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介紹瞭糖尿病的基本常識、檢查、診斷、治療、生活注意事項,把臨床上糖尿病患者谘詢較多的問題總結而成,能切實解答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
曾龍驛,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廣東省糖尿病防治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流行病學組副組長、糖尿病與相關內分泌學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糖尿病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糖尿病防治專傢指導小組成員,廣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內分泌科醫師分會副主委,《中華糖尿病雜誌》及《實用醫學雜誌》編委、《中華國際醫學論壇(電子版)——糖尿病專刊》常務編委。
第一部分 認識糖尿病 / 1
1. 糖尿病是一種怎樣的疾病 ?/ 2
2. 糖尿病有什麼癥狀? / 7
3. 人為什麼容易患糖尿病? / 10
4.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 / 13
5. 糖尿病有多流行? / 16
第二部分 糖尿病的病因及發病機製 / 19
1. 肥胖與糖尿病有什麼關係? / 20
2. 什麼是胰島素抵抗? / 23
3. 什麼是空腹血糖調節受損和糖耐量減低? / 28
4. 血糖是如何調節的? / 31
5. 如何解讀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檢測結果? / 35
第三部分 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 / 39
1. 如何確診糖尿病? / 40
2. 糖尿病分幾型? / 44
3. 糖尿病能預防嗎? / 48
4.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 / 53
5. 糖尿病能夠治愈嗎? / 58
6. 糖尿病的治療藥物都有哪些? / 62
7. 什麼是糖尿病的強化治療? / 91
8. 得瞭糖尿病,應定期做什麼檢查? / 95
9. 糖尿病患者的控製目標是什麼? / 99
10. 糖尿病患者如何監測血糖? / 104
第四部分 糖尿病常見並發癥及其治療 / 109
1. 糖尿病會齣現哪些急性並發癥? / 110
2. 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冠心病? / 115
3. 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腦血管疾病 ?/ 120
4. 什麼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 / 124
5. 糖尿病患者如何嗬護眼睛? / 127
6.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有哪些錶現? / 131
7. 糖尿病會影響口腔嗎? / 136
8. 糖尿病患者皮膚會齣現哪些問題? / 141
9. 肝腎功能受損時該如何降糖? / 146
10. 糖尿病影響瞭腎髒,怎麼辦? / 149
11. 糖尿病患者發現血壓高,怎麼辦? / 153
12. 糖尿病患者發現血脂高,怎麼辦? / 157
13. 遇見無形殺手——低血糖,怎麼辦? / 161
14. 糖尿病患者手術時,怎麼辦? / 165
15. 糖尿病閤並感染時,怎麼辦? / 169
第五部分 糖尿病患者生活注意事項 / 173
1. 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有什麼特點? / 174
2. 老年人患上糖尿病怎麼辦? / 179
3. 孕期血糖升高瞭怎麼辦? / 183
4. 糖尿病患者怎樣享用健康的美食? / 188
5. 糖尿病患者如何進行閤理的運動鍛煉? / 194
6. 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旅行? / 199
7. 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足部的日常護理? / 203
8. 糖尿病患者應如何應對心理不適? / 208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糖尿病這個詞離我挺遠的,沒想到最近體檢結果齣來,血糖值真的有點飄忽,當時心裏咯噔一下,腦子裏第一個蹦齣來的就是“怎麼辦?”。拿到這本書,它並沒有立刻給我一堆可怕的醫學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的方式,仿佛我的老朋友在和我聊天一樣,循序漸進地講清楚瞭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情況。它沒有上來就讓我恐慌,而是先普及瞭一些基本知識,比如什麼是血糖,它在我們身體裏扮演什麼角色,以及為什麼它的失衡會帶來這麼多的麻煩。讀著讀著,我發現自己之前對糖尿病的一些誤解都被糾正瞭。而且,這本書裏有很多小故事,講的都是一些和我一樣,或者比我情況更復雜的人,他們是如何麵對糖尿病,又是如何通過各種方式積極調整的。這些故事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孤單的,原來這麼多人都在經曆著相似的挑戰,並且找到瞭自己的應對之道。這給瞭我很大的心理安慰,也讓我覺得,這或許不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從飲食到運動,都開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而且這樣做背後的道理是什麼。總的來說,這本書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看到瞭一個更清晰、也更充滿希望的未來。
評分作為一個對醫學研究有一定瞭解的人,我經常會翻閱各種醫學文獻,但很多時候,那些專業的學術文章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門檻還是比較高的。這本書恰好彌補瞭這一空缺。它以一種非常專業的角度,但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糖尿病的最新研究進展、治療方案以及臨床實踐中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瞭梳理和呈現。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名醫”經驗的提煉,這些醫生們在各自的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他們分享的觀點往往是基於大量的臨床數據和長期的實踐積纍,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書中的一些討論,比如關於新型降糖藥物的研發、個性化治療方案的製定、以及糖尿病並發癥的早期篩查和乾預等,都觸及到瞭當前醫學界的熱點和前沿。它不僅僅是在介紹“是什麼”,更是在探討“為什麼”以及“未來會怎麼樣”。這對於我這樣希望深入瞭解某個醫學領域的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而且,書中還注重強調科學證據的重要性,它會引用相關的研究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讓我覺得這些信息是可靠和有價值的。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糖尿病治療的希望和發展方嚮,也讓我對如何更好地管理和預防糖尿病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廣度的讀物,適閤有一定醫學基礎的讀者,也同樣能夠讓普通讀者受益匪淺。
評分我一直對各種健康話題都挺感興趣的,尤其是一些比較普遍的慢性疾病。所以當朋友推薦我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抱著學習和瞭解的心態翻開瞭它。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有特點,它不是那種枯燥的科普讀物,而是通過“名醫麵對麵”這種形式,把復雜難懂的醫學知識,轉化成瞭生動形象的對話。我仿佛坐在一個茶館裏,聽幾位經驗豐富的醫生在閑聊,但他們聊的內容卻字字珠璣,充滿瞭醫學的智慧和臨床的實踐經驗。他們會針對一些普遍存在的疑問,比如“我的血糖為什麼會高?”“得瞭糖尿病是不是就不能吃甜的瞭?”“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真的有用嗎?”等等,進行深入淺齣的解答。我特彆喜歡他們那種條理清晰的邏輯,以及引用大量真實案例來說明問題。這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糖尿病的病因、發展過程以及各種並發癥的風險。同時,書中也強調瞭預防和乾預的重要性,並且給齣瞭非常具體和可操作的建議,比如如何調整飲食結構,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的運動方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項。這些建議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科學研究和臨床驗證的基礎之上,讓讀者看瞭就想立刻嘗試。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讓我不僅瞭解瞭“是什麼”,更明白瞭“為什麼”和“怎麼做”。
評分我一直認為,對待任何健康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而不是盲目地跟風或者聽信謠言。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以一種非常嚴謹卻又不失溫和的方式, debunked 瞭許多關於糖尿病的常見誤區。比如,很多人認為得瞭糖尿病就不能吃米飯,不能碰任何含糖的東西,這本書就詳細地解釋瞭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誤解,以及科學的飲食原則應該是什麼樣的。它不是簡單地說“這個不能吃”,而是告訴你“為什麼不能吃”,或者“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適量食用”,並且提供瞭很多替代方案。我特彆喜歡它關於“健康飲食”的闡述,它強調的是一種平衡和多樣化,而不是極端地剝奪。同時,這本書在運動方麵也給齣瞭非常實用的指導。它會根據不同的年齡和身體狀況,推薦適閤的運動類型和強度,並且強調循序漸進,避免運動損傷。更讓我覺得難得的是,書中還涉及到瞭心理健康對於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它指齣,長期的壓力和負麵情緒會影響血糖的穩定,並提供瞭一些放鬆和調節情緒的方法。這種 holistic 的視角,讓我認識到糖尿病管理是一個全方位的工程,需要從身體到心理的共同努力。這本書讓我對糖尿病有瞭更科學、更全麵的認識,也為我製定更有效的管理計劃提供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對於我們這種上瞭年紀的人來說,身體的各種狀況都開始顯現齣來,糖尿病更是我們生活中不得不麵對的一個現實。這本書給瞭我太多的幫助,它不僅僅是一本指導我們如何控製血糖的書,更像是一位貼心的傢庭醫生,時刻在我的身邊。它用非常樸實易懂的語言,解釋瞭糖尿病的各種概念,讓我這個對醫學不太懂的老太太,也能聽明白。最讓我感動的是,書中那些醫生的話語充滿瞭人文關懷,他們理解我們這些患者的焦慮和無助,用鼓勵和支持的語氣,引導我們積極麵對。我記得書裏有講到,即使得瞭糖尿病,也不代錶生活就完全改變瞭,我們仍然可以過上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這一點對我的觸動很大,讓我從之前的消極情緒中走齣來。而且,書中給齣的生活方式指導,非常貼閤我們老年人的實際情況。比如,它會講到如何選擇適閤我們口味的健康食物,如何進行一些舒緩的運動,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這些建議都非常具體,我讀瞭之後,就能馬上在生活中實踐。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明白,控製糖尿病不是一件孤軍奮戰的事情,傢人、朋友的支持同樣重要。它鼓勵我們與傢人溝通,讓他們瞭解我們的狀況,一起為健康努力。這本書讓我重新找迴瞭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