習如何通過提問、復述和共情,來建立真正的理解和信任。 此外,我們還會解析“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核心理念,即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觀察、感受、需求和請求,同時傾聽和理解他人的觀察、感受、需求和請求,從而化解衝突,建立和諧的關係。 理解人際互動的心理機製,能幫助你更精準地把握他人的需求和動機,更有效地錶達自己的觀點,最終構建起穩固、健康、互利的人際關係網絡。 四、內在的驅動力與外在的激勵:激發潛能的引擎 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團隊協作,激發和維持動力是取得成功的基石。本書將深入探討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的區彆與聯係。 我們將揭示,相比於金錢、奬勵等外在激勵,內在動機——源於對活動本身的興趣、愉悅感和成就感——往往能提供更持久、更強大的動力。本書將指導你如何發掘和培養自身的內在動機,讓工作和學習成為一種享受,而非負擔。 同時,我們也將審視外在激勵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巧妙地運用它們來促進目標達成,同時避免其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例如削弱內在動機。 本書還將探討“目標設定理論”(Goal-Setting Theory),即清晰、具體、有挑戰性的目標,以及相應的反饋機製,能夠顯著提高人們的績效。我們將學習如何設定SMART目標(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並利用心理學原理來保持執行力。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個體對自己完成某項任務能力的信念——在激發潛能方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書將幫助你理解自我效能感的來源,並提供增強自我效能感的策略,讓你相信自己能夠剋服睏難,達成目標。 五、洞察決策的本質:駕馭復雜世界的羅盤 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做齣無數決策,從日常瑣事到重大人生選擇。然而,許多決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全、壓力巨大或情緒波動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極易導緻失誤。 本書將引導你審視決策過程背後的心理陷阱。我們將探討“飽和度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如何讓我們難以做齣選擇,以及“截止日期效應”(Deadline Effect)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質量。 我們還將學習如何運用“啓發式思維”(Heuristics),即思維的經驗法則,來簡化決策過程,但同時也要警惕這些啓發式思維可能帶來的偏差。 本書將介紹“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等群體決策的優化方法,以及“事後諸葛亮”(Hindsight Bias)如何影響我們對過去決策的評估,並指導我們如何從中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理解決策的心理學,能讓你在麵對選擇時,更冷靜、更理性,更少受到情緒和外部乾擾的影響,從而做齣更符閤自身長遠利益的決策。 結語:開啓你的心智升級之旅 本書並非旨在讓你成為一名心理學傢,而是希望成為你理解人類行為、優化自我認知、提升人際能力、以及在人生道路上更從容、更自信的嚮導。它提供的是一套強大的心智工具,讓你能夠洞察隱藏在錶象之下的心理奧秘,從而更有效地駕馭自己的生活,實現更深層次的成功與幸福。 從此刻起,讓我們一起踏上這場深刻的心智升級之旅,用心理學的智慧,點亮前行的道路,贏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