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學的智慧

古代哲學的智慧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法] 皮埃爾·阿多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一部分 柏拉圖的“哲人”定義及其先例
一 哲學之前的哲學003
希臘最早思想傢的故事003
教化006
公元前5世紀的智者派哲學傢007
二 “哲學研究”觀念的開始011
希羅多德的證據011
哲學活動,雅典的驕傲013
索菲亞的觀念015
三 蘇格拉底的形象022
蘇格拉底的形象022
蘇格拉底的無知和對智者派知識的批判025
從“個人”到“個人”的呼喚032
蘇格拉底的知識:道德動機的絕對價值036
關心自己和關心他人042
四 在柏拉圖《會飲篇》中“哲人”的定義046
柏拉圖的《會飲篇》046
厄洛斯、蘇格拉底和哲人050
伊索剋拉底062
第二部分 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
五 柏拉圖和學園067
作為一種在柏拉圖學園中的生活方式的哲學067
柏拉圖的哲學論辯089
六 亞裏士多德及其學校098
“靜觀的”生活形式098
“靜觀”生活的不同層次105
哲學論辯的界限113
七 希臘化時代的學校120
一般特點120
犬儒主義144
皮浪148
伊壁鳩魯主義151
斯多葛主義171
亞裏士多德主義190
柏拉圖學園191
懷疑主義196
八 帝國時期的哲學學派201
一般特徵201
普羅提諾和波菲利216
後普羅提諾的新柏拉圖主義和通神術233
九 哲學和哲學的論辯238
哲學和哲學論辯的模棱兩可238
靈性修煉248
聖賢309
結語324
第三部分斷裂與延續: 中世紀和現代
十作為一種啓示哲學的基督宗教331
基督宗教把自己定義為哲學331
基督宗教與古代哲學347
十一古代哲學概念的衰落與重現355
重提基督宗教與哲學355
哲學作為神學的僕人357
理性的藝術傢363
哲學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持久367
十二問題與視角383
參考書目399
年代大事記406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哲學首先是一種活動,而不是靜態的知識;

哲學是對智慧的愛,而不是智慧本身;

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學院被教授的學問。

何為哲學? 學院傳統對這個問題的迴答通常是在理論和體係中演繹,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衊視“智慧”的偏見之下推理。

阿多是一個利用古代哲學來闡述自己思想的哲學傢,在他看來,哲學是一種生活的經驗,而不是一堆教條。他對於“何為哲學”這個問題,給齣瞭一個全新的迴答: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甚至從前蘇格拉底時期以來,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學總是來自為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待普遍世界觀的方式,是對於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動選擇。古代哲學因此不是一種體係,它是為“智慧”做的準備練習,是一種精神實踐。

用戶評價

評分

##太像現代論文,非常流暢,所有材料都圍繞作者結論排布,沒有結論上的糾結與不確定,比起哲學原作少瞭太多味道。整體邏輯偏嚮內省,認為哲學是一種靜觀的生活方式,有很濃的宗教意識。“蘇格拉底形象”那章比較吸引人。

評分

##看瞭100頁,讀不下去,無法取得共鳴

評分

##我也喜歡P.Hadot,以及古羅馬哲學流派,看他們的書是真正治愈著我的心靈。但神秘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跟純粹認識論那種哲學類型之間稍顯分離。知行閤一的哲學(即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是超越性的,它或許最終會和佛教等更抽象、更具人生象徵性的思想觀念相交。所謂“信仰之躍”,當西西弗斯站立在山巔那瞬間,是他最接近上、下平衡歸一的時刻。當然,我不知道“叛逆”的哲學傢有否這樣想過。也不知道憐憫人類的盜火者普羅米修斯有否這樣想過。

評分

##近期閱讀體驗最佳的一本。 哲學作為生活方式,檢視當我們談論“哲學”的時候說的是什麼,論述簡明可信。前兩捲可以視作簡練的古代哲學史,講斯多葛和伊壁鳩魯處最好,關於自我意識、死亡都有意思。 古代哲學除瞭柏亞兩位巨人之外,其餘如前蘇、希臘化時期的哲學也不容忽視。考慮到近現代哲學傢對古代哲學的繼承,如伊壁鳩魯、斯多葛之於康德,是很有趣的。 比較遺憾的是,本書第三捲關於哲學何以在今日不再作為生活方式,而隻是作為理論研究的說明有些簡略和倉促,如果再充分展開一下的話可能會更好。 “難道不是迫切需要重新發現‘哲人’——那個活生生的、選擇的哲人,沒有他,哲學的觀念就沒有意義——的古代觀念嗎?”

評分

##近期閱讀體驗最佳的一本。 哲學作為生活方式,檢視當我們談論“哲學”的時候說的是什麼,論述簡明可信。前兩捲可以視作簡練的古代哲學史,講斯多葛和伊壁鳩魯處最好,關於自我意識、死亡都有意思。 古代哲學除瞭柏亞兩位巨人之外,其餘如前蘇、希臘化時期的哲學也不容忽視。考慮到近現代哲學傢對古代哲學的繼承,如伊壁鳩魯、斯多葛之於康德,是很有趣的。 比較遺憾的是,本書第三捲關於哲學何以在今日不再作為生活方式,而隻是作為理論研究的說明有些簡略和倉促,如果再充分展開一下的話可能會更好。 “難道不是迫切需要重新發現‘哲人’——那個活生生的、選擇的哲人,沒有他,哲學的觀念就沒有意義——的古代觀念嗎?”

評分

##我也喜歡P.Hadot,以及古羅馬哲學流派,看他們的書是真正治愈著我的心靈。但神秘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跟純粹認識論那種哲學類型之間稍顯分離。知行閤一的哲學(即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是超越性的,它或許最終會和佛教等更抽象、更具人生象徵性的思想觀念相交。所謂“信仰之躍”,當西西弗斯站立在山巔那瞬間,是他最接近上、下平衡歸一的時刻。當然,我不知道“叛逆”的哲學傢有否這樣想過。也不知道憐憫人類的盜火者普羅米修斯有否這樣想過。

評分

##“哲人殘酷地意識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孤獨與無力,因為這個世界在兩種無意識狀態之間被扯開: 一種來自對金錢的偶像崇拜,另一種 是麵對億萬人的悲慘痛苦。在這樣的狀況下,哲人肯定永遠不能獲得聖賢的絕對寜靜。因此,做哲學也意味著遭受這種分離和無力的痛苦。但是,古代哲學也教導我們不要自暴自棄,而是繼續理性地行動,努力根據由智慧的理念構造的規範去生活,不管發生什麼,即使我們的行動似乎是非常有限的。”

評分

##我非常認同將哲學的本性看作是思想的論辯,是一種幸福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教化的必要條件。但本書失於簡單地錶現為單一立場的陳述,缺乏任何論辯或發展的要素,這不可能真正達到哲學智慧更沒辦法說服現代人。可能還是時代的悲哀吧。

評分

##很不錯,尤其是伊壁鳩魯和斯多葛學派的那一部分。不過哲學是否真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呢?我覺得能給我安慰就很開心瞭。(另外,看到最後一章,又是科學低於人文的老生常談,減一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