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 《谷川俊太郎诗选》日本國民詩人 谷川俊太郎詩集

港台原版 《谷川俊太郎诗选》日本國民詩人 谷川俊太郎詩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谷川俊太郎 著
图书标签:
  • 诗歌
  • 日本文学
  • 谷川俊太郎
  • 港台原版
  • 诗集
  • 现代诗
  • 文学
  • 艺术
  • 文化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拇指原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合作社出版
ISBN:9789869186148
商品编码:12046336515

具体描述

书名:现货港台 《谷川俊太郎诗选》谷川俊太郎 合作社出版

 

作者:  谷川俊太郎(Tanikawa Shuntaro)

 

出版社:合作社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11日

 

ISBN:9789869186148

 

页数:352

 

尺寸:13 x 18cm

 

装帧: 平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容簡介:

 

這是台灣第1次獲得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

直接授權出版的詩選,

收錄詩人自第1本詩集至今的百首創作。

 

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在日本,他擁有不同年齡層和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學齡前的兒童、少男少女、青壯年人、老人甚至家庭主婦以及知識階層的文化精英和大學教授等等。因此他被冠以「國民詩人」,同時還被稱為「宇宙詩人」和「教科書詩人」。因為他的作品數十年如一日,被日本每年出版的各種版本的高、中小學課本和大學教材採用。谷川用他的詩歌再次驗證了四個字:「易讀」和「耐讀」。他創作於半個多世紀前的作品,至今仍被廣泛地閱讀,他的一本詩選集數十年來可以重印五十多版次,累積銷售八十餘萬冊。時間、讀者和谷川俊太郎自身的詩歌都已經證明:他的詩篇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久遠而黯淡與老朽,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時間的深處獲得新生,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歷程中,谷川俊太郎寫下了許多重要作品,在日本現代詩壇,一直走在嘗試和探索詩歌的至前列。他在不斷的自我更新中成長。嫺熟的表現技巧和對日語的巧妙運用和發揮、人類的悲歡離合、孤獨與生死、存在與虛無、宇宙與想像在他的詩篇裡被表現到了ji致。他的詩一邊紮根日本本土文化的土壤,一邊深得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化精髓。他以平易的語言表達深刻,以簡潔的語言表達複雜,呈現出人類精神生活的共同困惑,並體現出精湛的文學品質。因此,在他的母語之外,他的作品也與域外的讀者產生著共鳴,來自不同語種的讀者,都能從谷川俊太郎的作品中得到慰籍。

 

21歲出版第1本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被公認為是前所未聞一種新穎抒情詩的誕生,轟動日本文壇。手塚治虫因此邀請他為其動畫《原子小金剛》主題曲作詞;少年時的大江健三郎閱讀谷川的作品後,自覺缺乏寫詩的天賦,放棄了詩歌創作。谷川也曾與日本藝文界許多人合作,曾為宮崎駿電影《霍爾的移動城堡》主題曲寫詞,為荒木經惟的寫真集配詩,與導演寺山修司合作廣播劇創作,也與松本大洋一同合作出版繪本,近期還與人氣攝影師川島小鳥合作攝影集等。

 

這本詩選與谷川的處女詩集同時出版,新舊讀者可以同時一覽詩人的初心與歷年創作。本書並詳載了作品出處並附上詩人的創作年表,亦有助於讀者瞭解詩人創作的脈絡與軌跡。

 

 

作者簡介

 

谷川俊太郎(Shuntaro Tanikawa 1931~)

 

日本至富盛名的當代詩人,劇作家、散文家、翻譯家。父親谷川徹三是日本當代著名哲學家和文藝理論家。谷川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都立豐多摩高中。17歲(1948年)時受北川幸比古等周圍朋友的影響開始詩歌創作並發表作品。19歲時(1950年)因詩人三好達治(父親的友人)將其《奈郎》等五首詩推介到《文學界》雜誌發表引起注目而一舉成名。21歲(1952年)出版的首部個人詩集《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被公認為是前所未聞一種新穎抒情詩的誕生。

 

之後相繼出版了《62首十四行詩》、《關於愛》、《谷川俊太郎詩集》、《旅》、《定義》、《俯首青年》、《凝望天空的藍》、《憂鬱順流而下》、《天天的地圖》、《不諳世故》、《minimal》、《午夜的米老鼠》、《夏加爾與樹葉》、《我》、《詩之書》等七十餘部詩集,以及理論專著《以語言為中心》、散文集《在詩和世界之間》、《愛的思考》、《散文》、《獨身生活》、《在沉默的周圍》和舞台劇、電影與電視劇本六十餘部。並譯有童話集《英國古代童謠集》系列和《花生》漫畫系列等圖畫書、詩集、傳記、小說等二百部作品。

 

半個多世紀以來,谷川俊太郎囊括了日本各大文學和詩歌獎。他的第二部中文版詩選集《谷川俊太郎詩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因「以平易的語言表達深刻,以簡潔的語言表達複雜,呈現出人類精神生活的共同困惑和體現出精湛的文學品質」,於2005年3月在中國被授予第二屆「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他的英文版和其他語種的詩集也曾在美國和英國等國家獲獎。2010年於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春的臨終――谷川俊太郎詩選》,201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天空——谷川俊太郎詩選》,2011年獲得第三屆「中坤詩歌獎」。

 

譯者簡介

 

田原

 

詩人、文學博士(日本文學)。1965年生於河南漯河,90年代初赴日留學,現為城西國際大學教授。先後出版過《田原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等五本詩集。在台灣、中國和美國獲得過華文詩歌文學獎。2001年以日語創作的三首現代詩獲日本第1屆「留學生文學獎」。在日本出版有日語詩集《岸的誕生》(思潮社,2004年)和《石頭的記憶》(思潮社,2009年),後者獲日本2010年度第60屆「H氏詩歌大獎」。主編有日文版《谷川俊太郎詩選集》(思潮社,2004年、集英社文庫版三卷,2005年)。在中國、新加坡、香港翻譯出版有《谷川俊太郎詩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異邦人――辻井喬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春的臨終――谷川俊太郎詩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天空――谷川俊太郎詩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等。發表有中、短篇小說和大量的日語論文。編選有兩冊日文版《中國新生代詩人詩選》(竹內新譯、詩學社,2004年)等。出版有日語文論集《谷川俊太郎論》(岩波書店2010年)、日文版《田原詩集》(思潮社,2014年)等詩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出版有英語和韓語版詩選等。曾先後應邀參加法國駐日本大使館舉辦的詩歌之春、哥本哈根安徒生國際詩歌節、冰島詩歌節、香港國際詩歌節、東京詩歌節、首爾國際詩歌節等。

 

目錄

 

編者序

 

1、活著

2、鳥

3、關於愛

4、春天

5、接吻

6、悲傷

7、天空

8、無題

9、二十億光年的孤獨

10、手

11、牧歌

12、致女人

13、禮物

14、黃昏

15、鬍子

16、悲傷……

17、河流

18、懇求

19、世界

20、陶俑

21、樹

22、死去的男人遺留下的東西

23、旅4

24、旅7

25、anonym7

26、anonym8

27、鳥羽1

28、驟雨來臨之前

29、春的臨終

30、家族肖像

31、清晨

32、看

33、湖

34、第31首(62首十四行詩系列)

35、第49首(62首十四行詩系列)

36、草坪

37、回聲

38、大海

39、康復期

40、在窗戶的旁邊

41、嫉妒

42、然後,日子

43、關於贈詩

44、活著

45、河童

46、石牆

47、我歌唱的理由

48、緩慢的視線

49、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50、淨土

51、鑽石就是雨滴

52、對杯子的不可能接近

53、對蘋果的執著

54、關於灰之我見

55、世界末日的細節

56、梨樹

57、午夜的米老鼠

58、胡蘿蔔的光榮

59、我的女性論

60、火

61、海的比喻

62、早晨的接力

63、不被任何人催促地

64、地球的客人

65、悲傷的天使

66、世界的約定

67、觸感研究

68、房間

69、正午

70、臉

71、泥土

72、父親的死

73、歌唱

74、蒞臨

75、黑暗是光之母

76、某種景象

77、我的心太小

78、旅行的早晨

79、自我介紹

80、二×十

81、再見

82、水的輪回

83、詩人的亡靈

84、去見「我」

85、音之河

86、看什麼都想起女陰

87、舊收音機

88、顏色的氣息

89、都市

90、樹

91、為了阿卡迪亞的備忘錄(局部)

92、以為

93、螞蟻與蝴蝶

94、臨死船

95、換個話題

96、我是哨兵

97、八月和二月

98、院子

99、我是我

100、少年組詩

 

詩作出處

谷川俊太郎簡介

谷川俊太郎創作年表


港台原版 《谷川俊太郎诗选》日本国民诗人 谷川俊太郎诗集:一篇引人入胜的文学漫谈 作为一名深爱文学的读者,我常常在浩瀚的书海中寻觅那些能触动灵魂深处的作品。近期,我购入了一本名为港台原版 《谷川俊太郎诗选》日本国民诗人 谷川俊太郎诗集的书籍,这本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想象力的世界。然而,这次的分享,我们暂且将目光投向那片文学的广袤天地,探讨那些未被这部诗集收录,却同样值得我们珍视与深入品味的文学瑰宝。 跨越文化藩篱的文学对话:当我们不谈谷川俊太郎时 谷川俊太郎无疑是当代日本诗坛的巨擘,他的诗歌以其清澈、富于哲思的语言,构建了一座连接日常与永恒的桥梁。他的作品是理解现代日本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但是,文学的精彩之处,恰恰在于其多样性和无边界性。当我们暂时放下对这位巨匠诗篇的细读,转而探索其他文化领域或文学类型时,我们能够发现更多维度的美学体验。 欧洲的古典回响与现代的迷惘 如果我们将视野转向西方,首先浮现的必然是那些奠定西方文学基础的经典巨著。试想,但丁·阿利吉耶里的《神曲》。这部史诗级的作品,以其严谨的结构、磅礴的想象力以及对中世纪神学、哲学和政治的深刻描摹,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宇宙图景。它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任何单一的现代诗选所能涵盖的范围。阅读《神曲》,如同进行一次对人类精神困境和救赎之路的终极朝圣。诗歌中对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细致描绘,其象征意义至今仍是文学评论界津津乐道的话题。 再进一步,进入到现代主义的浪潮中,我们无法绕开T.S.艾略特。他的《荒原》是二十世纪文学的里程碑之一。这部作品以其碎片化的叙事、多语言的引用和对战后欧洲精神荒芜的精准捕捉,彻底革新了现代诗歌的面貌。它要求读者投入极大的专注力去解码其中交织的典故和意象,其复杂性与谷川诗歌的自然流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阅读挑战。 亚洲的史诗与乡土的吟唱 将目光拉回亚洲,我们能发现许多未被收录于此诗集,却同样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例如,来自中国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尽管它是一部章回体小说,但其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对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挽歌,以及其中穿插的大量诗词曲赋,使其在文学史上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书中所描绘的“大观园”,是一个微缩的理想国,也是一个注定幻灭的梦境,其对“情”的探讨之深,足以令人沉思良久。 而在我们熟悉的东亚文化圈中,我们还能看到川端康成的纯文学小说。虽然与谷川俊太郎同属日本文学,但川端康成的作品,如《雪国》或《千只鹤》,更侧重于通过唯美、感伤的笔触,捕捉日本文化中那种转瞬即逝的美感——“物哀”的情绪。这种美学倾向,虽然与谷川诗歌中对科技、未来和语言本质的探讨有所区别,但同样深刻地体现了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非虚构的力量:思想的深度挖掘 文学并非仅限于诗歌与小说。那些深刻影响我们认知世界的非虚构作品,同样是阅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这本书以宏大的视角,梳理了智人如何从非洲的一个边缘物种,发展成为地球的主宰。它挑战了我们对历史、宗教、金钱乃至人类集体叙事的固有认知。阅读这样的作品,其带来的思维冲击,是对精神世界的另一种形式的拓宽,它用历史和科学的逻辑,构建了一个与诗歌感性世界平行的、严谨的知识体系。 现当代戏剧的张力与实验 当我们考虑舞台艺术时,那些深刻反映人类生存困境的戏剧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阅读体验。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这部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通过两个人物永恒的等待,直指人类生存的虚无感和意义的缺失。它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全靠对白和行为的重复来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文学张力。这种对语言极限的探索,与谷川俊太郎对语言本身的玩味,是殊途同归的——都是在探寻文字在表达意义时能抵达的最远边界。 结论:阅读的广度决定视野的高度 每一次成功的阅读体验,都是一次心智的扩张。我们欣赏港台原版 《谷川俊太郎诗选》的精致与灵动,但文学的版图远不止于此。从《神曲》的史诗结构,到《荒原》的现代主义迷宫,再到《红楼梦》的人情世故,以及《人类简史》的宏大叙事,每一种类型、每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杰作,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优秀的阅读者,应当像一个广博的旅行家,不仅流连于一个特定国度的风光(如谷川俊太郎的诗意世界),更应跨越山川河流,去探访那些风格迥异、但同样壮丽的文学景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立体、丰满、充满对话可能性的知识与审美体系。书籍的世界,是无限的,而我们对它的探索,永无止境。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接触谷川俊太郎的作品,说实话,我的期待值本来是比较高的,毕竟“日本国民诗人”这个名头可不轻。然而,读完之后,我的感觉是复杂且微妙的。诗歌的风格变化多端,有些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开阔,比如那些关于宇宙和远方的想象,确实展现了大师级的想象力,让人忍不住会去搜集关于他的背景资料,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位诗人的心路历程。但也有一些篇章,坦白讲,我读了好几遍,还是感觉有些晦涩难懂,似乎总有一层看不透的迷雾笼罩着核心意义,这可能是我个人文学素养的局限吧。不过,正是这种挑战性,反而激发了我反复去品味的欲望。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能完全消化的快餐文学,而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去琢磨的“慢食”。我甚至开始尝试用他诗歌的节奏来写一些自己的零散笔记,试图模仿那种看似随意却又精准的节奏感。

评分

这本诗集简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每次翻开都能带来全新的感悟。谷川俊太郎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它们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以最简洁、最纯粹的方式触及灵魂深处。我特别喜欢他描绘日常细节的那些诗篇,看似平淡无奇的场景,在他笔下却充满了哲思和诗意。比如那些关于光影、关于时间流逝的描写,读起来让人感觉仿佛被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有时候会觉得他在和我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探讨着生命中最本质的问题,却又不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这种“留白”的艺术,恰恰是高明之处。我常在深夜里,伴着一杯清茶,沉浸在他构建的那个诗意空间里,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被珍视的感觉,这对于一本诗集来说,无疑是加分项。它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

坦白说,选择这本“港台原版”的诗集,主要还是冲着翻译质量去的。我深知,诗歌的翻译难度之大,稍有不慎便会流于平庸,尤其像谷川俊太郎这种风格极度鲜明的诗人。幸运的是,这本选集在文字的处理上,保留了原作的轻盈感和跳跃性。那些看似简单的词语组合,在译者的笔下,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清新感,没有那种翻译腔的生硬或刻意的文雅。特别是对于那些注重音韵和节奏感的篇章,译者功力可见一斑,读起来的流畅度极高,几乎让人忘记了这些文字最初并非用中文写就。对于那些对原汁原味有要求的读者来说,这本精选的译本,无疑是近几年市场上少有的佳作,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跨越语言障碍的桥梁,让我们可以毫无阻碍地与这位日本诗坛巨匠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评分

我是在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下购入这本诗集的,她极力称赞其“超越语言的魅力”。起初我并不太理解,直到我读到那些描述“瞬间”的诗句,才恍然大悟。谷川俊太郎这位诗人,他似乎拥有将时间凝固在某一特定瞬间的能力。比如描绘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或者一瞥窗外的行人,他总能捕捉到那个“本该如此”却又稍纵即逝的真实。这种精确性,让他的诗歌充满了画面感,仿佛每一行文字都配上了高清的镜头切换。对于我们这些生活节奏极快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强制我们慢下来的机会。我发现,当我停止急于“理解”诗歌在讲什么,转而单纯感受它所营造的氛围时,那些晦涩感便消散了许多。这本诗集更像是邀请函,邀请读者进入诗人构建的那个“正在发生”的世界。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东方哲学略有涉猎的读者,我在这本诗选里,读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空”与“有”的辩证关系。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对物质世界的细致描摹,但最终,这些具象的物体又会导向一种形而上的虚无感或者无限感。比如他写桌子、写杯子,这些寻常之物,在他的笔下仿佛被剥去了其功用性,只剩下其存在的本质,进而引申到对自我存在的叩问。这种处理手法,与日本传统艺术中的“侘寂”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融入了现代人的疏离感和探索欲。这本书对于那些喜欢思辨,喜欢在日常中挖掘深层含义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份厚礼。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一套更精妙的问题框架。每次读完,我都会忍不住重新审视自己对身边事物的看法,这是任何一本说教式的书籍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