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ikkei Design
出版:天下文化
语种:繁体中文
页数:192
装帧:平裝
尺寸: 14.8 x 21 cm
ISBN:9789864791866
出版日期:2017/03/30
編者序
序章——認識IKEA
IKEA不為人知的小常識
與IKEA有關的數據
第1章——IKEA的理念是大眾化設計
IKEA的目標是「為每個人設計」
IKEA式創新的祕密
資深設計師心目中的設計開發
第2章——深入製作產品的現場
潛入阿姆胡特!探訪IKEA的開發據點
將IKEA創意具體化的兩大重鎮
第3章——新品的作法
何謂好設計?
建築師.蘆澤啟治心目中的PS系列
嘗試使用永續發展的素材
向全世界宣揚瑞典文化
如何在生活中活用新的科技?
用商業力量幫助貧困階級
第4章——IKEA如何與消費者溝通
300頁背後的故事
IKEA如何打造在地化的展示間
重現住宅的實際尺寸,消除顧客的疑慮
舉辦派對,加深地緣關係
把枕頭變成廣告媒介,還能實際體驗觸感
門口的美食體驗,也是品牌宣傳的一環
第5章——今後的IKEA
IKEA今後的目標
多通路零售策略下的新門市型態
負責推廣「飲食讓生活更快樂」的新菜單
前進瑞典,看IKEA如何用設計征服全世界
從瑞典鄉間的一家小雜貨店,到全球zui大家具製造與零售商,進軍52個國家,展店超過300家門市,IKEA魅力橫掃全世界。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IKEA設計的,從來不只是家具的外型!
從商品能否達到zui多樣化的用途、適用於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習慣,選用的材質是否耐用、環保,採用的包裝能否減低運輸成本、方便門市陳列,到能否以大多數人負擔得起的價格銷售,每一點都是IKEA開發商品時不容忽視的必要條件。
有了好的產品,IKEA還會用心設計能與消費者接觸的每一個機會,從型錄到賣場,從廣告到服務…你知道嗎?甚至連全球IKEA門市單日賣出290萬顆的瑞典肉丸,都不只是個商品,它不但身兼瑞典文化與美食的推廣大使,同時還是IKEA業績zui好的沙發銷售員,小兵怎麼立大功?而「IKEA的設計」究竟涵蓋哪些層面?
商品│五大要素都符合,才是好設計,重點是要能為人們解決生活上的難題
陳列│每一個展示間背後都有故事,對佈置無感的人都願意掏錢埋單
型錄│費心打造精緻逼真的場景,讓人身歷其境,激發購物欲
宣傳│新門市開幕需要刷存在感,就在大樓陽台掛滿印著LOGO的棉被
銷售│用價廉物美的肉丸抓住消費者的心,宣揚瑞典文化兼促進家具銷售
市場│進軍日本曾碰壁,直到讓北歐家具融入榻榻米房間毫無違和感
經營│平時盡量節約,機會來時才有足夠的彈藥投入開發新的素材與能源
IKEA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不只滿足你對美好生活的各種憧憬,更讓你非買不可!
本書特色
《日經設計》採訪團隊親赴瑞典,第一手採訪IKEA的大眾化設計中心、試作品工作室、產品測試實驗室、攝影棚…等外界難以一窺究竟的重要據點,帶你直擊IKEA如何將創意化為具體、如何緊緊抓住消費者的心!
名人推薦
IKEA宜家家居台灣行銷總監 程耀毅、
奧美廣告執行創意總監 龔大中 專業推薦
日經設計
《日經設計》是一本專門報導如何在商業或經營上活用設計的綜合情報誌。深入探討熱賣商品背後與設計相關的各式主題,例如「如何打造品牌」、「顏色的趨勢」、「暢銷的包裝」、「如何創新」等,剖析因設計而成功的各式商業實例。business.nikkeibp.co.jp/ND/index.html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希望有一天能搭時光穿越機回到古代,用宋代青瓷喝杯茶。在天下文化的譯作有《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無印良品的設計》(合譯)。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即便是涉及到一些家具制造和物流管理的专业内容,作者也能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故事将其阐释清楚,丝毫没有给人造成阅读障碍。我尤其欣赏它对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探讨。现代人购买家具,往往只关注到“拥有”的那一刻,但这本书却引导我们思考:这个产品在被设计出来之前,以及被我们使用完毕之后,它的归宿在哪里?宜家在“可回收性”和“耐用性”上所做的努力,以及他们如何试图构建一个更具循环性的商业模式,这些前瞻性的思考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即买即弃”的消费习惯,认识到真正好的设计,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并且对地球负责任的设计。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好看的家具”,它更像是一本关于“负责任的生活方式”的设计指南,读完后,我对购买任何一件家居用品都会更加审慎,不再只看价格标签,而是会去探究其背后的设计故事和生态代价。
评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打破“高冷”的设计壁垒,让普通消费者也能成为“懂行”的鉴赏家。它不是那种堆砌着华丽词藻的宣传册,而是一本充满洞察力的内部视角解读。我最喜欢它对宜家“全球化与本地化”冲突的处理。如何让一个瑞典的简约风格,能够适应从亚洲拥挤的城市公寓到北美广阔郊区别墅的各种居住场景?书中分享了设计师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敏感度测试和调整过程,这些细节的描摹,非常真实有趣。它让我们看到了设计不仅仅是线条和形状的组合,更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深刻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用设计师的眼光去审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日常物品,如何从那些看似平凡的设计中,挖掘出背后的逻辑和美感。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一种在实用主义和审美追求之间寻找平衡的生活哲学。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本关于宜家设计方面的书会是一本枯燥的行业分析报告,充满了技术术语和生硬的图表,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更像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设计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作者似乎花了大量时间在走访宜家的设计工作室和工厂,记录下了那些设计师们在面对实际生活难题时迸发出的火花。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小空间解决方案”的那几个章节,尤其是在应对全球城市化带来的居住空间压缩问题时,宜家设计师们展现出的那种近乎“魔术师”般的创造力。他们是如何通过创新的折叠机制、多功能集成单元,将原本不可能的功能强行塞进一个狭小的公寓角落里的?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们如何从一个真实用户的抱怨中提炼出市场需求,再通过快速原型制作和用户测试来打磨最终产品,这个过程的迭代和修正,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没有回避宜家在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挑战,反而坦诚地展示了作为一个全球性企业,如何在坚持其设计理念的同时,应对复杂的全球化生产网络的压力。读完之后,我再去看宜家的目录册,眼神都变了,仿佛能看穿那层装饰表皮,直击其内核的工程学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
评分我是一个对工业设计史略有涉猎的爱好者,很多关于北欧设计的书籍我都收藏了。但与其他侧重于美学流派演变的著作不同,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聚焦于“如何将高端设计理念大规模地应用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它不仅仅是在赞美宜家的简约风格,而是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量产可行性”工程学。书中关于材料科学和可持续设计的部分,简直是一本精彩的教科书。例如,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木材替代品的结构强度、成本效益以及环境足迹,解释了为什么某种人造板材会在宜家的某款产品中被选中,而不是更昂贵的实木。这种深入到底层的技术探讨,让我对“设计决策”的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知——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多重制约因素的博弈结果。此外,书中对于宜家零售空间的设计理念也有独到见解,它不仅仅是陈列室,更是一种沉浸式的购物体验的引导,如何通过空间布局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里面蕴含的心理学和空间规划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居家美学有着执念的人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好奇,为什么宜家的产品总能以那种恰到好处的简洁和实用性,轻易地占据人们的生活空间,并且让人心甘情愿地“非买不可”。读完这本厚厚的书,我终于明白了他们背后的设计哲学,那远不止是简单的低成本策略。书中对“民主设计”理念的深入剖析尤其引人入胜,它详细阐述了宜家如何平衡美观、功能、质量、可持续性和低价这五大要素。比如,它会带着你拆解一个看似普通的储物柜,分析从原材料的选择、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到最终包装运输的每一个环节是如何被精心地优化,以确保最终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产品,既能符合现代生活的节奏,又不会让钱包大出血。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关于色彩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的案例研究,它们解释了为什么某些产品让人用起来感觉特别“顺手”,为什么某些配色能瞬间提升房间的温馨度。这本书的图文排版也做得非常专业,那些高清晰度的产品细节图,简直就是一本精美的产品鉴赏录,让我对“设计”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品,而是渗透在我们日常呼吸间的智慧结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