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努力閤群
不如野蠻生長
換一種活法,免於恐懼
敢於遺世獨立
嶽曉東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資深教授
《登天的感覺》作者
蟄伏數年,傾心力作
與其努力閤群,不如野蠻生長。
《活齣自己的人生》這是著名心理學傢嶽曉東老師繼《登天的感覺》後,沉寂幾年傾心而作。麵對紛繁復雜的大韆世界和牽一發動全身的各種選擇,嶽老師希望通過書中的文字和故事告訴你:怎樣纔能做到堅持與自己對話,真正愛自己、成為自己想象的樣子,活齣自己的人生。
積極心理學傢塞利格曼專門寫瞭一本——《習得的樂觀》。樂觀不僅是一種人格特質,更是一種社會技巧,是一種可以經由學習鍛煉進而不斷習得的技巧。類似的還有認知調整,還有主觀幸福感,這些特質與技巧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麵麵:愛情智慧、生涯規劃、人格完善、氣質培養、自信樹立……這便是嶽老師為希望改變的你量身定製的通嚮心靈旺盛的十堂課。十堂課,既是十門技巧的學習,更是一種勇氣的獲得,一種敢於換一種活法敢於遺世獨立的勇氣。
嶽曉東,北京齣生,內濛古呼和浩特市長大,1977年高考應屆高中畢業生英語科狀元,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就讀英語專業。1985年赴美深造,1993年獲得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在考試焦慮、個人心理健康、創新心理學、幽默心理學、谘詢心理學和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麵進行瞭大量研究,成績斐然,影響深遠。
嶽教授先後執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並受聘擔任南京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10餘所大學的客座教授。
嶽曉東教授還著有《登天的感覺》《少年我心》《與真理為友》《怎樣做*好的自己》《曆史中的心理學》《愛情中的心理學》等心理學與個人成長暢銷讀物,深受讀者歡迎。
序言?幸福源自心靈旺盛
PART 01?第一課?聽說是藝術——如何與人溝通
QUESTION / 為什麼有效溝通如此重要 / 004
善解人意是一門功夫 / 008
同感是有效溝通的基礎 / 013
嶽博士小課堂 心理谘詢的同感技巧 / 024
嶽博士小課堂 同感微技巧 / 026
PART 02?第二課?冷暖都是情——如何管理愛情
QUESTION / 為什麼在一段戀愛關係裏,我渴望讓感情變親密,結果卻是越來越疏遠 / 030
心理學界最著名的愛情理論 / 034
愛情讓你看到未曾見過的自己 / 043
嶽博士小課堂 愛情的生理學研究 / 053
嶽博士小課堂 什麼樣的情況下有助於人們産生愛情 / 054
PART 03?第三課?走自己的路——如何做生涯規劃
QUESTION / 年輕人在擇業時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 / 058
擇業是生涯規劃最重要的內容 / 060
生涯成熟與比爾·蓋茨 / 064
職趣能匹配是生涯規劃的目標 / 066
我的自我投資公式 / 071
嶽博士點撥時間 “市場指嚮”的性格特徵 / 076
嶽博士小課堂 不同類型的人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和“跳槽” / 077
嶽博士小課堂 生涯規劃四大評估 / 078
PART 04?第四課?重拾童子心——如何培養創新能力
QUESTION / 為什麼我們學得越多,反而越沒有創造力 / 082
三種錶現揭示創造力缺失 / 086
創造力需要思維、人格、智慧三者兼備 / 091
如何培養創造力 / 100
嶽博士點撥時間 想象力的最佳訓練——頭腦風暴 / 108
嶽博士小課堂 遊弋在夢的邊緣 / 109
PART 05?第五課?做個@人——如何完善人格
QUESTION / 完善人格有可能嗎?怎樣優化一個人的性格組閤 / 112
“@人”的理論基礎 / 116
心靈旺盛需要人格完善 / 117
嶽博士點撥時間 內觀療法 / 128
PART 06?第六課?相對愛自己——如何樹立自信
QUESTION / 為什麼我們不願聽到有人主動說自己做不到、做不好 / 132
在愛自己與愛他人間尋求平衡 / 134
自信源於準確的自我評估 / 141
如何樹立自信 / 145
嶽博士小課堂 自我與自信 / 150
PART 07?第七課?另眼看世界——如何開發幽默感
QUESTION / 幽默感有多重要?為何要培養幽默感 / 154
幽默包含但不限於笑話 / 158
從中西方比較分析幽默 / 166
幽默人格養成指南 / 171
嶽博士小課堂 幽默運用的三大誤區 / 175
PART 08?第八課?氣質美如蘭——如何培養氣質
QUESTION / 什麼是氣質?如何培養氣質 / 178
心美和形美是氣質的兩個方麵 / 182
如何打造自我的魅力與形象 / 186
嶽博士小課堂 什麼是外錶吸引力 / 193
嶽博士小課堂 雙性人格是未來社會的理想人格 / 194
PART 09?第九課?壓彈節節高——如何排解壓力
QUESTION / 為何壓力環境下我會比周圍人更易緊張 / 198
應對壓力關鍵要會反彈 / 203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205
提高壓彈力的六條建議 / 213
嶽博士小課堂 心理壓力與心理防禦機製 / 219
嶽博士小課堂 壓力接種技術 / 220
PART 10?第十課?活著沒商量——如何珍惜生命
QUESTION / 如何察覺自己或周圍人齣現瞭自殺傾嚮 / 224
絕望是自殺的根源 / 228
活著沒商量 / 235
自殺乾預十一條注意事項 / 238
嶽博士小課堂 什麼是抑鬱癥 / 244
有些挫敗在所難免。
1997年,那時香港的樓市非常熱,一有樓齣來,就會有成堆的人去排號,排到號還需要抽奬,抽中纔能買。我當時非常看好香港的經濟發展,再加上工作幾年後有瞭一些積蓄,便抱著非常樂觀的心態做瞭一項投資決定:加入這股樓市大潮,買房!但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個決定將會把我帶入一種艱難的處境當中。
之後,我比較幸運地在抽奬環節中被抽中,有瞭買房的資格。同年10月份,我在香港一個比較偏遠的名叫“元朗”的地帶,購入瞭一套麵積約為80平方米的房子。這套房子在當時的售價為396萬港幣,我以首付120萬港幣,貸款276萬港幣的形式負擔這筆費用。買到房子之後,我感到一種由衷的喜悅,因為我樂觀地估計房價將會不斷地上漲,很有可能在2年內就漲到500萬港幣、600萬港幣,甚至更高的價位。
但萬萬沒想到,在房子購入之後不久,亞洲金融風暴就來臨瞭。我原以為它隻會波及股市,但很快,香港的樓市也不爭氣地垮瞭,房價暴跌。在這種大環境下,我的房子由近400萬一路狂跌,最後一直跌到200萬左右。麵對這樣的狀況,我當時腦子很濛,很睏惑,為什麼一夜之間,我的錢就沒有瞭。但睏惑歸睏惑,眼前的爛攤子還得收拾。當時我麵臨著一個抉擇:是把房子賣掉,還是繼續保留。如果賣掉的話,全部算下來,前前後後可能會損失250萬;但如果不賣的話,這套房子作為負資産,誰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反彈。
我徵求瞭很多人的意見,也做過很多考量,最後對當時的局麵得齣瞭兩個比較清醒、客觀的判斷:首先,元朗的地理位置太偏,所以房子的反彈空間十分有限,而且,即便有一天,香港的樓市開始反彈,元朗也將會在其他更核心、更重要的地區反彈之後纔反彈;其次,元朗空地非常多,不斷蓋新樓的過程中,新樓的齣現會對舊樓構成巨大的衝擊。這種清醒的認識對我做齣最後的決斷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但在當時也讓我感受到巨大的痛苦,因為我意識到,無論怎樣我都是在賠錢,幾乎沒有任何迴鏇的餘地。
最終,在2000年的時候,我以193萬港幣的價格齣手瞭房子,售樓損失203萬港幣,供款損失50萬港幣,再加上手續費,共計損失約在260萬。也就是說,售樓之後,我非但沒有任何結餘,反而還欠銀行70萬,因而必須接著貸款還債。
那一段時間,我不僅在經濟上拮據,在心理上,更是承受著難以言說的痛苦和煎熬。2000年前後的香港處在一個自殺的高峰期,而在這之中,一多半都是因為財務問題,當時甚至還齣現瞭一道奇怪的景色,叫“排隊跳樓”。我雖然痛苦失意,但自殺在我看來是絕對不可取的。死亡,猶如當頭一棒,讓我瞬間清醒。在錢上,我雖然輸瞭,但是在心理上,我不能再輸。於是我開始振作起來,想方設法地讓自己保持一個平和、積極的心態,努力開闊視野,不鑽牛角尖。在香港,傷心的人不隻我一個,賠錢的人也不隻我一個,在危機當中更應該仰望生機,在危難時候方顯齣英雄本色,我要笑到最後,笑得最好,我一定要扛過這個危機。
經濟上,我決定開源節流,想各種辦法拓展財源,創造掙錢的機會。那時候,我寫瞭很多書,也經常到社會上講課。開源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心態上,我努力調整,堅信自己一定能挺過去。不在乎樓價的波動隻在乎自己過得開心;不在乎自己賠瞭多少錢,而是在乎自己少賠瞭多少錢。事實上,在我將房子齣手之後,房價依舊狂跌,後來跌至120萬港幣,比我齣售的價格還要低70萬港幣,我將它看作是我少損失的部分。那時,我經常背誦李白的一個對聯:“天生我材必有用,韆金散盡還復來。”它讓我覺得隻要不放棄希望,就能渡過一切難關。
在這樣的努力下,一年半後,我終於還清瞭全部欠款,走齣瞭經濟的嚴鼕,迎來瞭心裏的春天。經曆瞭這麼多,我的思想和心理也都更加成熟,不再那麼脆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生無常,更需要我們用一個平和、積極的心態去麵對一切,去體會其中的樂趣。
快樂源自心靈旺盛
人生在世,什麼事情最重要?是快樂。
那麼,快樂是什麼?快樂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美好的感覺。
陸幼青的生命奇跡告訴我們,就是麵對死亡,人們依然可以尋求快樂,索取快樂。這便是苦中作樂的工夫,也是本書探討的主題。
那麼,什麼是快樂的核心?人又怎樣可以在苦中作樂呢?
就心理學而言,快樂源自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它泛指一個人愉悅的情緒反應及整體的生活滿足感。換言之,主觀幸福感旨在培養個人體驗快樂、歡欣、知足、自豪、欣喜、感激等愉悅情緒的能力。雖然這些情感體驗大多是人們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但通過訓練,人們可以強化對這些情感體驗的強度和持久度。
由此,快樂不完全在於擁有,因為擁有並不能使人完全快樂。例如,擁有財富的人必然要麵對財富帶來的煩惱,而擁有嬌妻俊夫的人必然要與嫉妒為伴。快樂也不完全在於獲得成功,因為成功總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
在這層意義上講,陸幼青是快樂的,因為無論死亡怎樣恐懼,他的內心是平靜的,他的情緒是愉悅的。這是他留給後人最重要的生命留言。
人生在世,再沒有比活得快樂更重要的瞭!
國際心理學界興起瞭一個新的思潮——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不僅僅要對損傷、缺陷和傷害進行研究,也應該對力量和優秀品質進行研究;治療不僅僅是對損傷、缺陷的修復和彌補,也是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發掘;心理學不僅僅是關於疾病或健康的科學,也是關於工作、教育、愛、成長和快樂的科學。
本書,將與您一同思索:人將如何在各種不利條件下變得開心起來?
…………
《活齣自己的人生》這本書,在我而言,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幫助我撥開瞭長久以來籠罩在我心頭的迷霧,讓我看到瞭更清晰的自我。我一直以為“做自己”是一種很抽象的概念,似乎離我遙不可及,但這本書卻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其具象化,並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思考方嚮。書中對於“選擇”的探討,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天都在做齣無數選擇,而這些選擇,最終塑造瞭我們的人生。我過去常常陷入“選擇睏難癥”,害怕錯過更好的,卻往往因此而一事無成。這本書讓我明白,沒有絕對“最好”的選擇,隻有最適閤當下的選擇,而重要的是,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接受局限性”的章節。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卻對自己的局限性視而不見,甚至為此感到羞恥。這本書卻鼓勵我們擁抱這些局限,將它們視為成長的契機,而不是阻礙。這種坦然麵對,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作者的文筆流暢而富有感染力,他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最深刻的人生道理,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場溫暖而真誠的交流之中。這本書不是讓你瞬間“開悟”,而是讓你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認識到那個被隱藏在層層外殼下的、最真實的自己。
評分《活齣自己的人生》這本書,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窗戶,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廣闊、也更真實的自己。它沒有販賣廉價的雞湯,也沒有提供包治百病的“速效藥”,而是提供瞭一種看待人生問題的全新視角。我一直以來都對“成功”有著一種固有的、狹隘的理解,認為隻有達到某種社會普遍認可的標準,纔算是成功的人生。然而,這本書卻顛覆瞭我這種想法。它讓我意識到,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是獨一無二的,重要的是去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發自內心的“成功”模樣,而不是盲目地追逐彆人定義的光環。書中對“邊界感”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我曾經總是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害怕衝突,因此常常委屈自己,將他人的需求置於自己的之上。這本書讓我明白,清晰的自我邊界並不是自私,而是自我尊重和自我保護的必要手段。學會拒絕,學會設定界限,纔能為真正的自我騰齣空間。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敘述中的那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它不會讓你感到壓迫,反而會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在你迷茫時輕輕推你一把,在你疲憊時給你溫暖的支持。讀完這本書,我並沒有立刻變得“強大”或“無所不能”,但我感覺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清晰,仿佛我終於找到瞭迴傢的路,而那個傢,就在我自己的內心深處。
評分這是一本能夠引發深刻思考的書,它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去審視自己過往的人生軌跡和未來的方嚮。《活齣自己的人生》並非一本提供具體操作指南的“how-to”手冊,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也可能是我們一直不敢麵對的陰影。書中對“內在驅動力”的剖析,讓我恍然大悟。我常常在完成一件事情後,感到一種空虛,即使付齣瞭巨大的努力,也無法獲得持久的滿足感。作者指齣,這種空虛往往源於我們缺乏真正的內在驅動,而是在外界的奬勵和評價體係中不斷尋求認可。這本書引導我重新審視瞭“意義”的來源。它告訴我,生命的意義並非外在賦予,而是需要我們在經曆中去發掘、去創造。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擁抱不確定性”的論述所吸引。一直以來,我總是渴望掌控一切,害怕未知,這種恐懼讓我錯失瞭很多機會。這本書讓我明白,生命本身就是一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旅程,而真正的勇氣,並非無所畏懼,而是在恐懼中依然前行。閱讀過程中,我數次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摺服,他能夠精準地捕捉到那些隱藏在日常行為背後的心理機製,並將其抽絲剝繭地呈現齣來,讓我們能夠清晰地認識自己。這本書更像是與一位智者的對話,它不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啓發你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太多意想不到的觸動,讓我重新審視瞭許多過去習以為常的想法。剛拿到《活齣自己的人生》時,我並沒有抱持太高的期待,想著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零散的勵誌語錄,但事實證明,它遠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書中對於“自我”的定義,不再是簡單地強調個性張揚,而是深入探討瞭我們內心深處那些真實的渴望,那些被社會規則、傢庭期望、甚至自我設限所壓抑的聲音。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通過大量生動的故事和引人深思的案例,引導讀者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辨彆哪些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選擇,哪些又是被外界強加的枷鎖。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和解”的部分,不是與他人和解,而是與過去的自己、與那些不完美的經曆和解。這種視角非常治愈,讓我意識到,我們不必為瞭追求所謂的“完美”而否定曾經的自己,那些麯摺和錯誤,同樣是構成我們豐富人生的一部分。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的某些段落,仿佛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那些一直想要逃避卻又無法迴避的真實。這本書不適閤快速翻閱,它需要你沉下心來,與它進行一場真誠的對話,而這場對話,很可能會改變你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的方式。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的書,它像一股清流,滌蕩瞭我內心深處那些積壓已久的焦慮和不安。《活齣自己的人生》並非一本速成的指南,它更像是一場緩慢而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書中對於“價值感”的挖掘,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我曾經將自我價值與他人的評價、物質的成就緊密聯係在一起,導緻我在不斷追逐中感到疲憊和迷失。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價值感源於內心的豐盈和自我肯定,它不依賴於外界的認可,而是發自內心的對自己的接納和欣賞。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活在當下”的論述所打動。我總是活在對過去的懊悔和對未來的擔憂中,很少真正去體驗和感受此刻的美好。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學會將注意力拉迴到現在,去感受身邊的點滴幸福,去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並沒有刻意地去說教,而是通過一係列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真摯的感悟,將深刻的道理娓娓道來。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飽經風霜卻依然保持著赤子之心的人生導師對話,他用他的智慧和經驗,點亮瞭我前行的道路。這本書不會給你答案,但它會引導你去尋找屬於你自己的答案,讓你的生命,真正地活齣屬於自己的精彩。
評分很勵誌的一本書~對那些對於自己人生你忙的人很有用~喜歡的可以買來看看
評分嗯,不錯,就是想問一下,為啥沒有京東這個吉祥物?
評分還好!
評分心理學名詞加上人人知道的名人故事,沒有新意,沒有真實感。跟《登天的感覺》沒法比。
評分還好!
評分心理學名詞加上人人知道的名人故事,沒有新意,沒有真實感。跟《登天的感覺》沒法比。
評分嗯,不錯,就是想問一下,為啥沒有京東這個吉祥物?
評分心理學名詞加上人人知道的名人故事,沒有新意,沒有真實感。跟《登天的感覺》沒法比。
評分嶽老師的書值得一讀,特彆好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