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学素描 9787532286744

换个角度学素描 978753228674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斯坦尼尔,杨璐 著
图书标签:
  • 素描
  • 绘画
  • 艺术
  • 技巧
  • 教程
  • 入门
  • 绘画技巧
  • 艺术学习
  • 视觉艺术
  • 绘画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2286744
商品编码:2964860423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换个角度学素描

定价:45.00元

售价:32.9元,便宜12.1元,折扣73

作者:(英)斯坦尼尔,杨璐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32286744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换个角度学素描》旨在帮助大家拓展素描知识及学习各种绘图媒介的使用。它能使大家了解各种媒介的特征并利用它们来实现理想的画面效果。本书以独特的方式汇总编辑而成,不仅为初学者和美术生带来了素描技巧,还提供了很多例子供大家练习,是一本实用、基础、经典的素描全书。

选择本书的理由:

1. 用另辟蹊径的编写手法打破传统概念:一切只为培养读者的观察力、表达力、审美力,让你重新认识绘画,换个角度学素描。

2. 熟用各种媒材,抛开思想禁锢:铅笔、炭笔、钢笔、蘸水笔、毡尖笔,甚至绳子、修正液、漂白剂,让你惊叹素描也能这样画。

3. 零距离接触大师作品,逐步提升绘画能力:从线条到光影、从临摹到创新,一次一步骤、一次一讲解,让学会素描不再遥不可及。

4. 摆脱拘谨、逆向思维:通过对纹理图案的自由组合去摆脱拘谨,用意想不到的逆向思维去捕捉光影,只要大胆尝试,不用花多少时间你也能创作出的作品。


目录


作者介绍

彼得斯坦尼尔从事素描教学超过20年,著书丰富,常销不衰,他为世界的美术大学输送门生,诸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歌德史密斯学院、切尔西美术学院、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等等,不胜枚举。他在城市与行会艺术课程(City &Guilds art courses)开课多年,培养的美术人才甚至被授予过国家金奖。


文摘







序言



城市光影的速写之旅:捕捉瞬间的动态与肌理 一部献给所有热爱观察、渴望用画笔记录生活细节的艺术爱好者的实用指南。 本书并非着重于传统素描的基本功训练,而是将视角聚焦于现代都市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却又充满生命力的场景。它引导读者跳出固定的思维框架,从全新的角度——即“光影运动”和“动态捕捉”的层面——去理解和描绘我们周遭的世界。 一、 摆脱静止的束缚:动态观察与节奏捕捉 许多初学者在描绘物体时,习惯于将其视为一个完全静止的、理想化的形态。然而,真实的世界是流动的,即便是最坚固的建筑,也承受着风、光线和时间带来的微妙变化。本书的第一个核心模块,便是教授如何“看见运动”。 1. 人流的韵律与姿态: 繁忙的街道、地铁站台,是捕捉动态的最佳场所。我们不追求每一个行人的精确解剖结构,而是强调捕捉他们行走、奔跑、等待时的身体重心转移和韵律感。书中详尽分析了不同步态下的骨骼和肌肉拉伸趋势,并提供了快速捕捉“瞬间姿态”的速写方法,例如使用线条的粗细变化来暗示运动的速度和力量。通过“动作线”的提取,读者能够用最少的笔触,描绘出富有生命力的动态人物群像。 2. 交通工具的轨迹与速度感: 汽车、自行车、电车,它们在城市中留下的轨迹是速度的直接表达。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环境的变形、形体的压缩与拉伸(透视的动态运用),以及背景的模糊化处理,来营造强烈的速度感。例如,描绘一辆疾驰而过的公交车时,我们应如何处理车轮的虚化,以及车窗反射光线的拉伸效果,这些细节是静态描绘中难以涉及的。 二、 光影的叙事:环境光与时间感的表达 光线是素描的灵魂,但本书强调的不是均匀的光照,而是“有情绪的光照”。城市环境中的光线复杂多变,受到天气、建筑遮挡、人工光源等多重因素影响。 1. 漫射光与焦点光: 书中将光线划分为信息传递型(漫射光,用于描绘物体的体积和材质)和情感强调型(焦点光,如舞台追光、霓虹灯的反射)。如何利用两者之间的对比,构建画面的戏剧张力,是本章的重点。例如,描绘雨后湿滑的路面,重点不在于画出水洼的形状,而在于捕捉不同角度光源在水面上产生的拉长、破碎的反射光斑,这才是“湿润感”的真正来源。 2. 人造光源的解析: 现代城市离不开霓虹灯、路灯和室内透出的暖光。这些光源往往具有强烈的色彩倾向(尽管我们用黑白素描来表现),但其“光晕”和“溢出”的特点必须被捕捉。书中提供了“加光减暗”的技巧,教导读者如何在深沉的暗部中,巧妙地“凿出”光源周围的亮部,从而营造出夜晚特有的迷离氛围。 三、 材质的“耳语”:从硬朗到柔软的过渡 素描的挑战在于用单一色调表现丰富质感。本书提供了一套超越传统排线(H、B铅笔的运用)的材质表现系统,尤其侧重于表现那些难以描绘的城市“软材质”与“复杂结构”。 1. 玻璃与金属的“冷硬感”: 强调高光点(高反光)的纯净度和锐利度,以及其反射环境中细微形变的能力。如何利用环境色的细微过渡来暗示金属的弧度和厚度,而非简单地涂黑。 2. 植被与织物的“松散感”: 针对公园里的树丛、行人的衣物,本书推崇一种“群体处理法”。不细致描绘每一片叶子或每一根褶皱,而是通过边缘的破碎感和内部的层次变化,来暗示其松软和不规则的形态。速度决定了你捕捉到的是“树的形态”还是“树的颤动”。 四、 视角的解放:非常规的构图实验 我们习惯于“眼睛高度”的观察,这使得画面趋于平庸。本书鼓励读者进行“物理性的视角转换”,以获得更具冲击力的画面。 1. 仰视与俯视的戏剧性: 仰视(“虫视”)可以极大地拉伸垂直线条,使建筑显得雄伟且压迫;俯视(“鸟瞰”)则能弱化垂直感,强调水平布局和几何关系。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了如何在高角度或低角度下处理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以避免画面失衡。 2. 特写与环境的并置: 学习如何从宏大的城市景观中,突然切入一个极端的细节特写(比如一个生锈的把手、一滴雨水中的倒影),再迅速拉回全景。这种节奏变化,如同电影剪辑,能极大地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对细节的关注度。 通过对光影运动、动态捕捉和非常规视角的系统训练,《城市光影的速写之旅》旨在将素描从“描摹对象”提升到“诠释环境”的层次,让你的画笔真正成为记录生活的有力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业余插画师,平时主要靠电脑绘画,但总觉得少了点手绘的质感和温度。我想学习素描,但又怕学得太学院派,显得死板。这本书《换个角度学素描》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换个角度”这几个字,听起来就不是那种老生常谈的东西。我猜想,它可能不是从最基础的几何体开始讲起,而是会从一些更有趣、更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比如,它可能会教我们如何用更概括、更写意的方式去捕捉物体的神韵,而不是去纠结于每一个细节的准确性。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能够快速上手,并且能迅速看到效果的技巧,让我能够更快地将素描的练习融入到我的创作中。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绘画的自由和乐趣,让我能够用一种更放松、更自信的心态去面对素描。如果它能帮助我打开新的思路,让我的插画作品更具表现力,那就太棒了。

评分

这本《换个角度学素描》的封面设计就挺吸引人的,不是那种刻板的教程,而是有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感。我一直对绘画很感兴趣,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少了点“灵气”,看很多教程都是教你如何画出眼睛、鼻子、嘴巴,但就是感觉不到形体和光影的流动。我期待这本可能会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思路,比如从整体的构图、空间感入手,而不是一开始就纠结于细节。或许它会强调观察物体的方式,让我们用一种更“聪明”的方法去理解形体,而不是死记硬背。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看”,如何用眼睛去捕捉光影的微妙变化,如何去感受物体在空间中的真实存在。如果它能让我摆脱那种“画不出感觉”的瓶颈,那我真的就太幸运了。这本书的装帧也很好,纸质摸起来很有质感,印刷也很清晰,感觉是很用心的一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里面到底藏着怎样的“换个角度”的秘密,是不是真的能让我的素描水平更上一层楼。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艺术充满好奇但又有些畏惧的普通爱好者,每次看到别人画的画都觉得很神奇,尤其是素描,感觉是所有绘画的基础,但学起来却异常艰难。我尝试过一些入门级的素描教程,但总是学得云里雾里,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太枯燥,很快就失去了耐心。这次看到《换个角度学素描》,名字就很有意思,让我觉得这可能不是一本循规蹈矩的教材。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会直接告诉你“怎么画”,而是会引导你去“怎么看”,怎么去理解光影、结构和比例。或许它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一些非常规的视角,来打破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我希望它能让我对素描产生新的兴趣,发现绘画的乐趣,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项枯燥的“任务”。我特别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方法,让我能够快速上手,并且能看到自己进步的痕迹。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摆脱“只会照着描”的状态,而是真正理解了素描的本质,那将是我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评分

作为一个在艺术院校读过书的人,我知道基础的重要性,但我也深知“基础”的含义并非一成不变。《换个角度学素描》这个名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总觉得,很多传统的素描教学,虽然扎实,但有时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被教导要严格按照比例、结构去画,但有时候,正是这种“僵化”的训练,让我们失去了对事物本质的感知。我猜这本书可能会提出一些颠覆性的观点,比如,它可能会鼓励我们从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形体,而不是静态的观察。或者,它会强调情绪和情感在素描中的作用,让画面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复制,更能传递一种感受。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能够激发思考的练习,让我们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界限。如果这本书能让我重新审视素描这门技艺,发现其中更深层次的魅力,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可能是一次思想的启迪。

评分

我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居家人士,平时喜欢研究各种生活艺术,从烹饪到园艺,再到一些简单的手工艺。一直以来,我都对素描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它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学起来也比较困难。看到《换个角度学素描》这个书名,我觉得非常亲切。它似乎暗示着,素描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可以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去学习。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从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入手,教我们如何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它们,如何捕捉它们的美感。或许它会强调观察的方法,让我们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美,而不是仅仅用手去“描绘”形。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绘画的乐趣,能够激发我的创造力,让我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画出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如果这本书能让我觉得素描不再是一项沉重的学习任务,而是一种放松心情、发现生活乐趣的方式,那我一定会非常喜欢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