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的智慧

古代哲学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皮埃尔·阿多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部分 柏拉图的“哲人”定义及其先例
一 哲学之前的哲学003
希腊最早思想家的故事003
教化006
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派哲学家007
二 “哲学研究”观念的开始011
希罗多德的证据011
哲学活动,雅典的骄傲013
索菲亚的观念015
三 苏格拉底的形象022
苏格拉底的形象022
苏格拉底的无知和对智者派知识的批判025
从“个人”到“个人”的呼唤032
苏格拉底的知识:道德动机的绝对价值036
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042
四 在柏拉图《会饮篇》中“哲人”的定义046
柏拉图的《会饮篇》046
厄洛斯、苏格拉底和哲人050
伊索克拉底062
第二部分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五 柏拉图和学园067
作为一种在柏拉图学园中的生活方式的哲学067
柏拉图的哲学论辩089
六 亚里士多德及其学校098
“静观的”生活形式098
“静观”生活的不同层次105
哲学论辩的界限113
七 希腊化时代的学校120
一般特点120
犬儒主义144
皮浪148
伊壁鸠鲁主义151
斯多葛主义171
亚里士多德主义190
柏拉图学园191
怀疑主义196
八 帝国时期的哲学学派201
一般特征201
普罗提诺和波菲利216
后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和通神术233
九 哲学和哲学的论辩238
哲学和哲学论辩的模棱两可238
灵性修炼248
圣贤309
结语324
第三部分断裂与延续: 中世纪和现代
十作为一种启示哲学的基督宗教331
基督宗教把自己定义为哲学331
基督宗教与古代哲学347
十一古代哲学概念的衰落与重现355
重提基督宗教与哲学355
哲学作为神学的仆人357
理性的艺术家363
哲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持久367
十二问题与视角383
参考书目399
年代大事记40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

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

何为哲学? 学院传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论和体系中演绎,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视“智慧”的偏见之下推理。

阿多是一个利用古代哲学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在他看来,哲学是一种生活的经验,而不是一堆教条。他对于“何为哲学”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回答: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甚至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学总是来自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普遍世界观的方式,是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动选择。古代哲学因此不是一种体系,它是为“智慧”做的准备练习,是一种精神实践。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柏拉图《会饮篇》中‘哲人’的定义”这部分比较有启发。厄洛斯、苏格拉底、哲人的形象是同一的,爱者追求的是美,而智慧最美。哲学是反讽的和悲剧的,哲人对智慧充满爱欲,但自知其无知。“哲学被自己所缺乏的东西所规定。”

评分

##近期阅读体验最佳的一本。 哲学作为生活方式,检视当我们谈论“哲学”的时候说的是什么,论述简明可信。前两卷可以视作简练的古代哲学史,讲斯多葛和伊壁鸠鲁处最好,关于自我意识、死亡都有意思。 古代哲学除了柏亚两位巨人之外,其余如前苏、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也不容忽视。考虑到近现代哲学家对古代哲学的继承,如伊壁鸠鲁、斯多葛之于康德,是很有趣的。 比较遗憾的是,本书第三卷关于哲学何以在今日不再作为生活方式,而只是作为理论研究的说明有些简略和仓促,如果再充分展开一下的话可能会更好。 “难道不是迫切需要重新发现‘哲人’——那个活生生的、选择的哲人,没有他,哲学的观念就没有意义——的古代观念吗?”

评分

##这么多五星不是很理解,这书奥妙在哪里???

评分

##「哲学践行超越各具体哲学的对立。它本质上是认识我们自己、我们在世界中的存在和我们与他人的存在。正如梅洛-庞蒂习惯说的那样,它也是重新学习如何看世界和获得一种宇宙观的努力,由此,我们能够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超越我们自己的偏见。」谈论哲学作为生活方式其实就是在言语与书写的争论中支持言语,而言语代表交往与他者,最后落于沟通的反哺性,这中间也不断需要哲学辩论、自我反思等修炼行为才能达成。阿多的这套理论初读十分具有崇高感,是对哲学气质的追求和向往,但仔细读之,也有不少地方断章取义。如对柏拉图写出对话是要针对不在场和不认识的人作为宣传而传播知识,引用《斐德若》275b作为证明,显然断取了这段苏格拉底言说书写传播的不可控性。所以与其说“修炼”,不如说“治疗”,以圣贤的“范式”重新规范自我的价值指标

评分

##很不错,尤其是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那一部分。不过哲学是否真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呢?我觉得能给我安慰就很开心了。(另外,看到最后一章,又是科学低于人文的老生常谈,减一星)

评分

##不知道为什么:读到亚里士多德后,我就不想再读下去了。

评分

##“哲人残酷地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孤独与无力,因为这个世界在两种无意识状态之间被扯开: 一种来自对金钱的偶像崇拜,另一种 是面对亿万人的悲惨痛苦。在这样的状况下,哲人肯定永远不能获得圣贤的绝对宁静。因此,做哲学也意味着遭受这种分离和无力的痛苦。但是,古代哲学也教导我们不要自暴自弃,而是继续理性地行动,努力根据由智慧的理念构造的规范去生活,不管发生什么,即使我们的行动似乎是非常有限的。”

评分

##很不错,尤其是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那一部分。不过哲学是否真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呢?我觉得能给我安慰就很开心了。(另外,看到最后一章,又是科学低于人文的老生常谈,减一星)

评分

##似乎哲学生活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