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 居民健康管理

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 居民健康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钟南山,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社区卫生协会 著
图书标签:
  • 健康管理
  • 居民健康
  • 健康教育
  • 疾病预防
  • 健康知识
  • 全民健康
  • 健康生活
  • 养生保健
  • 医学科普
  • 健康咨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1850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0628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丛书是中国科协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筛选与评价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等院士、专家任丛书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主编,由国家医学界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等9家机构组织国内的医学、药学、健康领域的专家编撰。每一分册均用10余万字,按照知识类型分为若干章,以问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与大众日常保健、求医用药、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为大众的自我保健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导,向大众提供他们“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防病治病知识与技能。
  9本分册分别为:《老年人用药有道》(中国药学会)、《中医药与保健》(中华中医药学会)、《膳食与营养》(中国营养学会)、《科学就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免疫与接种》(中华预防医学会)、《让呼吸更畅快》(中华医学会)、《科学健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心理健康与疾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居民健康管理》(中国社区卫生协会)。
  “十一五”期间编写的“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一辑)”一套4册图书荣获“2013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第六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奖一名”和“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金奖”等多个奖项。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序言中给予了高度评价。

内容简介

  三甲医院就医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大医院就医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居民健康管理》力求帮助大众充分了解和更好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福利政策和社区医疗服务,使老幼病残孕人群的生活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让健康和幸福从个人、家庭,扩展到社区,进而实现社会大环境的健康共荣。
  本书适合社区居民和社区卫生工作者阅读。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的专家们巧妙构思,以一个温馨而和谐的幸福里小区的故事为线索,引出社区卫生服务的10个方面95项问答例如:如何成为有人管的幸福老人?医生每次嘱咐的话都是啥意思?接种疫苗后孩子发烧怎么办?遇到有健康问题的孩子怎么办?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是免费的吗?老年人为什么也要接种疫苗?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都事关个人、全家,乃至社区的健康状况,是我们每个社区居民都应该了解的。国家将医疗卫生资源分散化、均衡化能惠及大众,但是居民们也得知道如何得到这样的资源和享有这样的服务,《居民健康管理》为您提供了有用可靠的信息。

作者简介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

  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协书记处领导下的职能部门。根据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需要,科学技术普及部承担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职责,同时履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简称科学素质办)的职责,负责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组织实施工作,承担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的牵头任务,协调、推动相关事业单位、全国学会落实完成中国科协承担《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任务。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是全国性的行业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受民政部和卫生部管理的国家一级协会。协会前身是中国医院协会社区卫生服务分会。2007年7月正式更名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协会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服务于政府及广大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为目标,以“汇集各方英才、提供交流平台、反映基层心声、加强行业自律”为基本宗旨,围绕社区卫生服务技术研发、人员培训、学术交流、行业自律和维权、政策建议等方面开展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全民保健康
导读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7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我们有什么好处?………………8
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11
我的健康档案会被别人看到吗? ………………13
什么是“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4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有什么作用和好处?………………15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有哪些?………………16
为什么身体健康的人也要建档案?………………17
如何成为有人管的幸福老人?………………18
第二章 全民健康教育,指导百姓获真知
导读健康教育是天天上课吗?………………23
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25
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哪些人?………………26
健康教育有哪些形式?………………27
健康教育对我们有什么好处?………………28
医生每次嘱咐的话都是啥意思?………………29
真假猴王斗,如何辨真知?………………30
守不住的油壶,医生有办法吗?………………32
跟医生聊天有用吗?………………34
第三章 国家计划免疫,预防疾病享健康
导读
什么是预防接种服务?………………43
一表可以看几年?………………46
所有的疫苗都必须接种吗?………………48
接种疫苗如何联系?………………49
接种疫苗收费吗?………………50
哪些事情一定要告诉医生?………………51
疫苗可以补种吗?………………52
预防接种证有用吗?………………53
预防接种要注意什么?………………55
接种疫苗后孩子发烧怎么办?………………56
第四章 儿童健康管理,走好成长第一步
导读
儿童健康管理为什么只管到6岁?………………6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有哪些好处?………………65
新生儿家庭访视项目有哪些?………………65
新生儿家庭访视有什么好处? ………………66
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67
婴幼儿健康管理管什么?………………71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管什么?………………73
遇到有健康问题的孩子怎么办?………………75
孩子那么小,为什么要扎手指取血?………………76
怎么帮助孩子进行口腔卫生保健?………………77
意外伤害如何预防?………………79
第五章 孕产妇健康管理,做个健康准妈妈
导读
为什么要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87
孕产妇保健手册何时建?………………89
建孕产妇保健手册一定要在户口所在地吗?………………89
孕产妇保健手册主要记录哪些内容?………………90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是免费的吗?………………91
怎样做个轻松的准妈妈?………………91
第一次产前随访要做哪些项目?………………93
明天医生来家里访视,您都想问些什么?………………94
为什么一定要做产后42天健康检查?………………96
第六章 老年人健康管理,带病也能养天年
导读
为什么要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104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哪些人?………………105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有哪些内容?………………105
老年人为什么要定期体检?………………106
体检都检查些什么?………………107
老年人为什么也要接种疫苗?………………109
什么是健康状况评估?………………109
健康老年人的标准是什么?………………110
您知道通过中医调养可以延年益寿吗?………………111
老年人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114
如何解决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15
第七章 慢病患者健康管理,乐享生活高品质
导读
为什么慢病又是健康生活方式病?………………121
高血压、糖尿病对身体有哪些危害?………………122
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哪些项目?………………123
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有什么好处?………………124
慢病如何早发现?………………125
如何预防高血压、糖尿病?………………126
正确的生活方式你能做到吗?………………127
怎么吃药才健康?………………128
慢病患者情绪管理包括哪些?………………129
哪些事情一定要告诉医生?………………131
转诊后社区医院还会管我吗?………………131
久病能成良医吗?………………132
在外地住一段时间,档案怎么办?………………133
外国人都吃这个,我也可以吃吗?………………134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就诊信号是什么?………………135
指标异常怎么办?………………135
第八章 重精患者健康管理,回归社会有希望
导读
精神病与神经病有什么区别?………………145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享受哪些管理服务?………………146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患者和家庭有哪些帮助?………………147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哪些权益?………………149
如何科学预防精神疾病?………………150
如何帮助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151
如何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152
如何帮助患者迈出融入社会的第一步?………………153
第九章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远离疫情防隐患
导读
主要传染病有哪些?………………159
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0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对象是哪些人?………………161
什么是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162
得了传染病,医生要去报告,会不会让别人知道?………………163
科学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是什么?………………164
第十章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齐抓共管享平安
导读
什么是卫生监督?………………172
什么是卫生监督协管?………………173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哪些内容?………………174
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对居民有什么好处?………………175
怎样做好义务联络员?………………176

精彩书摘

  ▲老年人吃药为何不宜“一把吞”?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图方便”,把所有的药物“一把吞”,而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
  首先,不同药物的zui佳服药时间有所不同。为了达到zui佳药物疗效、避免食物对药物吸收产生干扰或减小药物对胃的刺激性,药物的zui佳服用时间会有所不同,如以下几类药物的服用时间分别是:降压药通常在早晨服用,这是因为血压不像身高或体重基本保持恒定,血压在一天中是有波动的,收缩压(高压)每天可波动20~40毫米汞柱,上午8—10点血压zui高,睡眠时血压zui低,因此降压药物需要早晨服用,控制血压高峰;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抗抑郁药、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通常在早上服用,抗过敏药物、调脂药物、催眠药物等通常在睡前服用;助消化药(如胰酶、复方消化酶片)、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甲氧氯普胺)、某些抗菌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通常餐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胃有刺激,应在餐后服用;而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在餐后服用比餐前服用效果更佳,因为餐后胃排空延迟,有更长的抗酸和缓冲作用时间;左甲状腺素片、阿仑膦酸钠应早晨空腹服用,避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其次,“一把吞”易导致药物产生相互作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和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不可一起服用,否则会产生中和作用,导致两药的疗效均降低。大部分中药和西药也需要分开服用,zui好间隔半小时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不能与含有钙、镁的药物(如钙片、铝碳酸镁)同时服用,否则会产生不溶性物质,影响两种药物的吸收。抑酸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会抑制胃酸的分泌,而碳酸钙的吸收需要胃酸,因此抑酸药物会影响碳酸钙的吸收,不建议同时服用,建议使用抑酸药物或胃酸缺乏患者选择可溶性钙剂,如枸橼酸钙。
  因此,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应遵照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服药次数,服用正确的剂量。
  温馨提示:活菌制剂如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和抗菌药物不能同时服用,如果必须服用抗菌药物,则两者之间要间隔1~2小时。
  ……

前言/序言

  健康对人类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不断出现,且正在毫不留情地困扰着我们,人们的健康观念和健康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此,我们必须建立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迅速全面普及新型的健康知识。在我们身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率先唱响了居民健康教育的主旋律,通过各种活动,正在为广大群众了解、学习进而掌握科学的、系统的健康知识而努力着,以促使人民群众科学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养成,逐步掌握打开健康之门的金钥匙。
  党的十八大提出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因为健康是人们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所有人的幸福。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建设加快,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日趋普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区域医疗中心和预防保健机构组成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功能和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化。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众健康问题,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得到不断加强。当今,是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健康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及时全面地向社区居民讲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提供的各种卫生服务,深入做好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尤显重要。
  本书作为“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的分册之一,重点向读者讲述了国家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共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虑到以往编写过许多问答式的图书和相关资料,此次编写在表述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我们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对象和方式的现实情况和特点,设计了一个以新建社区为背景,以不同人物为对象,以参观游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线索的故事,通过每次参观游览一项服务的方式,对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了详细讲解。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力求将所讲述的内容融入故事中,同时赋予不同的人物以鲜明的性格。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尽可能地将知识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且易学易记,能更好地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全面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此外,我们还根据内容需要,为故事配了一些生动、活泼的插图,尽量使本书图文并茂。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问题,难度很大,特别是如何让人物性格丰满,情节转换顺畅且与内容表述相吻合更是不易,在这一方面我们虽然做了大胆尝试,但难免有所欠缺,还请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编写与出版,能让读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和预防疾病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同时,也希望不断加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可,提高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认识。如果本书能够让读者在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义方面有所启发,进而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更好地预防各种疾病,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那也是幸事一件。


《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 居民健康管理》图书简介 引言:迈向主动健康,赋能个体与社区 在健康日益成为全民关注焦点的时代,个体和家庭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如同渴求甘霖。而当今社会,信息的洪流中充斥着各种真伪难辨的健康知识,如何拨开迷雾,找到最科学、最实用的健康指导,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 居民健康管理》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通往健康生活方式的贴心向导,是您和家人构建坚实健康屏障的智慧宝典。 本辑聚焦于“居民健康管理”这一核心主题,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健康疑问。我们深知,健康并非遥不可及的医学殿堂,而是渗透于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的点滴之中。因此,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众多资深医学专家、公共卫生学者以及健康管理师,他们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以及对普通民众健康需求的深刻理解,共同打磨出这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健康读物。 本书的编排匠心独运,旨在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健康状况居民的阅读需求。我们不追求故弄玄虚的专业术语,而是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健康原理转化为一目了然的知识点。每一个“为什么”,都对应着一个您可能关心的问题,每一个解答,都蕴含着一份关乎健康生活的智慧。 核心内容概览: 第一篇:认识您的身体,掌握健康主动权 生命体征的秘密: 从体温、脉搏、呼吸到血压,本书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些看似平常的生命体征背后所蕴含的健康信息。您将学会如何正确测量和解读这些数据,并了解当数值出现异常时,可能提示的健康问题,以及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比如,为什么有时候心跳会加速?为什么不同季节血压会有波动?这些疑问都将在这一篇中得到解答。 身体的“信号灯”: 咳嗽、发烧、腹泻、皮疹……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其实都是在向您传递着重要的健康信号。本书将深入解析这些常见症状的原因,分析其可能代表的疾病风险,并提供居家观察和初步处理的建议,帮助您及时识别潜在的健康危机。例如,长期咳嗽可能是小问题,也可能是大病的预警,学会辨别至关重要。 疾病的早期识别与预防: 许多疾病在早期阶段往往症状不明显,但此时却是最佳的干预时机。本书将为您揭示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的早期征兆,并提供科学的筛查和检查建议,帮助您在疾病萌芽之时便扼住咽喉。同时,还将普及关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识别要点。 第二篇:科学饮食,筑牢健康基石 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食物是维持生命、促进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本书将带您深入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具体影响。您将明白,什么样的食物组合最能满足身体的需求,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最有助于预防疾病。 “吃什么”的十万个为什么: 主食的选择: 精米白面是否健康?粗粮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如何科学搭配主食以获取均衡的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的来源: 鱼、肉、蛋、奶,哪种蛋白质更优?素食者如何保证蛋白质摄入? 脂肪的“好”与“坏”: 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它们对身体有何不同影响?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用油?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能量站”: 哪些食物富含维生素A、C、D、E,以及钙、铁、锌等重要矿物质?缺乏这些营养素会有什么后果? 蔬菜水果的营养密码: 不同颜色的蔬果为何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它们在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怎么吃”的智慧: 烹饪方式的健康选择: 蒸、煮、炖、烤,哪种烹饪方式更能保留食物的营养?油炸、烧烤是否应该远离? “三餐两点”的黄金比例: 如何科学安排一日三餐,保证能量的平稳供给?加餐为何重要? 特殊人群的饮食指南: 孕妇、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他们的饮食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网红”饮食法的科学评估: 生酮饮食、轻断食、素食主义……这些流行的饮食方式究竟是否适合您?本书将提供科学的分析和建议。 第三篇:规律运动,激活生命活力 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协同效应: 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减肥或塑形,它更是促进全身健康,改善心理状态的强大武器。本书将阐释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乃至大脑功能的积极影响。 “动起来”的科学指南: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 运动频率与强度: 每周运动多少次才算足够?如何掌握恰当的运动强度? 运动前后的准备与恢复: 热身和拉伸的重要性,以及运动后的放松技巧。 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建议: 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他们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应如何调整?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量: 告别“懒癌症”,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运动误区与防护: 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如何避免?“生命在于静止”还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慢性病患者的意义。 第四篇:心理健康,守护内在平衡 情绪管理的艺术: 压力、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绪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挑战。本书将为您剖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正念练习、放松技巧、认知重构等,帮助您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睡眠的奥秘与改善: 良好的睡眠是身体修复、精力恢复的关键。本书将深入探讨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分析失眠的原因,并提供科学的睡眠卫生指导,助您摆脱睡眠困扰,拥有甜美的梦乡。 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 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本书将探讨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 心理疾病的识别与求助: 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早期迹象,知道何时以及如何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第五篇:日常保健,细节决定成败 环境与健康: 室内空气质量、饮用水安全、噪音污染……这些我们容易忽视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本书将为您揭示这些“隐形杀手”,并提供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健康水平的建议。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勤洗手、刷牙、洗澡,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却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本书将强调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并提供科学的清洁与护理方法。 安全用药与健康素养: 药物的合理使用关乎生命安全。本书将普及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帮助您辨别药品真伪,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并提升整体健康素养,成为一位明智的健康消费者。 季节性健康关注: 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养生重点有何不同?如何预防季节性疾病? 结语:赋能您的健康生活 《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 居民健康管理》不仅仅是知识的集合,更是行动的起点。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帮助每一位读者建立起主动健康管理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而主动掌握健康,就是为自己和家人赢得最宝贵的未来。 翻开本书,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精彩的健康探索之旅,用智慧武装您的健康,用行动点亮您的生命!

用户评价

评分

《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 居民健康管理》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像是一份全面的健康行动指南。我之前总是依赖网络信息,但信息碎片化且真假难辨,常常让我无所适从。这本书则系统地梳理了从基础生理知识到具体的健康管理策略,比如它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风险和预防措施做了详细的说明,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疾病预防”的章节,不仅仅是强调“不要做什么”,而是积极地指导读者“应该做什么”,比如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主动构建强大的免疫力,如何通过科学的体检来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健康管理不是等到生病了才开始,而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更积极、更主动的健康观。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地帮助我了解并改善我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的书,而这本《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 居民健康管理》简直就是我期盼已久的那一本。尤其是关于儿童健康的部分,简直是新手父母的福音。我之前对于孩子咳嗽、发烧的各种原因以及如何在家进行初步的护理感到非常迷茫,常常因为担心而过度紧张,或者因为不够了解而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这本书用大量案例分析,详细解释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症状表现以及家长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并且强调了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这让我非常有底气。除了疾病,它还深入讲解了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比如钙质的补充、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等等,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甚至学会了如何给孩子做一些简单又营养的健康餐,这不仅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也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变得更加自信从容。

评分

这本《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 居民健康管理》真是太棒了!以前总觉得健康管理离我好远,听起来都是专业术语,看这本书就像请了一位身边的健康顾问,随时解答我的疑问。我一直对日常饮食中营养的均衡性感到困惑,比如,我每天都吃蔬菜水果,为什么还是会感觉精力不足?这本书里就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作用,以及它们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它不是简单地列举食物清单,而是会分析为什么某种营养素对身体至关重要,以及缺乏时可能出现的症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日常饮食的潜在不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特定健康状况的建议,比如针对睡眠不好的人,它会推荐一些有助于放松和助眠的食物,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而且,这本书的编排也很人性化,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我遇到什么健康上的小疑惑,随手翻开就能找到答案,而且内容详实,一点也不马虎,看得我非常踏实。

评分

我一直对身体的各种“小毛病”感到很困惑,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容易感冒,有的人却很少生病?为什么我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疲劳?这本书对这些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健康疑问,都给出了非常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从“为什么”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体的生理机制,比如免疫系统的运作原理,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及情绪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微妙联系。我特别喜欢它讲解“亚健康”的部分,它没有简单地把人定义为“健康”或“不健康”,而是详细阐述了各种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并给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调整作息、饮食和运动来提升身体的整体活力。这本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但它不是枯燥的科普,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增长了健康知识,提升了自我保健的能力。

评分

作为一个每天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上班族,颈椎和腰部的不适已经成了我的“老朋友”。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总觉得治标不治本。这本《全民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第二辑) 居民健康管理》关于“久坐族”的健康指南,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不仅仅是告诉我要“多运动”,而是非常具体地分析了长期久坐对身体造成的具体伤害,比如肌肉劳损、血液循环不畅、内分泌失调等等,并详细地介绍了一系列可以在办公室完成的简单易行的运动和拉伸动作,每个动作都有配图和详细的步骤说明,连我这样不太有运动基础的人都能轻松学会。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坐姿、选择合适的办公用品来预防和缓解身体不适,甚至还提到了通过一些呼吸练习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不再是漫无目的地尝试,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可操作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