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語文》(一)本書是中公教育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圖書研發團隊在深入研究曆年真題及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   
(二)本書依據考試大綱編寫,緊隨考試形式變化,分析命題規律,優化圖書內容,將真題和考點緊密結閤起來。   
(三)本書對大綱專業解讀,詳細講解重難點,層次分明。並在正文部分穿插考題再現、知識拓展等闆塊,對教材要點進行必要的拓展延伸,便於考生鞏固提高。   
(四)本書中設置瞭備考指導、牛刀小試,學練結閤,有效提升考生的應考能力。   
(五)本書中齣現的部分真題配備瞭視頻講解,考生可通過手機掃描題目旁邊的二維碼即可在綫觀看視頻講解,為考生答疑解惑。     
購買本書即可享有增值服務——中公移動自習室,核心考點輕鬆學、在綫題庫任意練、考友圈答疑解惑、視頻直播免費看四位一體陪伴考生備戰。教材和曆年真題試捲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語文》結閤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曆年真題以及考試大綱,構架起以學科專業知識和課程與教學論兩個部分有機結閤的龐大知識體係,並在書中設置考題再現、知識拓展、牛刀小試等闆塊,是一本專門針對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學科的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基礎、重要的考點齣發,深入淺齣地嚮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從而爛熟於心。     
目錄
   第一章現代漢語知識(2)  
第一節漢字(2)  
第二節詞語(14)  
第三節常見病句(19)  
第四節標點符號(26)  
第五節常用辭格(38)  
牛刀小試(51)  
第二章古代漢語知識(53)  
第一節古代漢語基本原理(53)  
第二節古代漢語的修辭錶達方式(68)  
牛刀小試(70)  
第三章閱讀(72)  
第一節古代詩歌閱讀(72)  
第二節文言文閱讀(83)  
第三節現代文閱讀(91)  
牛刀小試(101)  
第四章中外文學作品知識(104)  
第一節中國古代文學(104)  
第二節中國現、當代文學(128)  
第三節外國文學(145)  
第四節兒童文學(159)  
牛刀小試(168)  
第五章寫作(173)  
第一節寫作基礎知識(173)  
第二節常用寫作體裁分析(178)  
第三節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常見作文題目的基本類型(185)  
牛刀小試(191)  
第一章《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內容(194)  
牛刀小試(210)  
第二章小學語文教學基礎知識(215)  
第一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215)  
第二節小學語文教學評價(218)  
牛刀小試(224)  
第三章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能力(226)  
第一節教學目標設計及教學重難點的把握(226)  
第二節教學內容的安排及課堂教學技藝(231)  
第三節課堂教學方法的使用及教學媒體的選擇(235)  
第四節教學過程設計(239)  
第五節闆書設計(249)  
第六節教案寫作(256)  
牛刀小試(259)  
附錄一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要求熟記背誦的篇目(262)  
附錄二安徽省教師招聘考試古詩詞積纍必背篇目(277)  
附錄三容易讀錯的字詞日練(284)  
附錄四常見錯彆字日練(291)  
安徽省教師招聘課程體係(300)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301)"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學科專業知識  
  第一節漢字  
  一、漢語拼音的正確拼讀  
  (一)聲母與韻母  
  聲母,是使用在韻母前麵的輔音,跟韻母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音節。漢語拼音方案中一共有21個聲母。韻母是一個漢字音節中聲母後麵的部分。例如在“海”(hɑi)這個音節裏,“ɑi”就是它的韻母。零聲母音節,例如“歐”(ou),它的韻母就是“ou”。《漢語拼音方案》中一共有35個韻母。  
  (二)聲調符號  
  普通話的全部字音分屬四種基本調值(不包括輕聲和變調)。  
  調值是指音節高低升降麯直長短的變化形式,也就是聲調的實際讀法。五度標記法是用五度竪標來標記調值相對音高的一種方法。  
  普通話調值五度標記圖  
  (三)漢語拼音規則  
  拼寫規則口訣  
  b、p、m、f與o親,一般不與e相拼(“麼”除外);  
  i、u後邊有元音,i、u改寫成y、w;  
  i、u後邊無元音,i前加y、u加w;  
  j、q、x是三兄弟,和ü相拼把點去。  
  《漢語拼音方案》對拼音有著明確的規定,總結如下:  
  “知、蚩、詩、日、資、雌、思”等七個音節的韻母用i,即:知、蚩、詩、日、資、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韻母ㄦ寫成er,用作韻尾的時候寫成r。例如:“兒童”拼作ertong,“花兒”拼作huɑr。  
  i行的韻母,前麵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yi(衣)、yɑ(呀)、ye(耶)、yɑo(腰)、you(憂)、yɑn(煙)、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  
  u行的韻母,前麵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wu(烏)、wɑ(蛙)、wo(窩)、wɑi(歪)、wei(威)、wɑn(彎)、wen(溫)、wɑnɡ(汪)、wenɡ(翁)。  
  ü行的韻母跟聲母j、q、x拼的時候,寫成:ju(居)、qu(區)、xu(虛),ü上兩點省略;但是跟聲母n、l拼的時候,仍然寫成nü(女)、lü(呂)。  
  iou、uei、uen前麵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ui、un。例如niu(牛)、ɡui(歸)、lun(論)。  
  b、p、m、f、w隻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隻能拼寫成“bo”,不能拼寫成“buo”;“我”隻能拼寫成“wo”,不能拼寫成“wuo”。  
  1.d、t、n、l隻與eng相拼,不與en相拼(除“嫩”外);  
  2.z、c、s與en相拼隻有:“怎”(zěn)、“譖”(zèn)、“參”(cēn)、“岑”(cén)、“涔”(cén)、“森”(sēn);  
  3.d、t、n隻與ing相拼,不與in相拼(除“您”外);  
  4.聲旁類推。  
  隔音符號  
  ɑ、o、e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他音節後麵的時候,如果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用隔音符號(’)隔開,例如pi’ɑo(皮襖)。  
  隔音符號的使用口訣:  
  1.兩個音節連得緊,ɑ、o、e前要隔音。  
  例如:xiān(先)——xī’ān(西安)kuài(快)——kù’ài(酷愛)  
  2.ɑ、o、e前無符號,一個音節無疑問。  
  例如:piāo(飄)——pi’ǎo(皮襖)jiāng(江)——jī’áng(激昂)  
  3.n、g屬後不必加,隻有屬前纔隔音。  
  例如:míngē(民歌)——míng’é(名額)  
  專用名詞和專用短語中的大小寫  
  專用名詞和專用短語中的每個詞開頭字母要大寫。例如,LǐBái(李白)、DǒngCúnruì(董存瑞)、Běijīng(北京)、RénmínRìbào(人民日報)。  
  (四)語音的音變  
  1.變調  
  在語流中,有些音節的聲調起瞭一定的變化,與單讀時調值不同,這種變化叫作變調。例如,“美”“好”連著念,聽起來好像是“梅好”。音節變調多數是受後一個音節聲調的影響産生的。在普通話中,最常見的變調有下列幾種:  
  (1)上聲的變調  
  上聲音節的字單念或在詞語末尾的時候,調值不變。在下列情況下,調值變成35或21。  
  ①兩個上聲相連,前一個上聲調值變成35,這叫逆行異化;在原為上聲改讀輕聲的字音前,則有兩種不同的變調,有的變成35,有的變成21。例如:  
  在上聲前:水果瞭解領導演講(變成35)  
  在輕聲前:①捧起等等講講想起(變成35)  
  ②嫂子姐姐毯子奶奶(變成21)  
  ②三個上聲相連,根據詞語內部層次的不同,前兩個音節有兩種不同的變調。一種是第一音節調值變讀21,第二音節調值變成35;一種是前兩個音節調值都變讀35。例如:  
  很勇敢小老虎(2135214)  
  展覽館管理組(3535214)  
  ③如果連念的上聲字不止三個,則可以根據詞語含義適當分組按上述辦法變調。快讀時,也可以隻保留最後一個字音讀214,前麵的一律變為35。例如:  
  彼此友好彼此友好買把雨傘買把雨傘  
  種馬場養有五百匹好母馬  
  ④在非上聲(陰平、陽平、去聲)的前麵,調值由214變21,在原為非上聲改讀輕音的字音前,變調情況也相同。例如:  
  在陰平前:首都北京統一女兵  
  在陽平前:祖國海洋語言改良  
  在去聲前:解放土地鞏固鼓勵  
  在輕聲前:尾巴起來寶貝裏頭  
  (2)去聲的變調  
  兩個去聲相連,前一個如果不是重讀音節則變53。例如:信念、變化、辦事、快速、互助、大會等。  
  (3)“一、不”的變調  
  ①“一、不”單念或用在詞語末尾,以及“一”在序數中,聲調不變,讀原調:“一”念陰平(55),“不”念去聲(51)。例如:一、二、三十一第一唯一不偏不  
  ②在去聲前,一律變35。例如:一樣一嚮不怕不夠  
  ③在非去聲(陰平、陽平、上聲)前,“一”變51,“不”仍讀去聲(51)。例如:  
  一般一邊一年一成一手一兩(變讀51)  
  不吃不開不同不詳不管不想(仍讀51)  
  ④“一、不”嵌在相同的動詞中間,讀輕聲。例如:想一想、拖一拖、來不來、肯不肯等。  
  ⑤“不”在可能補語中讀輕聲。例如:做不好、來不瞭。  
  (4)“七、八”的變調  
  “七、八”在去聲前調值可以變35,也可以不變,其餘場閤念陰平原調值55。例如:  
  七歲七塊七路八歲八塊八路(念35或55)  
  七天七成七畝八支八籃八兩(仍念55)        
				
 
				
				
					《小學語文教學理論與實踐》  內容詳盡,緊扣小學語文教育前沿,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本書是一部係統闡述小學語文教育理論、教學方法與實踐指導的專著,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套全麵、深入的學習資源。全書緊密圍繞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閤當前教育改革的最新動態,深入剖析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探討高效的教學策略,並提供大量具有啓發性和可操作性的實踐案例,幫助一綫教師提升專業素養,應對教學挑戰,實現教學創新。  第一部分:小學語文教育的理論基石  本部分將深入探討小學語文教育的理論基礎,為教師構建紮實的學科知識體係。     第一章:小學語文教育的時代背景與發展曆程        1.1 新時代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宏觀視野            闡述國傢在教育公平、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等方麵的重大戰略部署。            分析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教育教學的深刻影響。            探討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麵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1.2 小學語文教育理念的演進與核心價值            迴顧中國小學語文教育發展曆程中的重要裏程碑與思想流派。            深入解讀“以學生為中心”、“核心素養”、“全人教育”等當代教育理念。            強調語文教育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人文素養、創新精神方麵的重要作用。        1.3 新時代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與應用            係統梳理新課程標準的結構、目標、內容要求及評價標準。            聚焦核心素養,如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指導教師如何將課程標準轉化為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課堂實踐。     第二章:兒童語言發展規律與小學語文教學        2.1 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與敏感期            從語音、詞匯、語法、語篇等多個維度,解析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語言發展特點。            闡述兒童語言發展與認知發展、情感發展的內在聯係。            分析不同年齡段兒童在語言學習上存在的個體差異。        2.2 語言習得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啓示            介紹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社會文化理論等主要的語言習得理論。            探討這些理論如何指導小學語文教學,如強化練習、情境教學、閤作學習等。            強調在教學中尊重兒童的認知規律,激發其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        2.3 語文學習的心理機製與教學策略            分析學習動機、注意、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過程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            提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注意力的教學方法。            探討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與發展。     第三章:小學語文課程的構成要素與教學目標        3.1 識字與寫字教學的深度解析            探討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如形旁字、聲旁字、意群識字法、識記規律等。            分析寫字教學的環節與要領,強調寫字的基本功訓練。            提齣將識字與閱讀、寫作有機結閤的教學思路。        3.2 閱讀教學的原則、方法與創新            深入分析不同體裁(敘事、描寫、說理、詩歌、散文、童話、寓言等)的閱讀教學特點。            介紹多種閱讀教學方法,如朗讀、默讀、批注、圈點、提問、討論、支架式閱讀等。            探索基於核心素養的深度閱讀教學,如文本解讀、情感共鳴、思想啓迪等。            關注閱讀教學中的評價與反饋,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持續提升。        3.3 漢語拼音教學的科學與藝術            分析漢語拼音教學的難點與易錯點,提齣有效的教學策略。            強調拼音教學與識字、普通話推廣的協同作用。            探討如何將拼音教學寓教於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4 口語交際教學的實踐與發展            闡述口語交際的核心要素,如傾聽、錶達、交流、應變等。            設計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口語交際活動,如看圖說話、故事復述、辯論賽、角色扮演等。            指導教師如何創設真實的交流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錶達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3.5 寫作教學的思維啓濛與錶達訓練            分析小學階段學生的寫作特點與常見問題。            提齣激發寫作興趣、培養觀察力、想象力和聯想力的教學方法。            指導教師如何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纍與構思,以及段落、結構、語言的訓練。            介紹多種寫作練習形式,如寫日記、寫讀後感、寫觀察日記、寫想象作文等。            強調寫作評價的指導性和發展性。        3.6 綜閤性學習的理念與實踐            理解綜閤性學習的本質,即語文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運用。            設計跨學科、跨領域的綜閤性學習活動,如主題研究、社會調查、文化體驗等。            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綜閤運用能力。  第二部分: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本部分將聚焦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策略與方法,為教師提供實用的操作指南。     第四章: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        4.1 情境創設的原則與技巧            分析不同類型的情境(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虛擬情境、錶演情境等)的特點。            指導教師如何運用多媒體、音樂、道具、語言描述等手段創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            強調情境與教學內容的緊密結閤,避免脫離實際。        4.2 情境教學在不同教學環節的應用            識字情境:通過故事情節、生活場景幫助學生理解字義,記憶字形。            閱讀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故事之中,體驗人物情感,理解作者意圖。            口語交際情境:模擬真實對話場景,讓學生大膽、自信地錶達。            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為寫作提供靈感和素材。        4.3 案例分析:經典情境教學案例評析            選取不同年級、不同課型的典型情境教學案例,進行深入剖析。            分析案例的成功之處與可改進之處,供教師藉鑒。     第五章:啓發式教學法與探究式學習        5.1 啓發式教學的基本原則與核心要素            強調“教是為瞭不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分析啓發式教學中,教師“導”與學生“學”的關係。            聚焦於“設問”、“點撥”、“引導”等關鍵教學行為。        5.2 探究式學習在小學語文中的設計與實施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實踐,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設計開放性、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如“為什麼小草會變黃?”、“如何讓我們的作文更生動?”等。            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閤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5.3 課堂提問的藝術與技巧            分析不同類型提問(如知識性提問、思維性提問、情感性提問、評價性提問)的功能。            指導教師如何設計富有啓發性、引導性的課堂提問,激活學生思維。            探討如何有效處理學生的迴答,引導深入思考。     第六章:多元化教學方法與學習資源利用        6.1 閤作學習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            闡述閤作學習的益處,如促進同伴互助,培養團隊精神。            設計有效的閤作學習小組,明確閤作任務與分工。            指導教師如何組織和評價閤作學習過程。        6.2 遊戲化教學與趣味性學習            將遊戲元素融入教學,如識字遊戲、詞語接龍、漢字聽寫比賽等。            設計趣味性強的學習活動,如故事創作比賽、配樂朗誦比賽等。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6.3 多媒體技術與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利用PPT、短視頻、音頻、互動軟件等輔助教學。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研究和創作。            探討數字資源與傳統教學模式的融閤。        6.4 經典文學作品的教學與情感熏陶            精選適閤小學階段的經典文學作品(如中國古代詩文、童話、寓言、神話故事等)。            探討如何通過解讀作品,引導學生感受美、體會真摯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注重朗讀、背誦、錶演等形式,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與喜愛。        6.5 拓展性學習資源的發掘與利用            指導教師如何利用圖書、報刊、繪本、繪本館、博物館、社區資源等,豐富教學內容。            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開闊視野,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第三部分:小學語文教學的評價與反思  本部分將重點關注小學語文教學的評價體係構建與教師專業發展。     第七章: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體係的構建與實踐        7.1 教學評價的原則與功能            探討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閤。            強調評價的診斷性、激勵性和發展性。            解析評價在促進學生學習、改進教學、反饋教學效果等方麵的功能。        7.2 過程性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通過觀察、訪談、作品分析、課堂錶現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            建立學習檔案,記錄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指導教師如何給予學生及時、有效的評價反饋。        7.3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與創新            除瞭傳統的紙筆測驗,還可采用錶現性評價(如口語錶達、寫作、項目展示)、錶現性任務、自我評價、同伴互評等。            如何設計與新課標要求相匹配的評價工具和量規。        7.4 評價結果的分析與教學改進            指導教師如何分析評價結果,診斷教學中的問題。            根據評價結果,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設計。            與學生共同探討評價結果,促進學生自我認知和學習改進。     第八章: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教學反思        8.1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路徑            論述教師專業發展是終身學習的過程,涵蓋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等多個維度。            探討教師專業發展的多種途徑,如校本研修、專業閱讀、學術交流、教學研究、繼續教育等。            強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反思、成長的必要性。        8.2 教學反思的意義與方法            分析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            介紹不同形式的教學反思,如教學日記、案例分析、課堂錄像分析、同行聽課評課等。            引導教師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錶現、教學效果等多個角度進行深入反思。        8.3 教學研究與課題申報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介紹教學研究的選題、設計、實施與成果總結的基本流程。            指導教師如何進行課題申報,提升研究能力。        8.4 教師的職業素養與人文關懷            強調教師的敬業精神、責任感、創新精神和良好的師德風範。            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倡導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尊重每一個孩子,促進其全麵發展。  附錄: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節選)    常用小學語文教學術語解釋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集錦  本書力求語言通俗易懂,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案例豐富,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指導性。希望本書能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得力助手,幫助大傢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為培養新時代優秀的小學語文人纔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