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实用消毒技术

养殖场实用消毒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苗志国,李凌,刘小芳 编
图书标签:
  • 养殖消毒
  • 畜牧兽医
  • 养殖技术
  • 疾病防控
  • 生物安全
  • 消毒剂
  • 环境卫生
  • 农牧业
  • 实用技术
  • 养殖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178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963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68
字数:19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全书语言通俗易懂,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是兽医技术人员、养殖场技术人员和专业养殖户的良好参考读物。
1.各种兽医消毒技术全覆盖;
2.消毒技术流程化详解;
3.各种技术难点、弱点和易忽略点全解决。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兽医消毒的种类、养殖场的消毒方法、养殖场常用的消毒设备、养殖场的常规消毒、主要养殖场的消毒要点、消毒效果的检查和评价、提高消毒效果的措施等兽医消毒核心技术。全书语言通俗易懂,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是兽医技术人员、养殖场技术人员和专业养殖户的良好参考读物。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001
第一节 与消毒有关的几个名词 001
一、消毒 001
二、消毒剂 001
三、灭菌 002
四、防腐 002
五、抗菌作用 003
六、过滤除菌 003
七、无害化 003
第二节 消毒的种类 003
一、按消毒目的划分 003
二、按照消毒方法划分 005
第三节 消毒的意义 005
一、预防和扑灭传染病 006
二、预防畜禽群体及个体的交叉感染 007
三、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008
四、保证食品安全 008
第四节 养殖场消毒存在的问题 009
一、缺乏消毒意识 009
二、消毒的盲目性大 009
三、消毒操作不规范 010
四、消毒效果不检测 012
第二章 养殖场消毒的方法 013
第一节 物理消毒法 013
一、清除消毒 013
二、辐射消毒 016
三、等离子体消毒 023
四、光催化消毒 023
五、电化学法消毒 024
六、高温消毒和灭菌 024
七、冰冻消毒 030
八、吸附消毒 030
第二节 化学消毒法 031
一、化学消毒的作用机理 031
二、化学消毒的方法 032
三、化学消毒剂的类型及特性 033
四、影响化学消毒效果的因素 052
五、化学消毒的防护 058
第三节 生物消毒法 060
一、地面泥封堆肥法 061
二、坑式堆肥发酵法 061
三、沼气发酵法 063
第三章 养殖场常用的消毒设备设施 069
第一节 物理消毒法使用的设备及使用方法 069
一、机械清扫、冲洗设备 069
二、紫外线灯 070
三、干热灭菌设备 072
四、湿热灭菌设备 074
五、紫外线消毒器 077
六、电子消毒器 080
第二节 化学消毒法使用的设备 081
一、喷雾器 081
二、消毒液机 084
三、臭氧空气消毒机 085
第三节 生物消毒法使用的设施 087
一、发酵池 087
二、沼气池 087
第四章 养殖场的常规消毒 089
第一节 隔离消毒 089
一、出入人员的消毒 089
二、出入车辆的消毒 092
三、出入设备用具的消毒 092
第二节 畜禽舍的清洁消毒 094
一、畜禽舍消毒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094
二、畜禽舍清洁 095
三、畜禽舍的消毒步骤 097
第三节 水源的处理消毒 099
一、养殖场水源的卫生标准 099
二、水的人工净化 102
三、水的消毒 104
四、供水系统的清洗消毒 108
第四节 饲料的卫生处理 109
一、沙门氏菌的控制 109
二、霉菌的控制 111
第五节 带畜(体)消毒 116
一、带畜(体)消毒的作用 116
二、带畜(体)消毒药的选用 117
三、带畜(体)消毒的方法 120
四、带畜(体)消毒的注意事项 121
第六节 废弃物的处理消毒 123
一、污水的处理消毒 123
二、粪便的消毒处理 123
三、畜禽尸体的消毒处理 127
第七节 兽医器械及用品的消毒 133
第八节 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 136
一、一般消毒程序 136
二、污染场所及污染物消毒 137
三、发生A类传染病后的消毒措施 139
第五章 不同养殖场的消毒要点 142
第一节 猪场消毒要点 142
一、环境消毒 142
二、猪舍消毒 143
三、带猪消毒 144
四、用具消毒 146
五、粪便消毒 146
六、垫料消毒 146
第二节 禽场消毒要点 147
一、禽场入口消毒 147
二、场区环境消毒 147
三、禽舍门口消毒 148
四、禽舍消毒 148
五、人员消毒 153
六、饮水消毒 153
七、垫料消毒 154
八、水禽养殖的水体消毒 155
九、防控球虫病的消毒 158
十、人工授精器械消毒 160
十一、种蛋消毒 161
十二、孵化场的卫生消毒 165
第三节 牛羊场消毒要点 167
一、饲料的消毒 167
二、环境消毒 167
三、器具消毒 170
四、牛羊的体表消毒及蹄部、乳部卫生保健 170
五、皮革原料和羊毛的消毒 172
第四节 兔场消毒要点 172
一、人员消毒 172
二、地面消毒 173
三、兔舍的消毒 173
四、设备用具消毒 173
五、粪便消毒 175
六、消毒杀虫 175
第五节 水产养殖场消毒要点 176
一、环境消毒 176
二、池塘消毒 176
三、水生动物消毒 178
四、给饵消毒  178
五、废弃物消毒 179
六、器具消毒 179
七、特殊消毒 179
第六章 消毒效果的检查和评价 180
第一节 物理消毒法消毒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180
一、热力灭菌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180
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182
三、紫外线消毒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184
第二节 化学消毒法消毒效果检查及评价 185
一、微生物学鉴定 185
二、病毒消毒效果检查 202
三、现场消毒效果的检查和评价 206
第三节 粪便消毒效果的检查 217
一、测温法 218
二、细菌学检查 218
第七章 提高消毒效果的措施 219
第一节 加强隔离和卫生管理 219
一、隔离卫生 219
二、防鼠灭鼠 222
三、防虫灭虫 229
第二节 制订和严格执行消毒计划 235
一、消毒计划(程序) 235
二、执行控制 235
第三节 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236
一、根据病原微生物选择 236
二、根据消毒对象选择 236
三、根据消毒现场 237
四、消毒的安全性 237
第四节 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237
一、优质消毒剂的标准 238
二、适宜消毒剂的选择 238
第五节 保持清洁卫生 240
第六节 正确的操作 241
一、药物浓度配制准确 241
二、药物的量充足 245
三、保持一定的温度 245
四、接触时间充足 247
五、注意配伍禁忌 247
六、注意使用上的安全 248
七、消毒后的废水处理 248
附录 249
一、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6548—1996) 249
二、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1999) 252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57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范(HJ/T 81—2001) 260
五、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T 16569—1996) 265
参考文献 268

前言/序言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存栏量和畜产品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养殖大国。养殖业也成为我国农业结构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不断发生,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传染病的种类不断增多,病原体不断变异、毒力增强,细菌的耐药性产生,多重感染、继发感染和综合征病例增加,疾病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完全依赖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因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不能彻底有效地控制疾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国外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消毒是综合防治措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消毒,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减少养殖场和畜禽舍病原微生物数量,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传染病的发生。但由于消毒知识普及不够,如对消毒认识、消毒方法、消毒药物选择、消毒效果判断等方面的认识和应用都不到位,导致对消毒工作不够重视,消毒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消毒效果。为了提高对消毒的认识和进行科学、有效的消毒,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我们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这本《养殖场实用消毒技术》。
本书共分7章,分别是概述、养殖场消毒的方法、养殖场常用的消毒设备设施、养殖场的常规消毒、不同养殖场的消毒要点、消毒效果的检查和评价,以及提高消毒效果的措施。本书结合我国养殖业实际情况,既注重消毒知识的介绍,又重视消毒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重点突出、操作性强,适合兽医技术人员、养殖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养殖户阅读。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或疏漏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家禽疾病防控与健康养殖指南》 本书旨在为广大规模化家禽养殖场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疾病防控与健康养殖解决方案。在当前家禽养殖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疫病风险、环境污染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需求不断提高的多重挑战下,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家禽健康生长,提升养殖效益,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书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结合当前家禽养殖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科研成果以及一线实践经验,力求为养殖场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从业者提供一本操作性强、指导性高的参考书籍。 第一部分:家禽常见疾病的识别与诊断 本部分将深入剖析家禽养殖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各类疾病,涵盖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以及真菌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 详细介绍禽流感(H5、H7亚型等)、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马立克氏病、鸡痘、腺病毒病等。对于每一种疾病,本书将从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方法(如PCR、ELISA、血凝抑制试验等)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特别强调的是,本书将提供大量高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图片,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识别病症。 细菌性疾病: 涵盖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副伤寒、霍乱、葡萄球菌病、支原体病(如鸡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滑膜炎)、链球菌病、棒状杆菌病等。对于这些细菌性疾病,本书将聚焦于病原菌的培养鉴定、药敏试验指导下的抗菌药物选择、以及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会强调环境卫生和应激管理在家禽细菌性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寄生虫病: 重点关注体内寄生虫(如蛔虫、毛滴虫、球虫、滴虫、绦虫、线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螨虫、虱子、蚤等)的防治。本书将详细介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感染途径、临床症状、粪便诊断方法以及各类驱虫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并提供非药物性驱虫策略的建议。 真菌性疾病: 重点分析曲霉菌病、念珠菌病等,介绍其病原特性、感染方式,以及在霉变饲料和潮湿环境下的发生特点。本书将侧重于环境控制和饲料储存管理以预防真菌感染,以及在确诊后的治疗原则。 第二部分:家禽健康养殖与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本部分将从宏观层面,为养殖场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康养殖和生物安全体系提供指导。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场区规划与设计: 强调“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病禽隔离区、无害化处理区、办公区、生活区的合理布局,以及通风、采光、防鼠、防鸟、防虫等设施的建设要点。 人员管理: 制定严格的人员进出制度、消毒程序、着装规范,以及健康监测和培训计划。 车辆与物品管理: 详细介绍车辆消毒(进出场车辆、饲料运输车、粪污运输车等)的规范要求,以及疫苗、饲料、设备等物品的入场管理与消毒流程。 病原阻击: 介绍“全进全出”制度的实施要点,不同日龄鸡群的隔离措施,以及防止病原通过空气、水、饲料、昆虫、啮齿动物等途径传播的策略。 疫情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和监测制度,利用健康状况评估、生产性能监测、血清学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风险。 健康养殖管理: 环境控制: 详细讲解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氨气、二氧化碳、粉尘等关键环境指标的调控技术,以及如何根据家禽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精准管理。 饲养管理: 强调科学的饲料配方、饲喂方式、饮水管理,以及不同日龄、不同生产性能阶段的饲养要点。 应激管理: 分析各种应激源(如运输、疫苗接种、天气变化、疾病、嘈杂环境等)对家禽健康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应激缓解措施,如调整饲养密度、提供抗应激药物或益生菌等。 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 提供针对不同疫病、不同品种、不同养殖模式(如笼养、平养、散养)的科学、经济、有效的疫苗接种方案,并详细讲解疫苗的选择、储存、稀释、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及免疫效果的评估。 药物使用管理: 强调“慎用、精用、巧用”的原则,提供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驱虫药物、维生素、电解质等各类兽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指导,并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介绍符合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粪污处理技术,如堆肥、沼气发酵等,并探讨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第三部分:家禽疫病综合防控策略与方案 本部分将整合前两部分的知识,为养殖场提供一套完整的疫病综合防控体系。 针对性疾病的防控方案: 针对家禽养殖中最具威胁性和经济损失最大的几种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提供详细的、分阶段的防控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预防阶段: 疫苗免疫策略、生物安全措施、环境控制、营养支持等。 发病初期: 快速诊断、早期隔离、对症治疗、加强消毒等。 发病中后期: 综合治疗、康复管理、疫病净化等。 抗生素耐药性管理: 深入分析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原因、危害,并提出减少抗生素使用、推广替抗产品、加强药物敏感性监测等策略,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抗生素耐药性挑战。 病原净化技术: 介绍针对特定病原的净化技术,如针对沙门氏菌、支原体等,从源头控制、药物治疗、环境消毒、免疫接种等多个方面入手,达到净化目标。 疾病爆发应急预案: 针对不同规模的疫情爆发,提供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人员分工、物资准备、信息报告与沟通机制,以及疫情扑灭后的评估与恢复措施。 智能化疫病防控: 介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在家禽疫病防控中的应用,如通过智能传感器监测环境指标,通过AI分析家禽行为和生产数据,实现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精准干预。 第四部分:常见问题解答与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收集养殖一线常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帮助读者避免踩坑。 常见问题集锦: 如“如何区分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疫苗接种后为何仍发病?”“为何使用药物后效果不佳?”“如何降低死淘率?”等。 案例分析: 选取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品种的养殖场,在疫病防控、健康养殖方面取得成功或遭遇挫折的真实案例,从疾病发生原因、防控措施、管理得失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经验。 《家禽疾病防控与健康养殖指南》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实用的内容,直观的图文展示,为家禽养殖行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疾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工具。本书的出版,期望能够帮助广大养殖户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禽肉产品。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兽医工作的人员,我接触过不少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但能像这本书一样,将操作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完美结合的并不多见。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和布局。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还花了不少篇幅介绍了物理消毒(如紫外线、臭氧、巴氏消毒)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以及一些新兴的生物消毒技术的前景。这表明作者拥有非常开阔的视野,让这本书的参考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当下。此外,书中的图示和流程图设计得非常专业,每一个操作步骤都配有清晰的示意图,这对于跨文化交流或者新员工培训都极为便利。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我需要时间慢慢消化吸收其中的精髓,可以预见,它将成为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解决消毒难题的“最佳拍档”。

评分

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接触到这本书的,他是一家规模化养猪场的负责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极高。他提到,以前我们在进行全场消毒或者疫病爆发后的紧急处理时,往往是凭经验和一些零散的资料来操作,效率和效果都难以保证。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量化的标准操作流程(SOP)。我重点关注了其中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消毒效果差异的章节,这在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技术手册往往是“一刀切”,但这本书显然考虑到了环境温度、湿度对消毒剂活性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光是看到它对“耐药性菌株的筛选与应对”这一小节的分析,我就觉得这本书的专业度非同一般。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做”的层面,更深入到了“为什么这样做”的原理层面,这对于提升我们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清晰,图文并茂,即使是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结构图,也讲解得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一线技术人员快速查阅和学习。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专业技术书籍抱有疑虑,总觉得内容会过于学院派,很难落地。但是,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贴近实际操作者的思维习惯。它没有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非常实在的口吻在和你对话。我注意到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经济性消毒方案”,这对我们小型养殖户来说太友好了。毕竟,消毒工作是一项持续的开支,如何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是运营的关键。这本书细致地对比了几种主流消毒剂的性价比,并结合了不同动物(禽类、猪类、牛羊)的生理特点,给出了定制化的采购和使用建议。这种“手把手”的指导,远比那些只谈理论的书籍要实在得多。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消毒盲区”时的那种细致入微,比如通风管道、饲料储存区域的特殊处理,这些往往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忽略的关键点。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非常值得拥有。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质朴的田园风光和现代化的消毒设备结合在一起的画面,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我一直对现代农业,特别是畜牧养殖方面比较感兴趣,但总觉得消毒这块知识点散乱,没有系统的方法论。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的“及时雨”。我特意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基础的微生物学知识,到各种消毒剂的选择与配比,再到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具体操作流程,都做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关于“生物安全”那一章,作者似乎运用了很多实际案例来解释理论,而不是枯燥地堆砌数据,这对于我们这些实践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关于设备维护和应急处理的部分,毕竟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突发状况都需要我们快速反应,这本书的系统性总结想必能提供一个很好的操作指南。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编写风格是那种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的,让人觉得作者是真正深入一线,了解我们痛点的人。我完全相信它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可能只是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产品,但深入阅读后发现,它实际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用A消毒剂”,而是教你如何根据自身的养殖规模、疫病历史、当地的流行病学特点,来设计一套最适合你的消毒策略。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人员流转与清洗消毒流程”的论述,详细到每个人进入养殖区前后的着装、工具的消毒规范,甚至连洗手液的选择都有讲究。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现代高标准养殖所必需的。更令人赞赏的是,作者在介绍新技术和新产品时,保持了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不会一味推销,而是强调“适用性”和“科学验证”。这种严谨的态度,让读者对书中的所有结论都深信不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科学、高效管理现代养殖环境的“圣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