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入门教程-零基础学画画

素描入门教程-零基础学画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飞乐鸟工作室 著
图书标签:
  • 素描
  • 绘画
  • 入门
  • 零基础
  • 绘画教程
  • 艺术
  • 绘画技巧
  • 学习画画
  • 手绘
  • 绘画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启东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52364
商品编码:29648629852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将铅笔素描BB知识与技巧进行总结与提炼,归纳为工具使用、基础技法和案例实践三大部分展开介绍。书中对握笔姿势、画线手法、绘画中哪一步该使用哪种铅笔等FC基础但直接影响绘画效果的细节介绍详尽,对初学者容易搞不懂、不会运用的透视、构图、质感表现等概念讲解细致,案例丰富、步骤完整、印刷清晰,更附赠200分钟高清教学视频,FC适合零基础素描初学者自学提高,为以后学习其他画种打下坚实基础。

关联推荐

为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想快速掌握素描BB基础知识与技巧,你需要这本简单、易学、不枯燥的素描入门教程!

超简单!零基础自学不担心!

超全面!素描知识全部覆盖!

超细腻!清晰大图更易临摹!

更赠200分钟高清教学视频,扫码即看,捧着手机J能学素描!

从零开始学素描,J选这一本!

 
目录
目录 Chapter 1 素描工具的应用 1.1 铅笔、炭笔和钢笔 8 1.2 铅笔的用法 9 1.3 素描纸与素描本 10 1.4 橡皮的使用方法 11 1.5 多种小工具的应用 12 Chapter 2 素描中线条的画法 2.1 平行直线 14 2.2 斜线 15 2.3 弧线 16 2.4 交叉线 17

目录

 

Chapter 1 素描工具的应用

1.1 铅笔、炭笔和钢笔 8

1.2 铅笔的用法 9

1.3 素描纸与素描本 10

1.4 橡皮的使用方法 11

1.5 多种小工具的应用 12

 

Chapter 2 素描中线条的画法

2.1 平行直线 14

2.2 斜线 15

2.3 弧线 16

2.4 交叉线 17

2.5 线条的组合运用 18

 

Chapter 3 素描起型的诀窍

3.1 素描的标准绘画步骤 20

3.2 找到关键点来定位 21

方锥穿插体 22

3.3 活用对比法 23

十字穿插体 24

3.4 实用的铅笔测量法 25

立方体 26

 

Chapter 4 素描构图方法全掌握

4.1 用取景框构图的方法 28

4.2 用Z适合的角度画画 29

4.3 如何吸引观者注意力 30

4.4 利用物体分割画面 31

4.5 常见的画面构图 32

花瓶与水果 33

 

Chapter 5 搞定素描中的透视

5.1 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36

保温杯 37

5.2 近实远虚的绘画应用 38

一串葡萄 39

5.3 认识视点与视平线 40

5.4 一点透视 41

5.5 两点透视 42

5.6 三点透视 43

啤酒瓶 44

 

Chapter 6 认识物体的结构

6.1 球体的透视结构 46

苹果 47

6.2 圆柱体的透视结构 48

易拉罐 49

6.3 立方体的透视结构 50

手提袋 51

6.4 复杂形体的透视结构 52

调料瓶 53

 

Chapter 7 用明暗表现立体感

7.1 三大面 56

7.2 五大调 57

西红柿 58

7.3 表现物体明暗 59

梨 60

7.4 物体之间的明暗变化 61

茶壶与茶杯 62

7.5 固有色的灰度转变 63

砂锅 64

7.6 光线强弱对明暗的影响 65

青椒 66

7.7 光源方向对明暗的影响 67

瓷碗 68

7.8 不同光源下的物体明暗 69

陶罐 70

7.9 怎样找准物体投影 71

橘子 72

7.10 营造画面空间感 73

蔬菜组合 74

 

Chapter 8 表现多种质感

8.1 玻璃质感 76

玻璃杯 77

8.2 陶瓷质感 78

陶瓷杯 79

8.3 金属质感 80

戒指 81

8.4 凹凸质感 82

核桃 83

8.5 褶皱质感 84

衬布 85

8.6 粗糙质感 86

蜜橘 87

8.7 图案的表现 88

糖罐 89

8.8 毛发的画法 90

小鸡 91

 

Chapter 9 人物素描基础

9.1 用几何形体概括头像 94

9.2 头部的透视 95

9.3 三庭五眼 96

9.4 眼睛的画法 97

画只眼睛 98

9.5 鼻子的画法 99

画个鼻子 100

9.6 耳朵的画法 101

画只耳朵 102

9.7 嘴巴的画法 103

画个嘴巴 104

 

Chapter 10 画一画石膏几何体

10.1 圆柱圆锥穿插体 106

10.2 圆柱体与六棱锥 109

10.3 几何体组合 113

 

Chapter 11 画一画静物

11.1 山竹 118

11.2 咖啡壶 121

11.3 水果与陶罐 124

11.4 红酒与面包 128

11.5 茶具与甜点 132

 

Chapter 12 画一画石膏头像

12.1 琴女 138

12.2 大卫 142

 

Chapter 13 画一画人物

13.1 男生人像 148

13.2 女生人像 153

13.3 儿童头像 157

显示全部信息

艺术启蒙与视觉探索:基础绘画技巧与创作实践 一、 基础素描的精髓:光影、结构与空间 本书旨在为所有渴望掌握绘画基础的初学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路径。我们不关注速成或花哨的技巧,而是回归绘画最本质的训练——素描。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石,它教会我们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用线条和明暗来重建三维的实体感。 1. 光影的语言:理解明暗关系 绘画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光影的精确把握。本书将详细剖析光线在物体表面产生的所有现象:高光、亮面、灰面、暗面、反光以及投影。我们不仅会介绍如何使用不同硬度的铅笔(从2H到8B)来表现这些层次,还会深入探讨“明暗交界线”的微妙过渡,这是塑造体积感最关键的一环。通过大量的静物写生案例,读者将学会如何“听”光,用视觉语言准确记录光源的方向和强度。 2. 结构与形态: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 形态的准确性是素描的骨架。我们将从最简单的几何体(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入手,建立对透视学的基本认知。透视学并非枯燥的数学公式,而是理解物体在空间中如何被观察的钥匙。我们将讲解单点透视、两点透视的基本规则,并强调如何将这些规则灵活运用于复杂的形体结构中。随后,我们会过渡到更复杂的静物组合,例如陶罐、金属器皿和布料,重点训练读者的空间感和对物体内在结构的推断能力。理解结构,即使在完全黑暗中,也能凭记忆画出物体的准确轮廓和比例。 3. 材质的触感:铅笔的无限可能 不同的材质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法。本书将专门辟章探讨如何利用素描材料的特性来模拟不同的质感。例如,表现玻璃的通透感需要精细的擦除和柔和的过渡;表现木材的粗糙需要使用排线(Hatching)和交叉排线(Cross-hatching)的力度变化;而表现金属的光泽则要求对高光和边缘锐度的极端控制。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精确的灰阶处理,让观者“感觉”到物体的物理属性。 二、 人体与肖像的深度解析:比例、动态与神韵 在掌握了基础的几何体和静物处理后,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更具挑战性但也更富有人文关怀的领域——人物速写与肖像素描。 1. 人体结构速写:捕捉动态的瞬间 人体是自然界最复杂的形态之一。我们不要求读者成为解剖学专家,但必须掌握“抓形”的技巧。本书将侧重于动态速写,教授如何使用“线流”和“重量线”来快速捕捉人物的重心、动作趋势和内在张力。通过大量的行走、坐姿、动态速写练习,读者将学会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人物的神韵和平衡感,而不是陷入到对细节的僵化描绘中。重点讲解如何简化人体结构,将其视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几何块体,这对于提高写生效率至关重要。 2. 肖像的奥秘:面部比例与表情心理 面部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中心。肖像素描的学习将围绕精确的比例展开,包括“三庭五眼”等经典法则,但更强调这些法则在个体差异中的灵活运用。我们将详细拆解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的个体结构,分析它们如何组合形成独特的面部特征。 更进一步,本书将探讨“神韵”的捕捉。神韵并非外在的线条,而是内在情绪的投射。通过对面部肌肉的了解,读者将学会如何通过眉毛的微小角度、眼角的肌肉紧张度来表现喜悦、忧郁或沉思等复杂情绪,使画中人物“活”起来。光影在肖像中扮演着塑造立体感和烘托情绪的双重角色,我们将专门分析不同光照角度下,面部轮廓和凹陷处的细微变化。 三、 创作实践与视角拓展 基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更广阔的艺术创作。 1. 构图的艺术:引导视线的魔法 一幅成功的画作,其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构图。本书将介绍经典的构图法则,如三分法、对角线构图、S形构图等,并分析大师作品中是如何运用这些法则来平衡画面、制造视觉焦点、引导观者视线流动的。我们将教授如何通过调整主体与背景的留白、元素之间的呼应关系,来增强作品的叙事性和视觉冲击力。 2. 视野的延伸:从写实到表现 在扎实掌握了精确描绘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习者探索个人风格的表达。本书最后一部分将简要介绍一些超越纯粹写实的概念,如“块面感”的强化训练,如何有意识地夸张或简化某些结构以达到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我们将探讨线条的节奏感和排线的肌理感在构建画面整体氛围中的作用,鼓励学习者将观察到的现实转化为具有个人印记的视觉语言。 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训练,读者将不仅仅学会“画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看”和“如何思考”——这是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绘画创作者所必需的两个核心能力。本书是一场关于视觉认知与手眼协调的深度修行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绘画充满好奇但完全零基础的上班族,平时工作忙碌,但一直有个小小的梦想就是能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市面上很多绘画教程都给我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动不动就是素描三大面五调子,把我吓得够呛。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它的封面就很有亲和力,翻开内页更是让我惊喜。它没有卖弄那些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易于理解的语言,一步步引导我入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形体感知”的讲解,让我明白原来画画不只是临摹,更是对物体内在结构的理解。书里通过一些非常简单的几何体,比如方块、圆柱、球体,来讲解如何建立三维空间感,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我以前总觉得画出的东西是“扁”的,没有立体感,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去想象它的体积。书里还有很多关于“笔触”的练习,让我体会到不同的笔触能带来不同的质感,比如用粗糙的笔触来表现木头,用细腻的笔触来表现丝绸。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我觉得画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书里还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绘画心得和生活小故事,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导,更像是一位知心朋友在分享她的绘画旅程,非常温暖。

评分

我是一个对美术设计一直都有兴趣,但苦于找不到合适入门方法的学习者。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翻开后,发现这本书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零基础进阶之路”。它不是那种把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塞给你的书,而是非常有条理地,从最基础的“看”开始,到“画”的每一个关键步骤都讲解得很到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透视基本原理”的介绍,虽然我之前对透视这个概念有点畏惧,但书里用非常直观的方式,通过简单的例子,比如平行线在远方汇聚,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还引导我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分析其中的透视关系,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能立刻应用到实际观察中。此外,书中关于“明暗关系”的处理也非常细致,不仅仅是讲了“亮部”和“暗部”,还深入讲解了“灰部”和“反光”等细节,让我明白原来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如此丰富。每次看完一章节,我都会跟着书里的练习做,感觉自己的绘画能力真的在一点点提升,从一开始的“画什么不像什么”,到现在能画出一些基本的样子,我真的非常开心。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觉得画画是一项遥不可及的技能,需要天赋和长期的训练。直到我意外地发现了这本《素描入门教程-零基础学画画》,我的看法被彻底改变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用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将绘画的奥秘一步步地揭示出来。它没有让我一开始就对着复杂的静物发愁,而是从最基础的线条开始,教我如何掌握用笔的力度和方向。我特别喜欢它讲解“形状的构成”这一部分,让我明白原来我们看到的任何物体,都可以分解成最基本的几何形状。通过反复的练习,我开始能更准确地捕捉到物体的轮廓,不再是随意地涂抹。书中的很多小技巧都非常实用,比如如何用虚线来表现物体的边缘,如何通过细微的笔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这些都让我觉得画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怎么画”,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看”,培养我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敏感度。我感觉我不再是一个对绘画一无所知的新手,而是真正踏上了绘画的旅程。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棒了!我一直都很想学画画,但总觉得自己没有天赋,每次拿起笔来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市面上的教程也看了不少,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太枯燥,看得我头昏脑涨,最后都放弃了。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没有一上来就讲什么透视、构图这些高深的东西,而是从最基础的线条、形状开始讲解。每一页都配有清晰的插图和详细的步骤说明,就像老师在手把手地教你一样。我最喜欢的是它讲解的“观察力训练”部分,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眼睛去“看”东西,而不是仅仅用眼睛去“扫”过。以前我画苹果,就是随便画个圆形,放个柄,但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苹果的阴影、光泽、表面的纹理都有这么多讲究。跟着书里的方法练习,我发现我好像真的能捕捉到物体的神韵了!而且,书里的很多小练习都非常有趣,不像在应付作业,更像是在玩游戏。比如“形状联想”这个练习,我把看到的各种形状都赋予了生命,画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动物和场景,让我觉得画画不再是件严肃的事情,而是充满了乐趣。我感觉我的手和大脑之间的连接越来越顺畅了,以前觉得画不准的地方,现在好像有了感觉,能画得更像一些了。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绘画是一门非常神秘的艺术,需要极高的天赋和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 myself 以前也尝试过一些绘画课程,但总是因为跟不上进度或者理解不了其中的概念而半途而废。这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这本《素描入门教程-零基础学画画》,彻底颠覆了我对绘画的认知。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循序渐进”原则。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的线条、轮廓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建立起对形状和空间的感知。我特别喜欢它讲解“结构线”的部分,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画看起来那么“准”,原来是抓住了物体的内在结构。通过书中提供的各种练习,我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简单的几何形状,然后再将它们重新组合起来。这种方法就像是给我的大脑安装了一个“绘画解码器”,让我能更清晰地理解和表现眼前的物体。而且,书中的插图都非常精美,色彩搭配也很舒服,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光影表现”的章节,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明暗变化,不再是简单的涂黑涂白,而是能感受到光线是如何在物体表面“流动”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