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會

知識社會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彼得·德魯剋(Peter F.Drucker)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推薦序一(邵明路)
推薦序二(趙曙明)
推薦序三(時寒冰)
引言 變革 / 1
第一部分 社 會
第1章 從資本主義到知識社會 / 17
知識新義 / 22
現代工業革命 / 25
生産力革命 / 30
管理革命 / 37
從統閤(性)知識到專業(性)知識 / 42
第2章 組織社會 / 44
組織的職能 / 46
獨特的“物種”:組織 / 47
組織的特徵 / 49
作為“減穩器”的組織 / 53
雇員社會 / 58
第3章 勞動力、資本及其未來 / 64
勞動力仍是一種資産嗎 / 65
需要多少勞動力和需要什麼樣的勞動力 / 67
沒有資本傢的資本主義 / 70
養老基金及其所有者 / 71
公司治理 / 74
使管理負責 / 77
第4章 新型勞動力大軍的生産力 / 79
需要什麼樣的團隊 / 81
需要專注於本職工作 / 85
組織重組 / 89
服務外包 / 89
避免新的階級衝突 / 91
第5章 以責任為基礎的組織 / 93
對與錯 / 94
什麼是社會責任 / 97
權力與組織 / 99
從命令到信息 / 103
從信息到責任 / 104
使每個人成為貢獻者 / 105
第二部分 國 傢
第6章 從民族國傢到巨型國傢 / 109
民族國傢的悖論 / 110
巨型國傢的維度 / 117
保姆國傢- / 118
作為經濟控製者的巨型國傢 / 120
財政國傢 / 121
冷戰國傢 / 123
日本特例 / 125
巨型國傢成功瞭嗎 / 127
政治分肥國傢 / 129
冷戰國傢:成功的失敗 / 132
第7章 跨國主義、區域主義和部落主義 / 137
金錢沒有祖國 / 138
信息也沒有祖國 / 139
國際社會的共同需要:環保 / 141
消滅恐怖主義 / 142
軍備控製 / 143
新現實:區域主義 / 145
重返部落主義 / 148
尋根之需 / 150
第8章 政府需要轉嚮 / 153
軍事援助無益論 / 156
哪些經濟理論需要放棄 / 158
專注於可行的 / 161
成敗參半:超越保姆國傢 / 163
第9章 通過社會部門重建公民意識 / 164
“外包”的需要 / 165
光有愛國主義精神是不夠的 / 167
需要重建社區意識 / 168
工廠社區的消失 / 170
誌願者:公民意識的體現 / 171
第三部分 知 識
第10章 知識:知識經濟學及知識生産力 / 177
知識經濟學 / 179
知識生産力 / 182
貨幣資本生産力 / 184
管理的要求 / 186
唯有融會貫通 / 188
第11章 應肩負起責任的學校 / 191
日本是怎麼做到的 / 192
新績效的要求 / 195
學會如何去學 / 197
融入社會的學校 / 200
學校:教育的閤夥人 / 203
學校應肩負起責任 / 204
第12章 知識人 / 207
緻謝 / 216
贊譽 / 218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套係中的定位:《知識社會》是德魯剋全集中社會學方嚮的作品,延伸閱讀包括《不連續的時代》《生態願景》《養老金革命》《新社會》《工業人的未來》。

★重磅推薦:本書得到知名經濟趨勢研究者時寒冰,樊登讀書創辦人樊登,葦草智酷創始閤夥人段永朝,中國首席經濟學傢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林采宜,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周濂等專傢的一緻推薦。

在《知識社會》裏,德魯剋首次提齣“知識社會”這個概念,全書分社會、國傢、知識三部分共12章,分彆探索與分析瞭我們如何從一個基於資本、土地和勞動力的社會,轉嚮一個以知識作為主要資源、以組織作為核心結構的社會。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成為社會的主流,財富的纍積、經濟的增長、個人的發展,均以知識為基礎。知識成為最重要的資源,知識的不斷創新、纍積、應用與分化,促進産業進步,引導個人、組織和社會的成長與發展。

用戶評價

評分

##當高度自動化以後,勞動力不算什麼,因為機器勞動廉價卻耐勞。 我們大部分都應該居安思危思考新社會所需求什麼職業

評分

##感謝我的老朋友彼得•伯格,讓我誤打誤撞讀瞭這本書。

評分

##感謝我的老朋友彼得•伯格,讓我誤打誤撞讀瞭這本書。

評分

##為知識付費的年代

評分

##為知識付費的年代

評分

##三十年前寫的書,現在看有種看古老預言的感覺。

評分

##知識是決定未來的。

評分

##微信讀書上三天翻完。印象深刻的是,“管理”確實是門學問,不僅僅自上而下發號施令那麼簡單。管理的模式分為三種:棒球隊、籃球隊、爵士樂團。其餘就沒有太多感悟瞭。不過找書過程中,發現這本老德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寫的,可能就解釋瞭為啥一些當時看來比較深刻的見解,在當前看來並沒有那麼振聾發聵瞭。

評分

##知識促使社會變革,社會變革衍生知識工作者。學習是一種能力,而這是一本站在時間高度寫社會變革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