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從事中醫外治的專業醫師和研究人員參考,同時適閤喜愛中醫外治技術的愛好者學習參考。 中藥外治法治療疾病範圍廣泛,遍及內、外、婦、兒、骨傷、皮膚、五官、肛腸等科,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藥物經皮膚被人體吸收,起到舒筋通絡、祛風除濕、理氣活血、恢復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
本書詳細介紹瞭中藥貼敷、臍療、熱熨、熏蒸、洗泡、冷敷技術治療常見病的藥物處方和操作技術。
內容簡介
中藥外治法臨床應用曆史悠久,治療疾病範圍廣泛,遍及內、外、婦、兒、骨傷、皮膚、五官、肛腸等科,因此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藥物經皮膚被人體吸收,起到舒筋通絡、祛風除濕、理氣活血、恢復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並具有“簡、便、廉、驗”的特色。
本書詳細介紹瞭中藥貼敷、臍療、熱熨、熏蒸、洗泡、冷敷技術的原理、功效和操作方法,以及臨床常見疾病的外治調理配方,配以彩色演示照片呈現各療法的具體製作和操作步驟。
本書適閤從事中醫外治的專業醫師和研究人員參考,同時適閤喜愛中醫外治技術的愛好者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張琳,北京聯閤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2006年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學位。長期從事醫學教學、臨床及考評工作。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師執業醫師資格,是中醫藥管理局種行業鑒定考評員及專傢庫成員。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002 第一節 外治法概述
009 第二節 常用中藥介紹
035 第三節 外用方劑配伍知識
038 第四節 常用外用劑型及製備方法
057 第五節 常用腧穴介紹
第二章 穴位貼敷技術
074 第一節 穴位貼敷技術發展史
076 第二節 穴位貼敷技術原理和優勢
078 第三節 穴位貼敷技術內容
第三章 臍療技術
089 第一節 臍療技術發展史
091 第二節 臍療技術原理和優勢
093 第三節 臍療技術內容
第四章 熱熨技術
100 第一節 熱熨技術發展史
102 第二節 熱熨技術原理和優勢
104 第三節 熱熨技術內容
第五章 熏蒸技術
112 第一節 熏蒸技術發展史
114 第二節 熏蒸技術原理和優勢
116 第三節 熏蒸技術內容
第六章 洗泡技術
123 第一節 洗泡技術發展史
125 第二節 洗泡技術的原理和優勢
127 第三節 洗泡技術內容
第七章 冷敷技術
134 第一節 冷敷技術的原理和優勢
135 第二節 冷敷技術內容
第八章 30種常見病的中藥外治法
140 第一節 感冒
143 第二節 咳嗽
147 第三節 支氣管哮喘
149 第四節 胃痛
153 第五節 腹痛
155 第六節 便秘
158 第七節 泄瀉
162 第八節 胸痹
165 第九節 中風
169 第十節 頭痛
172 第十一節 失眠
176 第十二節 高血壓病
179 第十三節 糖尿病
182 第十四節 痔瘡
186 第十五節 痛經
190 第十六節 帶下病
194 第十七節 乳腺炎
196 第十八節 乳腺增生
199 第十九節 前列腺病
203 第二十節 肥胖
206 第二十一節 小兒遺尿
209 第二十二節 小兒消化不良
213 第二十三節 小兒汗證
216 第二十四節 濕疹
219 第二十五節 肩周炎
223 第二十六節 頸椎病
226 第二十七節 腰椎間盤突齣
231 第二十八節 膝關節炎
235 第二十九節 踝關節扭傷
238 第三十節 跟骨骨刺
前言/序言
中醫外治法是一係列突齣“由外而治內”特色、具有悠久曆史的中醫外治方法。其包括洗泡、熱熨、熏蒸、貼敷、針、灸、颳痧、拔罐等多種療法,其中的洗泡、熱熨、熏蒸、貼敷等療法需要使用藥物故稱為中藥外治法。這些療法在體錶施術,治療疾病範圍遍及內、外、婦、兒、骨傷、皮膚、五官、肛腸等科。與內治法相比,在治療方法和效果上具有“殊途同歸,異麯同工”之妙。 藥物經皮膚從外而內被人體吸收,通過經絡係統被輸送到體內髒腑,起到舒筋通絡、祛風除濕、理氣活血、恢復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並具有“簡、便、廉、驗”的特色。
中藥外治法應用由來已久,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記載瞭灸、熨、熏、洗等多種外治法,《黃帝內經》認為應根據病證不同選用內治和外治法,提齣“形苦誌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的學術思想。在曆代醫傢的重視下,外治法無論在藥物應用、方法使用以及治療疾病的種類上都不斷發展,在《傷寒雜病論》《肘後備急方》《韆金方》《外颱秘要》《太平聖惠方》等著作中隨處可見各種外治方法,這些簡潔、巧妙、有效的方法形成瞭中醫學寶庫中一顆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技術又與現代儀器和技術相結閤,在現代發揚光大,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本書將詳細介紹貼敷、臍療、熱熨、熏蒸、洗泡、冷敷六種中藥外治療法的起源、發展、原理、功效和操作方法,以及一些常見疾病的調理配方,並配以清晰的演示照片呈現各療法的具體製作和操作步驟。既適閤廣大專業從事中醫外治技術的人員參考,又可指導喜愛這些技術的廣大愛好者在傢學習,為傢人和自己提供日常保健調理,對常見疾病進行調理。
本書為北京聯閤大學“十三五”規劃教材,受北京聯閤大學專業建設專項經費資助,在編寫及圖片製作過程中得到北京聯閤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醫學係、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專傢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彆嚮劉東明、楊響光、薛嵐顯、熊慧敏、馬密霞、高攀、解觀有、郭昕揚、楊浥文等人錶示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於北京
2017年1月
《圖解常見病中藥外治療法》是一本專注於中醫外治法的科普讀物,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一種安全、有效、易於操作的傢庭療法。本書並非包羅萬象的醫學大全,而是精選瞭臨床上應用廣泛、療效顯著、適閤傢庭自行操作的中醫外治療法,重點聚焦於常見疾病的辨證施治。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圖解”的特色。 每一味藥材、每一個穴位、每一個操作步驟,都配有清晰、生動的插圖或照片,將抽象的中醫理論具象化,讓讀者能夠一目瞭然,輕鬆掌握。這對於那些對中醫理論感到晦澀難懂,或是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望文生義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通過直觀的視覺引導,讀者可以更準確地識彆藥材,更精準地定位穴位,更規範地掌握外治手法,從而大大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內容選擇上,本書遵循“常見病”的原則。 它涵蓋瞭呼吸係統疾病、消化係統疾病、皮膚科常見病、骨傷科常見病、婦科常見病、兒科常見病以及其他一些常見的亞健康狀態和不適。例如,在呼吸係統方麵,書中會詳細介紹如何利用生薑、蔥白等居傢常見食材,通過熏蒸、熱敷等方式緩解感冒初期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癥狀。針對反復發作的咽炎,則會介紹含服金銀花、甘草等藥材的竅門,以及利用穴位按摩輔助治療的方法。 在中藥外治法的應用上,本書強調“辨證施治”。 中醫治病的精髓在於“辨證”,即通過對患者癥狀、體徵的分析,判斷其病因、病性、病位,從而製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療效,而是會根據不同的證型,推薦不同的中藥配伍和外治方法。例如,對於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雖然都錶現為感冒,但其治療原則和用藥方嚮卻截然不同。本書會分彆解析兩者的證候特點,並指導讀者如何選用不同的中藥,如風寒感冒多用辛溫解錶的藥物,風熱感冒則多用辛涼解錶的藥物,並通過艾灸、藥袋熱敷等方式達到治療目的。 本書詳細介紹的外治法種類繁多,各有側重。 中藥外敷(膏、散、貼、敷): 這是最常見的外治法之一。書中會講解如何根據不同的病情,製作和使用各種中藥外敷劑。例如,對於跌打損傷、關節疼痛,會介紹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方,如三七、紅花、乳香、沒藥等組成的藥膏或藥泥,以及其塗抹、覆蓋的具體操作方法。對於皮膚瘙癢、濕疹,會介紹具有清熱解毒、止癢作用的中藥,如苦參、蛇床子、黃柏等,並指導如何將其煎水外洗或製成藥膏塗抹。 中藥熏洗(煎劑外洗、藥浴): 利用中藥煎劑進行熏蒸或浸泡,通過藥物的蒸汽和藥液的滲透,直達病竈。本書會詳細介紹針對不同病癥的熏洗藥方,例如,對於婦科炎癥,會推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帶功效的藥物,如yloxy,並指導其熏洗的溫度、頻率和時長。對於足部皸裂、凍瘡,會介紹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藥方,如當歸、川芎、桂枝等,並指導足浴的方法,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中藥外擦(藥酒、藥油): 將中藥浸泡在酒或油中製成藥酒或藥油,用於局部塗擦。本書會介紹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的藥酒配方,如獨活、羌活、當歸、伸筋草等,並指導其揉搓、按摩的技巧,以促進藥物吸收,舒筋活絡。 艾灸療法: 艾灸是中醫重要的外治手段,通過燃燒艾草,藉助其溫熱刺激和藥物成分,達到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扶陽固脫的功效。本書會詳細介紹艾灸的常用穴位,如大椎、身柱、關元、足三裏等,以及不同疾病的艾灸方法,包括艾條灸、艾炷灸、艾盒灸等,並附有具體的艾灸時程和注意事項,強調“寜失其穴,勿失其灸”的原則,以及艾灸過程中的禁忌癥。 拔罐療法: 拔罐通過負壓吸引,在體錶形成局部瘀血,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目的。本書會介紹拔罐的常用部位,如背部、腹部、四肢等,以及針對不同疾病(如感冒、腰背痛、頸椎病)的拔罐方法,包括留罐時間、罐印的觀察以及拔罐後的護理。 推拿按摩: 本書也會涉及一些基於中醫經絡理論的推拿按摩手法,用於緩解肌肉勞損、關節僵硬、消化不良等癥狀。例如,針對頸肩疼痛,會介紹肩井穴、風池穴的按揉手法;針對腹脹、便秘,會介紹腹部順時針摩動的手法。 本書的內容結構清晰,循序漸進。 每一章節都圍繞一個具體的病癥展開,首先簡要介紹該病的病因、癥狀和中醫辨證要點,然後詳細介紹與之相適應的中藥外治法,包括所需藥材、炮製方法(如需)、操作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和禁忌癥。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避免瞭過於專業化的醫學術語,力求讓普通讀者能夠輕鬆理解和操作。 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其“傢庭”定位。 它並非一本供專業醫師使用的學術專著,而是麵嚮廣大希望通過自然、安全的方式調理身體、緩解不適的傢庭成員。書中提供的許多藥材,如生薑、大蒜、醋、食鹽等,都是傢中常備,唾手可得。即使是需要購買的藥材,也多為臨床上常用、易於購買的中藥飲片。在操作方法上,也以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為首選,如熱敷、熏洗、外擦、簡單的艾灸和推拿等,避免瞭復雜、危險的操作。 本書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普及中醫健康理念。 它不僅教導讀者如何治療疾病,更強調“治未病”的思想。通過對一些常見亞健康狀態的分析,如疲勞、失眠、體虛等,書中也會提供相應的調理方法,幫助讀者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例如,針對體虛易感冒的人群,書中會介紹一些溫補陽氣的藥方和艾灸穴位,以增強身體的正氣。 本書的局限性在於其針對性。 正如書名所示,《圖解常見病中藥外治療法》聚焦於“常見病”和“外治療法”。對於一些復雜的、急危重癥,或者內科治療效果更佳的病癥,本書可能不會涉及,或僅提供輔助性的建議。因此,本書並非要取代專業的醫療診斷和治療,而是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為讀者提供更多健康管理的選項。在使用本書提供的任何方法之前,建議讀者根據自身情況,最好能谘詢專業的中醫師,以便得到更精準的診斷和個體化的治療建議。 總而言之,《圖解常見病中藥外治療法》是一本集知識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於一體的健康科普讀物。它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將傳統的中醫外治法帶入尋常百姓傢,讓更多人能夠有機會體驗和受益於中醫的智慧。無論是希望在傢中為傢人提供簡單、安全的護理,還是希望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中醫養生保健方法,本書都將是您值得信賴的良師益友。它以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鼓勵讀者主動參與到自身的健康管理中來,用自然的方式,嗬護生命,擁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