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艾扬格运动瑜伽
定价:198.00元
作者:【印】B.K.S. 艾扬格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43739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l艾扬格大师生前*后一部著作
l写给运动人士的瑜伽练习手册
l运动瑜伽有助于缓解紧张、调动体能、释放阻力、提升协调性,使竞技者和运动者达到*身体状态
内容提要
艾扬格瑜伽大师在其长逾八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曾教导了数位运动员细节瑜伽,从印度板球队的老人到柳条小门天才萨钦?田杜卡。艾扬格大师以对人体和心灵的深入理解,加上他的丰富经验,以及与运动员、体育科学家等的广泛交往,编写出专用于运动人士的瑜伽技巧。
众所周知,运动很容易受伤,比受伤更糟的是恢复之后的旧伤复发。《艾扬格运动瑜伽》展示了瑜伽如何训练头脑和身体,帮助运动员变得更灵活、强壮和专注。将瑜伽融入日常生活会给运动员带来平衡、力量和难以置信的灵活性,并帮助他们*程度地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
力量不是源于力气而是源于对比例和平衡过程的精微把握。瑜伽帮助我们减少紧张,高效调动能量,释放每个关节的阻力,动作协调合而为一。任何人,不论多大,从8岁到80岁,都可以浏览本书,发现可以加强和丰富健康和幸福的、有价值的东西。
目录
前言v
序言vii
入门001
章
瑜伽艺术与运动009
第二章
瑜伽发展运动全能017
第三章
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训练051
第四章
运动员常见问题的缓解081
第五章
比赛期间的瑜伽练习099
第六章
身体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治疗115
第七章
缓解旅途疲劳的方法127
第八章
如何克服过度训练综合征141
第九章
退役后如何保持健康151
第十章
给女员的特别提示159
第十一章
体式和呼吸控制法169
第十二章
瑜伽装备和辅具295
第十三章
练习瑜伽的运动员303
作者介绍
B.K.S. 艾扬格(B.K.S.Iyengar),现代瑜伽创始人,上的瑜伽导师之一,2004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他一生致力于向传播瑜伽,撰写了瑜伽著作30多部,并使其在当代风靡全球。他把八十多年的瑜伽教授经验融于这本《艾扬格运动瑜伽》中,让所有读者受益。这部书是继《瑜伽之光》和《艾扬格调息之光》之后的一部为详尽的瑜伽练习手册。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我的瑜伽练习之路上绝对算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存在。我第一次接触到B.K.S. 艾扬格的名字,是在我还在探索各种瑜伽流派的初期,那时候的我,对体式转换的流畅度、呼吸的配合,以及所谓“心灵的宁静”都充满了好奇,也走了不少弯路。在尝试了许多风格后,我渐渐意识到,很多时候,我只是在被动地跟随,而没有真正去理解每一个体式背后的“为什么”。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而严谨的老师,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瑜伽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展示几个优美的体式照片,然后配上一两句简短的口令。相反,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一个体式的细节,从身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如何发力,到脊柱应该如何延展,再到身体的每一个关节应该如何去“就位”。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体式之间过渡的讲解,也异常清晰,我开始理解,原来流畅的体式转换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而是需要对前一个体式有深刻的理解,并为下一个体式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严谨的教学方法,让我对瑜伽的理解从“形”上升到了“意”,我开始真正地“感受”我的身体,而不是仅仅“控制”它。即使是那些我自认为已经掌握的体式,在阅读了这本书的讲解后,也仿佛获得了新生,我发现了自己之前练习中存在的细微偏差,并找到了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去调整。这种深入骨髓的指导,让我对瑜伽练习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更系统、更深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是一位有一定瑜伽练习基础的爱好者,之前接触过几种不同的体系,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所倡导的那种“精确”和“系统”的练习理念。很多时候,我们在练习中会遇到瓶颈,感觉进步缓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的练习不够精准,缺乏系统性。这本书,就像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它用最清晰、最有逻辑的方式,剖析了瑜伽体式背后 the biomechanics of the human body. 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更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并且解释了每一个动作对身体带来的具体益处和潜在风险。我从中学会了如何去“聆听”我的身体,如何去辨别那些细微的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去调整我的练习。书中对于体式细节的讲解,比如手腕的受力方向,肩胛骨的定位,骨盆的倾斜度等等,都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意识到,原来很多我以为的小错误,都会对整个体式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瑜伽练习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不再满足于“差不多”,而是开始追求“更好”。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更深层次的瑜伽练习之门,让我能够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去探索身体的无限可能。
评分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沉静而有力量的哲学韵味,它不像很多瑜伽读物那样追求表面的悦目,而是直抵人心的深处。我一直以来都觉得,瑜伽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一种对自我内在的探索。很多时候,我们在练习中遇到的瓶颈,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僵硬或者力量不足,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给了我巨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教授体式,更是在体式中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你去观察自己的情绪、意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你的身体。我记得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耐心”在瑜伽练习中的重要性,那一段文字让我豁然开朗。我之前总是急于求成,希望能够快速达到某个体式,却忽略了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这本书让我明白,瑜伽的真正意义在于过程本身,在于每一次呼吸、每一次伸展、每一次内观。它让我学会去拥抱身体的局限,并从中找到成长的空间。这种从内而外的引导,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地在“做”瑜伽,而是在“体验”瑜伽。每一次的练习,都变成了一次与自我的对话,一次对生命奥秘的探索。这种深邃的内涵,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指导书,更像是一本精神的指南,指引我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给我这样一位“瑜伽小白”量身定做的,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它的内容却异常接地气,并且充满了实用性。我当初选择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它关于“运动瑜伽”的侧重点,我希望找到一种能够强身健体,同时又不会过于激进的练习方式。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它没有用过于复杂的术语,也没有罗列一大堆我可能根本做不到的高难度体式。相反,它从最基础的呼吸控制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你去感受身体的变化。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一个体式分解的讲解,它会告诉你,在做这个体式的时候,身体的哪些部位需要主动发力,哪些部位需要放松,以及应该保持怎样的呼吸节奏。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山式”的讲解,我以为我一直都做对了,但看了书的指导,我才发现,原来我之前只是站着,而没有真正地“站成山”。书中强调的“根植于大地,向上延展”的感觉,让我瞬间明白了那个体式的精髓。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感觉自己好像有一个24小时在线的私人教练,随时随地都能解答我的疑问。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辅助练习的方法,比如如何利用瑜伽砖和瑜伽带,这对于我这样没有专业器械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让我能够安全、有效地去练习,并且逐渐建立起对身体的信心。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瑜伽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的“拉伸”和“放松”层面,觉得它是一种温和的运动,适合所有人。然而,这本书却彻底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让我看到了运动瑜伽更深层次的力量和可能性。我一直都希望能找到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升精神的运动方式,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那个“答案”。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体式的指导书,更是一本关于身体智慧的百科全书。书中对每一个体式的讲解,都不仅仅是肌肉的运动,而是涉及到身体的整体协调,包括呼吸、意识、甚至是情绪的连接。我记得书中有一章,详细阐述了“力量”在瑜伽中的角色,它并非粗暴的肌肉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充满控制的力量。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瑜伽并非只是软弱的象征,它同样可以培养出强大的身体素质和坚韧的意志。书中提供的练习计划,也让我看到了如何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基础的体式到更具挑战性的组合。这种科学的规划,让我充满了信心,也让我看到了身体在持续练习下所能达到的惊人变化。这本书,让我对运动瑜伽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自我超越,更是一种与身体深层连接的奇妙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